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沙海奋战三十余载 塔里木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

2021-03-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地,曾经油气产量当量只有3.4万吨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经过三十余载披荆斩棘,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一举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成为我国油气上产重要战略接替区。

    征战“死亡之海” 沙海终变油海

    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地表条件极其恶劣、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多为隐蔽性油气藏,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这里也是国内增储上产潜力最大的盆地。盆地遍布大漠戈壁,漫漫黄沙与长天一色。千百年来,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代名词。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沉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唤醒。

    为了找到新的大油田,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征战“死亡之海”。1989年至1992年间,轮南2井、塔中1井、塔中4井陆续发现油气,在此基础上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获得战略性突破,发现了轮南油田、塔中油田。此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愈发充实:发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1号凝析气田,收获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找到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

    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说,从“五下六上”到描绘中国石油工业新版图,从原油年产量3.4万吨到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3000万吨,塔里木油气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每一座丰碑上都镌刻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与担当。

    三十多年来,塔里木油田成功开发出32个大中型油气田,累计探明油气储量27.7亿吨,油气产量2000年迈上500万吨台阶,2005年突破1000万吨,2008年跨越2000万吨,2017年达2500万吨,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产量超4亿吨。

    “上一个增产500万吨用了七年,这次只用了三年,塔里木用新速度创造新历史,以新速度铸造新辉煌。”杨学文介绍,2018至2020年,塔里木油田新建原油产能275.5万吨、新建天然气产能108.7亿立方米,推动油气产量一年一跨越,三年净增542万吨,并实现稀井高产、少人高效,人均油气产量达到3000吨,位居我国陆上油田首位。

    近年来,面对国内各地日益上涨的天然气需求量,塔里木油田不断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助推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建成克拉2、迪那2、克深、英买力、牙哈等多个大型气田,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六分之一。

    2020年,塔里木油田克服疫情影响,全年生产石油液体602万吨、天然气311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3080万吨,全面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和300亿立方米大气区,一举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战略接替区。

    科技扬帆 破解勘探开发难题

    “塔里木盆地地表一马平川,但地下的层系却像一只盘子被摔碎之后又被踢了一脚,地下条件十分复杂。”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张承泽介绍,塔里木盆地油气大多蕴藏在超过6000米的地宫深处,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极限考验,是世界级勘探开发禁区。

    三十多年来,塔里木石油人持续技术攻关,深化理论创新,挑战超深层勘探开发极限,创新形成了两项关键油气地质理论、四大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突破了深层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安全封隔、快速钻进、井完整性三大关键技术瓶颈,将国外“卡脖子”技术一一攻破。

    “近年来我们通过地质理论、工程技术、改革管理持续创新,不断破冰油气勘探‘冷区’,攻克工程技术‘禁区’,革除体制机制‘病区’。”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说,通过综合施策,塔里木油田突破了传统石油地质成藏“死亡线”,打成垂深8882米的亚洲第一深井轮探1井,成功高效开发了我国陆上最深气藏克深9,形成了两个万亿方大气区和一个10亿吨资源的大油气区,开辟了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寒武系盐下两个战略接替区。

    2019年至今,随着中秋1井、博孜9井、轮探1井等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塔里木油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油气勘探捷报频传,有力助推了油气主业的迅猛发展,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18年至2019年,塔里木油田新发现和重新落实圈闭242个,2020年又成功审查通过优质圈闭116个。从地下6000米到7000米再到8000米,塔里木油田不断向“三超”气藏宣战,攻克超深超高压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核心技术,更一步步在勘探开发领域达到世界水平。

    张承泽告诉记者,通过综合技术施策,塔里木人将井深纪录一破再破。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成功钻探7000米以上的深井超深井超过100口,6口超过8000米的“地下珠峰”;通过再提速技术实施,将库车地区钻完井周期由过去的500天缩短至目前的300天左右……

    此外,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塔里木油田建立开放型科研体系,集中国内外优势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叠合复合盆地地质理论以及前陆区、台盆区配套勘探开发技术,沙漠及山地高精度地震、超深超薄储层钻完井、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垂直钻井、9000米钻机、高密度油基泥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向超深复杂领域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感慨:“我们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啃下了世界地质界公认的13个最难啃的骨头中的7个。这让我们站在了世界石油开发的前沿,有了今天塔里木油田的辉煌成就。”

    产业报国 气润祖国大地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部脚下,克拉2气田正将源源不断的天然气输送至管网内。克拉2气田所在区域周边全是红褐色山体,它们历经风蚀,形态各异,被称为“魔鬼城”。这里断崖林立,沟壑纵横,险峻如刀削斧劈,而这里正是西气东输的气源地。

    1998年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横空出世,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推动我国进入“天然气时代”。克拉采气作业区采气工程师常有青介绍,克拉2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目前有19口生产井,单井日产天然气110万立方米,平均一口井的采气量可供一座300万人口的城市家庭天然气使用。

    如今,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塔里木油田将超过2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至下游15个省份、120多个大中型城市,为约4亿居民、3000余家企业用气提供了保障。

    塔里木油田在充分保障“西气东输”供气的同时,也加快实现“西气西用”,使得环塔里木盆地430万南疆各族百姓从“柴煤时代”跨入“绿色时代”。

    作为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总长超3000公里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输气干线管道在塔里木盆地铺开,气化范围涉及新疆南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2个县市、21个农牧团场,形成一条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管网。

    长期以来,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周围城乡居民主要以柴草、煤炭为生活燃料。为解决南疆五地州百姓用气问题,1998年6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始实施“气化南疆”工程。2010年7月,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全面开工,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

    天然气管线所到之处,兑现的是福泽一方的承诺。寒假前,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中心小学,孩子们脱下厚棉衣和手套,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认真听课。去年10月底,塔里木油田向这个乡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正式接通,南疆又添一个气化乡镇,又多一间温暖教室。

    近年来,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线长度不断增加,供气范围不断扩大,天然气输气量屡创新高,天然气保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油田向新疆南部五地州供气连年增长。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累计向新疆南部输送天然气超400亿立方米,其中,2020年输气42.2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全力保障环塔里木盆地400余万各族群众用气需求,为下游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注入“暖流”。

    此外,新疆南部各地中小型企业沿着塔里木油气开发战线落脚,借“气化福利”做足经济发展大文章。据统计,塔里木油气开发对南疆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60%;塔里木油田向阿克苏地区库车化工园区年供气15亿立方米,助力当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带动油气化工中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塔里木油田促进喀什地区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以每年3%的比例递增。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责任与担当,是塔里木油田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动力与底气。”杨学文介绍,根据规划,塔里木油田将力争2025年油气产量突破4000万吨、2035年达到5000万吨,全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油气田,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燕化预涂膜用EVA专用料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 中国石化润滑油在氢能产业储运环节成功应用
· 华东石油局泥浆不落地处理泥土亮相植树活动
·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安庆石化揭牌
· 上海石化组织开展“石化e贸”功能测试
· 广东石油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济南炼化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青海石油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图片新闻
扬子石化“能工巧匠”旧设备里“淘宝” 华北西部:精细现场管理,刷新鄂北工区钻井纪录
九江石化认真组织创新节能和节能优化工作 镇海基地加快推进公用工程项目建设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南光集团董事长傅建国
· 张玉卓会见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 燃料库存减少
· 西半球首个商业化天然气合成油工厂开业
·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挑战和趋势
· 尽管承诺维持减产但沙特石油出口仍保持强劲
· 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利弊互存
· EIA: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380万桶
· 道达尔和微软合作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 油价可能涨到每桶100美元吗?
   行业·国内
· 全国人大代表张传卫:持续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
·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行:加快储能产业布局
· 全国政协委员金鹏辉:建立统一的全国碳市场
· 全国政协委员李灿: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
· 能源碳达峰政策在途 新能源发展目标将更积极
· 四川首座储气库开始注气 破解川渝地区产供矛盾
· 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产突破500亿立方米
· 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