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申能改革经验:嫁接社会资本 放大国资功能

2021-02-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题:能源国企改革的申能经验:嫁接社会资本 放大国资功能

    原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营业务涉足电力、燃气、金融、线缆、能源服务与贸易等领域,连续19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观察地方能源国企改革,位于上海的申能集团是一个很好的标本。通过推动旗下的二级企业加速混改,嫁接社会资本、放大国资功能,申能在保障城市能源安全平稳供应的同时,绿色创新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保障城市能源安全

    上海,南京西路。在清冷的夜色中,上海燃气的工作人员正在巡查燃气设备。工作人员李铮荣说,他们在日常测压、巡视巡检、阀门保养等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各类管线的防寒工作,给设备们穿上了“防寒外套”。

    作为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和国家发改委混改试点单位,申能旗下的上海燃气是国企混改的先行者。2020年10月份,上海燃气与港华燃气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步举行合资合作“云签约”仪式,上海燃气通过“混改”增资的方式,引入港华燃气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增资后,港华燃气持有上海燃气25%股权。

    上海是国内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构建形成了“多气源、一张网”的保障供应体系。2019年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天然气供应规模近98亿立方米,上海燃气本地终端市场占有率95%以上。

    在推进混改、提升活力的同时,上海燃气还通过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申能集团副总裁苗启新说:“上海燃气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积极引入海外优质天然气资源,与多家海外企业签订天然气长协和现货采购合同,锁定有竞争力的油气上游资源,有力提升了城市能源保供能级。”

    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既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还要有利于国有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引领技术,高温超导技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在城市电网改造、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等领域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焦超导电缆,申能积极推动旗下上海电缆研究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高温超导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通过上海联交所,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入了专注于高端制造业的国内民营500强企业——奥盛集团成为战略投资者,一起摘牌的还包括上海电气输配电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上海宗锦(科研团队持股公司)。

    混改后,上海电缆所收到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1.7亿元的无形资产转让款,收回了十多年的技术投入。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增资款2.8亿元,为开展后续科技研发、团队建设注入了充沛的现金流支持。

    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理事长、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表示, 包括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在内,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从材料生产、低温制冷、电缆集成到电缆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聚焦特色锻长板、构筑战略新优势提供了支撑。

    瞄准“三个80%”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苗启新说:“我们将全力打好改革攻坚战,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

    对申能来说,到2022年,改革将实现 “三个突破”、达到“三个80%”:即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突破,80%以上资产、营收和利润来自混合所有制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突破,80%以上的二级企业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破,80%以上的新增投资集聚、服务于主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比如,我们将实施推进上海燃气与港华燃气‘双向进入’。”苗启新说,申能将增强双方在战略上、资源上、管理上的深度融合和协同,推动上海燃气“走出去”发展。

    在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入战投的过程中,科技人员共享了研发成果。科研团队的核心骨干都按照方案认购了股权,十多年来的付出有了相匹配的回报。

    对地方能源国企来说,既肩负保供重任,又要创新突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苗启新说,只有保持改革创新的势头,能源国企才能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加快新能源建设
· 燕山石化与东方雨虹建立联合实验室
· 南化公司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
· 西南油气开展2021年开发技术交流
· 润滑油公司冬奥产品助力绿色奥运
· 石化机械持续推进管理提升
· 浙江石油物流部门助力“百日安全无事故”
· 石炼HSSE检查推动百日安全行动向纵深发展
   图片新闻
合肥石油 隐患排查保证天然气安全供应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管理三区:劳动上产现场忙 油井生产...
胜利油田河口厂廉洁自律过大年 有种过年叫守护装置安全生产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出席第十二轮中美工商领袖对话会
· 张玉卓到中国移动拜访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美国库存不断下降 油价创最大单周涨幅
· 石油市场回升需要全球需求整体复苏
· 2020年将是石油巨头印象深刻的一年
· Rystad:美洲与非洲成油井钻探热门地区
· 雪佛龙竞购诺布尔中游公司
· 德国计划进一步提高2030年碳减排目标
· 印度探索俄罗斯北极地区烃&可再生能源投资
· 投资者对石油行业投资保持谨慎态度
   行业·国内
· “深海一号”抵达目标海域
· “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10%
· 我国海上油气为何能再创新高?
· 数字化转型重塑多维新能源生态圈
· 增速趋稳 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能否重回两位数
· 长庆油田建成首个 “数字化工厂”
· 培育发展能源商品交易平台 股改兼并重组齐上阵
· 柴达木盆地新增油气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