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国内首个液态金属天然气制氢设备在蓉研制成功

2021-03-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成都日报

    记者;曹凘源 实习记者:李菲菲 杨静耕

    减少碳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氢能源作为清洁、高效、可存储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理想能源。记者昨日获悉,四川大学芶富均教授带领的液态金属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出液态金属热裂解装置,以液态金属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实现零排放、低成本、高效制氢。

    据了解,现阶段国内主要采用的制氢方式为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和水电解制氢,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水电解制氢成本又太高。“液态金属热裂解技术使甲烷转化率达到90%以上,只产生单一的氢气,完全不含二氧化碳。”实验室里,芶富均教授指向这套制氢设备介绍道,在这个3米高的“方盒子”内,液态金属燃烧形成高温环境,甲烷从“方盒子”尾端输入后,经过裂解,从顶部输出氢气。

    优化制氢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技术瓶颈,如何在算好“生态账”的同时,算好“经济账”?芶富均教授介绍,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制氢,1公斤氢气耗电约11度,而电解水制氢要耗电约48度;虽然化石能源重整制氢耗能小,但会排放约10公斤二氧化碳。目前,液态金属天然气制氢设备产生1公斤氢气耗电约16度。

    “如果将产生的高温氢气和固态石墨的余热再循环利用,电力成本将与传统制氢成本持平。”芶富均教授说,进一步优化工艺后,还将产生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形态的纳米先进材料,提高副产物价值,可以极大降低制氢成本。此外,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天然气及页岩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是发展氢能源的良机,这将有利于改善四川省能源结构,促进天然气就地绿色转换。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商旅平台实现火车票全面上线应用
· 中韩石化乙烯日产量再创新高
· 川维化工连续五年完成碳排放履约
· 高桥石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员工赋能成长
· 塔河炼化开展安全生产“五查五落实”工作
· 中原石油工程智能化管理助力井队安全施工
· 东北油气做实三个100%促油田快速上产
· 南化公司各单位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动员
   图片新闻
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南北联络线南线贯通 江汉油田:上产犇劲足 冲刺“开门红”
宁波工程抢上镇海基地聚丙烯装置钢结构安装 倾听,建国前老党员讲党史、讲故事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公司驻豫企业调研
· 张玉卓拜会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未来储氢需求将大幅增长
· 氢能行业将迎来腾飞时刻
· 沙特阿拉伯押注氢能发展
· 由于对需求的担忧 油价在大幅下跌后上涨
· 2月欧佩克+对石油削减的合规率升至113%
· 到2022年全球将钻探11.85万口油气井
· WTI价格或将跌至每桶52美元
· 巴拉特天然气公司与BPCL合并
   行业·国内
· 严厉打击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 施耐德电气:提升能源效率助力实现碳中和
· 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落地再添新举措
· 内蒙古欲打造世界最大萤石氟化工生产基地
· 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创新高
· 横波远探测仪 为80米外石油储层做“B超”
· 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技术在行动
· 油标委:需加快实施绿色低碳标准化提升工程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