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中国自主研发深水钻井液技术实现“领跑”

2021-03-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石化新闻

    原题:挑战“冰火两重天” 中国自主研发深水钻井液技术实现“领跑”

作业人员在现场对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进行检查。中海油服 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3日从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获悉,由中国自主研发合成基钻井液的恒流变温度范围指标超越当前国际同类型技术,分别突破最低3℃和最高180℃的极限温度。

    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技术(以下简称“深水钻井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进一步开发更高难度深海深层油气资源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据介绍,钻井液技术被业界称为石油钻井的“血液”,在钻井作业中起到携带岩屑从井下返出、维护井下环境稳定等作用,是钻井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决定油气资源开发深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深水钻井液技术是钻井液领域中的最前沿技术,更是破解深海高难度钻井难题的“金钥匙”。

    中海油服研发团队负责人罗健生介绍,深水钻井液技术可以同时在接近冰点的千米海底和远超沸点的千米地层下,耐受住“冰火两重天”的复杂严苛环境考验,始终保持性能稳定,护送钻头直指深海油藏。

    “恒流变温度是深水钻井液技术的关键指标之一,要求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变化平稳。”罗健生说,此前国际同类型技术的极限温度分别是最低4℃和最高163℃,本次我国在深水钻井液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大幅度提高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中国在更加极端环境下开发深海深层油气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该技术自研发成功以来,已经圆满完成了国内7口超深水钻井作业,平均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作业水深达到2619米,创下西太平洋作业水深和全球第二作业水深纪录。

    为满足中国油气增储上产对高端技术的需求,中海油服早在2008年便开始深水钻井液技术的研发。2020年,经过持续深入研究,中海油服在与国际石油公司的“研发竞速”中,以耐受180℃恒流变高温的性能超过同期的国际同类产品,成为全球为数极少拥有如此高性能钻井液技术的公司。

    目前,为进一步满足全球深海深层油气资源开发需求,持续拓宽深水钻井液技术应用边界,中海油服正加大此项技术研发力度,以能够适应地球两极作业环境为目标,力争突破到-15℃和200℃的应用极限,进一步巩固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勘探分公司两项成果获国家优秀找矿成果
· 中石化(香港)汽油零售销量继续逆市增长
· 化销华北联手中国石油销售企业服务东北春耕
· 中韩石化乙烯新建裂解炉点火成功
· 燕山石化成功量产耐辐照医用聚丙烯新产品
· 销售华中建立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
· 长岭炼化生产装置实现安全环保低耗停车
· 浙江石油部署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图片新闻
天津LNG接收站2月份接卸LNG船舶9航次 胜利油田河口厂积极应对风雪冰凌恶劣天气抢开油井复产
西北油田提前做好春耕间电力线路保护工作 戈壁绽放“雪莲花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洛阳市委书记李亚
· 张玉卓会见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CNBC:欧佩克+不会大幅增产
· 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将达9640万桶
· 能源转型可能导致油价每桶下跌10美元
· 贝克休斯:期待已久的能源市场复苏已经开始
· 石油乐观情绪放缓 市场竞相储油
· 废弃的油井将用来产生地热能
· 钱尼尔能源公司预计今年全球LNG需求将增加
· 墨国油报告称2020年亏损230亿美元
   行业·国内
·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部分地区将回“7元时代”
· 中国自主研发深水钻井液技术实现“领跑”
· 浙江宁波2025年原油年加工能力拟达5千万吨
· 宝鸡钢管攻克油气田生产中高气密封特殊扣痛点
· 新疆新能源交易“松绑” 实现全“绿”电消费
· 我国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
· 大庆油田:连续5年保持中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地位
· 中国经济走出V型曲线,有哪些硬核支撑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