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2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曹英斌 曹 柠 豫东北早春的夜依旧寒意料峭,晚上11时,油城万籁俱寂。曹英斌从一堆图纸方案里抬起头,用手按了按酸痛的脖子。手机传来信息提示音,他看了一眼,面露微笑,是女儿发过来的。 “爸爸,我今天的功课已做完,你也要早点休息哦!”女儿将在今年参加高考,每晚伏案学习至深夜。而他,今年也同样面临着一场大考。 春节前夕,中国石化召开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推进会,根据会议部署,中原油田将于2021年9月30日前建成清溪、卫11、文13西、桥69等4座储气库,新增储气能力11.83亿立方米。 作为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曹英斌接到任务后既激动又紧张,一股久违的激情充溢心间。这情景,如同15年前的那个夏天。 2006年,曹英斌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奔赴崇山峻岭间的一个偏僻小镇——普光,去参与国内首座高含硫气田的开发建设。 很多人对他的选择感到不解,曹英斌却说:“我生于黑龙江,长于黑龙江,自幼就受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铁人王进喜就是我学生时代的偶像。普光气田这么大的工程,这辈子我可能就遇上一次,如果放弃了,将是我人生永远的缺憾。” 能够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曹英斌浑身充满了干劲。 天然气净化厂选址踏勘,他顶着川东北炎夏的烈日,翻越上百座山头,提出了多套厂址备选方案;净化厂火炬系统亟待投产,他爬上136米高的火炬塔,检查疏通工艺流程;净化厂第一联合装置进入工艺管道和设备安装阶段,他3个月审完了上万卷图纸资料,交出了一份对150多处设计做出更改的技术报告,让净化厂建设总承包商SEI的专家发出了由衷赞叹……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问题就是要冲在最前面。”曹英斌这样说。 扎根普光15年,他孜孜不倦地解决高含硫气田稳产难题,努力保障着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厂的平稳运行,也一步步推动着高含硫天然气净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曹英斌深知,储气能力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程任务,更牵系着国家能源安全、绿色环保和国计民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和耽搁。 面对这样一场大考和硬仗,曹英斌同当年出发去普光气田时一样,充满了昂扬的斗志,迅速行动起来。 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作为重要的参战单位,主要负责编写老井处理工程和注采气工程技术方案,还要提供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和钻井工程监督。 时间紧、任务重,他及时梳理关键流程,集中该院人力和技术资源,以集中办公模式高效推进工作。 储气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他积极与其他参战单位沟通、协调,带领该院储气库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对卫11块、文13西块、桥69块的200余口老井进行了全面复查分析。为了完善可研方案,他组织技术骨干一次又一次召开研讨会,讨论不同井型封井思路,方案优化了一遍又一遍。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成员放弃了春节假期和周末休息。他们争分夺秒、挂图作战,经过多轮次审查完善,目前卫11、文13西、清溪储气库可研方案已经顺利上报,桥69储气库可研方案正在编制完善。 储气能力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他们不敢有片刻放松。为了不影响后续注采井投产施工,曹英斌安排人员及时编写了清溪储气库注采工程长周期物资采购清单,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到位。 时光在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悄悄溜走,转眼又是一年春。街边的柳枝上缀满鹅黄色的嫩芽,田野里的麦苗也已褪下黄色,变得绿油油一片。 妻子说,你的耳边又多了几根白发。曹英斌来不及照镜子细看,就匆忙走向工作现场。 入党20年,一切都在悄悄改变。环境在变,职位在变,容貌也在变。然而,曹英斌那颗“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始终炽热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