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新闻网--透过得州大停电看美国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争
   
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际
 

透过得州大停电看美国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争

2021-03-30     来源: 《中国石化》杂志2021年第3期
石化新闻

    作者:卢雪梅

    作者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21年2月,美国尚未走出新冠病毒的阴霾,一场百年未遇的寒流又袭击了以阳光和煦、气候温暖著称的得州,导致该州许多地区大面积、长时间断电。得州位于美国正南方,是美国人口第二大州,纬度跨度虽相当于我国的河南省至湖南省,但因受海洋气候影响,大部分时间气温与广东省类似,相对温暖,对极寒天气应对经验不足。但同时,得州又是美国的能源大州,也是美国页岩油气的主产地之一,能源短缺从来不是得州人民忧虑的主题,但在这次预料之中的寒流中,得州的电网却未能经受住考验,各路发电设施纷纷“宕机”。停电发生后,电力公司不思如何保供,反而应声提高电价,使得州的电价很快突破1万美元/兆瓦,致无数民众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美国民间因之民意汹涌,问责之声此起彼伏。化石能源发电与新能源发电的支持者之间随即展开“甩锅”大战,互相推卸责任,都称对方是导致断电的主要原因,更有人将矛头指向了联邦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得州的电网

    得州自然能源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据美国能源署的数据,得州是美国主要的油气出产州之一,2019年其油气产量分别占到全美总量的41%和25%。截至2019年1月,得州共计有30家炼油厂,炼制能力5800万桶/日,占全国总炼制能力的31%。有如此雄厚的化石能源基础作保障,得州得以拥有独立于其他州的电网,与美国的东、西部两大电网并列,成为美国三大电网之一,联邦政府亦无权对其发电行业进行过多干涉。除了化石能源,得州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上也颇有建树。在本州和联邦的多项扶持措施下,2019年,得州的风力发电量占到该州发电总量的28%。且自2014年以来,其风力发电量已经大于该州两大核电站的发电量。从总发电量上看,得州的发电量之巨,也可谓独步全美,是发电量仅次于它的佛罗里达州的两倍。

    与此同时,得州既是美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州,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州。但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大规模断电事件更具讽刺意味。

    美国电力市场竞争激烈,全国约有3000家发电企业,所有制形式较多样,既有联邦、市政所有,也有电力合作社和私营,其中私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仅300多家,但其服务的用户却高达70%以上。得州是全美电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私营企业的天下,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这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力储备的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实际上,2011年同期,得州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虽然远不及此次的极端程度,但寒流也导致气温降至零下,使得州南部超过100万用户在高峰时断电整整4天。但很显然,那次大自然的“预警”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互相“甩锅”

    根据得州电网应对极端天气的预案,得州最极端的电力需求为67吉瓦;但受此次极端天气影响,得州超过30吉瓦的发电设备失灵,而用电高峰需求却接近70吉瓦,系统性崩溃随之出现,断电随即导致断水,严重依赖现代设施的人们一夜之间回到石器时代,不少人家被迫用柴禾取暖烧水做饭,生活不仅陷入困顿,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官方称全州有近270万用户断电。

    出现这样的局面,寻找责任人自然是常规操作。得州的几位州议会代表及发言人立刻号召召开得州两大委员会联合会议,查找事故原因。“未雨绸缪”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者也纷纷率先互相发难,指责对方应为此负责。

    化石能源发电的支持者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致命弱点是其可靠性不高,这一点在得州电网的管理机构——得州电力保障委员会(ERCOT)宣布轮流断电措施后表现得尤其明显。在缺电时期,风力发电对供电的贡献微乎其微,低于总量的5%,而未遭遇寒流时其占比高达58%。太阳能发电依赖太阳,在这种天气下就更加不能指望。另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也为化石能源支持者所诟病。他们认为来自政府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扭曲了得州的发电市场,导致新能源项目受到资金热捧,而天然气和煤电项目受到挤压。数据也显示,在过去5年中,得州新建的发电站基本都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量大增113%,太阳能发电增长高达2000%;与此同时,天然气发电量仅增长了3.5%,煤电则下降了30%。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几乎吸走了所有原本可能投入可靠且廉价的天然气和煤电项目上的资金。

    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者自然不认同这些观点。他们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虽然得到一定扶持,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发电占比依然不大,而天然气发电的装机容量则占到得州总量的40%。风电确实由于缺少除冰装置而导致许多风车停转,但真正影响得州电力供应的却是天然气运输管道出现冰堵而无法正常发电,“甩锅”给新能源有失公平。

    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之争在得州原本就相当激烈,而后者明显占据上峰。2012年,得州公共事业委员会(PUC)的主席曾在得州参议院呼吁重视可再生能源补贴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而未受到重视;2019年,得州参议员KellyHancock也曾推动过一项议案,要求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导致的问题进行研究,该议案在州参议院获得通过,但遭到可再生能源公司游说团队和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后被州事务委员会否决。得州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了不少支持,不仅制订了可再生能源信贷计划,帮助这类项目取得廉价贷款,《得州税法》第312和313条也制定了有利于新能源发电的不动产税优惠政策。除了州政府层面的扶持,得州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还可获得来自联邦政府的补贴。从2006年到2019年,得州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共计获得了194亿美元的补贴。2018年,得州可再生能源发电站收入的28%来自补贴。投资者趋之若鹜,天然气和煤电发展空间则遭遇严重挤压。不少人认为,正是由于补贴的作用,导致在极端天气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派不上用场,而更可靠的天然气、煤电又因受到排挤而产能不足,无法提供所需的电力。

    与其说是天灾莫若说是人祸

    结合当前资料可见,得州极寒天气出现断电与其说是天灾莫若说是人祸。得州气候相对温暖,但历史上不乏极寒天气到访,本应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但在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下,发电方因私营占比过多,利字当头,为省成本而不愿为小概率事件投入大笔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和维护,也不肯投资增强储电能力以备不时之需。政府层面则疏于防范,缺乏预防控制天然气管道冰堵和风机除冰的意识,无法实施有效监控措施,各方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大停电悲剧的发生。据伊格尔罗克能源的分析,得州停电不仅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天然气发电设施故障有关,核电和煤电也都因极端低温而出现了运转困难。设备的老化和投入的不足才是停电背后的真正黑手。

    从不同的发电形式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其对自然条件(天气)依赖性过强,发电不稳定性高依然是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相关技术瓶颈未能获得重大突破之前,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化石能源发电并举仍然是最具可行性的供电方案。另外,过度补贴往往并不利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得州的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发电之争或许正是这样一个缩影,从中既可照见体制的弊端,也可洞悉现状的秘密,其中不乏补贴的滥用、资本的得过且过、政府的懒惰、别有用心者的钻营,而这一切交织,造就了这一次断电灾难。

    对于关系到基础民生的供电供水等领域,如何合理引入私营资本,控制私营资本规模,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才能在解决资金缺乏难题的同时,既顺应资本获利本性,又遏制其过度逐利的冲动,并在不损及用户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多赢格局。这是摆在所有政府面前的一道两难选择题。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荆门石化开通恩施龙组专列
· 上海石化重石脑油资源利用最优化
· 浙江石油1400座油站用上了可视化配送
· 巴陵石化举行“党史大讲堂”专题宣讲报告会
· 四建公司从学党史中汲取发展力量
· 扬子石化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落实全年任务
· 青岛石化召开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悦泰海龙”尾气处理液东北生产基地投用
   图片新闻
点赞!华东石油局日压12段创国内最高纪录 南化公司党员清理辖区内江滩,助力长江大保护
茂名石化:加强对码头新投用管线提级“三查” 加大注水力度,提高老区采收率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公司驻豫企业调研
· 张玉卓拜会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美国能源新政策说易行难 21个州对总统提出起诉
· 沙特希望欧佩克+将减产延长到6月
· 欧佩克的最大担忧正在成为现实
· 苏伊士运河获通航后油价上涨
· 等待进入苏伊士运河的LNG运输船数量猛增一倍
· 今年全球最有潜力的五大天然气初探井
· 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成千上万油气工作岗位
· PTTEP在马来西亚海域发现第三处油气
   行业·国内
· 中国渤海油田启动“新优快”钻完井创新工程
· 央行将设碳减排支持工具
· 我国全部可再生能源装机居世界第一
· 化石能源风光不再,未来路在何方?
· 埃克森美孚岳春阳:精细化改造助力节能减排
· 三大油气央企“双碳”目标时间表路线图拟定
· 石头缝“挤”油 页岩油开发刷新两项国内纪录
· “3060”低碳新时代 能源大户按下减碳“快进键”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电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05069883 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