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撒哈拉沙漠并非只是黄沙漫漫的单调景象,也有经狂风和烈日精雕细刻的生动石头。 在地球物理公司阿尔及利亚GRA项目施工现场,偶遇这些沉默而骄傲的石头,就这么矗立在大地上。烈日晒,它不怕;狂风吹,它不屈,它们才是这个沙漠的真正主人。 奇趣的石头把施工现场变成了富有生机的乐园,因为大风挟带着砂石,在近处不停地盘旋,所以这里的石头大部分底部单薄,像是用腿站立着。色泽以黑、褐、灰为主,也有素白、浅绿、暗红的,石头纹理缠绕多变,造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无论大小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的空间。站在一块巨型岩石的阴影里感受阴凉,令人将酷热抛到九霄云外。 放眼四周,叠嶂层峦,奇巧更胜,不免给人带来时空的错乱感。有的石头“瘦”,有着好看的形体,至少不属于臃肿;有的石头“漏”,走近它不会让你感觉沉闷压抑;有的石头“透”,追求的则是空灵剔透,怪巧可人。 石不能言,却也能言,言的是天籁之声。每一块石头都具有天然的不可复制性,都是天下的“唯一”,自然多了几分理解和敬重。 在SINOPEC312队的队员眼中,这些撒哈拉奇石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利用傍晚收工后的时间,他们从沙漠里捡回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头,在炙热的营地内修建起了一片沙漠温馨“盆景园”。在这里,成了大家每天都要前来观赏的“风景名胜”,那份远离亲人的孤苦和寂寞,逐渐被替代。 这是队员们人生体验的投影,是心灵的照应和抚慰。一丛早已成熟了的“蘑菇”,仿佛唾手可得,不知味道可好,可惜站在它们面前的我太过渺小,要不一定要尝上一尝。活泼的“小兔子”也会有安静的一面,蹲坐在那里,机灵古怪,眼睛张望着,鼻子一嗅一嗅的,好像在找食物,好像在找他们的好朋友,也好像是在闻周围有没有敌人的气息。在葡萄架下面睡觉的“葡萄”,一点也不会觉得热,每一颗葡萄都像一颗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使人口生蜜意,沁入心脾。趴在沙坑中的石头,像一根狼牙棒,又或是一座图腾柱。花开花谢,草长草枯,他们没有选择倾诉,没有选择呐喊,而是选择了沉默。天然形成的“石罐”,纹路自然,里面和外面风化时一层层像洋葱一样剥离,没有任何自然包浆和人为打磨的特征。著名的沙漠硅化木显然不是普通的石头,千百万年前的大树死去后,在沙漠高温下石化了,演变成了石头的样子。但它的外形仍旧保留着树木的形状。 当你摸着千年前的石头,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触觉,所有的碰触将会和时间一同再次沉淀。不关心时间的石头,最终会像钟摆一样,晃动在离心最近的地方。 一阵风吹来,伴着沙漠里不落的太阳,惊动了石头的睡梦。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金子,这是青春的魅力,这是青春的快乐。石头有灵,磨砺了一代又一代找油人;石头有神,凝聚了找油人独特的气质精神。 SINOPEC312队的队员们是撒哈拉沙漠的行者,和这些风化的石头一路前行。找油人跋涉的脚印,或许才能懂得什么是名副其实的自由。 无论现实行进得太匆忙,还是历史牵挂着石头的残片,细读那谜一样的石头排列,让我们深信,在我们身边的世界中,真有机缘的存在,像一个无形的强大磁场,默默地吟唱着找油人的生命之歌!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天堂。”花,开了千载,哪一朵是你呢?石,端坐了千年,哪一尊又是你呢?问你,你笑而不言。你又何必言语呢? 千年更替,总有石头在演绎。 哪一个都不是你,哪一个又都是你。(许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