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蒋士成:一生逐梦为霓裳

2021-02-08     来源: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蒋士成:一生逐梦为霓裳

翟瑞龙

2020年11月19日,86岁的蒋士成院士走进中国化学纤维协会“纤维空中大讲堂”,作“纤维材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演讲,现场直播间人气一路飙升,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在线观看。

蒋士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顾问,曾任仪征化纤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等职务,是我国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聚酯工业工程化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蒋士成自小就喜爱化学的千变万化,立志做一个化学工程师。1957年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他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家需要”,这4个字朴实无华,又因他60多年来的躬身奋斗而厚重无比。北京、武汉、吉林、贵州、广西、辽宁、江苏等地留下他胸怀报国之志、追梦不懈奋斗的工作生活足迹,他参与的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记录了中国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士成作为国家大型工程贵州有机化工厂设计总负责人,在我国第一套万吨级的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装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上,创出国产化的新路并成功在广西维尼纶厂等同类装置上推广使用。20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中国人民穿衣难的问题,中国化纤工业转入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的新阶段。1973年,蒋士成参与了我国四大石油化纤基地的设计和对外技术谈判等工作,担任辽阳石油化纤总厂项目乙烯、汽油加氢等装置的设计负责人。1978年,受纺织工业部委派,蒋士成来到仪征,作为项目的工艺设计总负责人之一,参与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基地——仪征化纤工程的总体规划,担任总工程师之职。

1992年,蒋士成胸怀振兴民族化纤工业的梦想,举家从北京迁至仪征化纤,以敢为天下先、科技报国的强烈责任感,组织和带领仪征化纤、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华东理工大学和南化公司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团队,开展跨体制、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逐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承担了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国产化攻关的重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容量聚酯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创了聚酯装置建设国产化的道路,带动了中国聚酯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产量占全球70%的化纤生产大国。后来居上的中国聚酯工业,不仅提供了“的确良”衣料的原料,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而且在此后的发展中,提供了品种多样的纤维新材料,应用在生命健康、能量转换、航空航天、智能感应等领域。

1999年,蒋士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作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的双部院士,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化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集团公司科技委、仪征化纤等多项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高性能纤维产业、多种生物高分子新纤维工程化与产业化发展、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2016-2030)、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中空纤维膜技术产业发展等战略咨询研究课题,奔赴大江南北,深入企业一线,进车间、到田埂,为化纤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化纤事业是蒋士成的“永生之恋”,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奋进在打造化纤科技强国的追梦路上,他说:“自主创新方能做大做强,自主创新才能无可替代。”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加快新能源建设
· 燕山石化与东方雨虹建立联合实验室
· 西南油气开展2021年开发技术交流
· 润滑油公司冬奥产品助力绿色奥运
· 石化机械持续推进管理提升
· 石炼HSSE检查推动百日安全行动向纵深发展
· 广州石化连续23年获CNAS实验室认可资格
· 安徽石油:为春节安全保供护航
   图片新闻
柴改汽+货位重启,提升发油效率50% 我心中的中国石化最美便利店
广西石油: 情暖驿站“桂”在守护 “两个100%”严把油品检测关,确保春节用油质量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出席第十二轮中美工商领袖对话会
· 张玉卓到中国移动拜访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欧佩克+成员致力于减少疫情期间的原油过剩
· Rystad:今年全球风能产业将呈爆炸式增长
· Sabic首次成为全球价值第二化工品牌
· 由于希望增长和欧佩克+减产 油价涨至60美元
· 丹麦将在北海建造巨型风能中心
· 去年壳牌利润下降87%
· 道达尔:每个人都应了解净零排放的真实成本
· 印度称油价上涨可能会抑制全球经济复苏
   行业·国内
· “深海一号”抵达目标海域
· “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10%
· 我国海上油气为何能再创新高?
· 数字化转型重塑多维新能源生态圈
· 增速趋稳 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能否重回两位数
· 长庆油田建成首个 “数字化工厂”
· 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 股改兼并重组齐上阵
· 柴达木盆地新增油气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