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9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刘建华 塔林“啄木鸟” 玉晨雪 陶 炎 李树鹏 严新华 春天,万物竞发,在扬子石化厂区,塔林如雨后春笋清新挺拔。 在加氢裂化联合装置现场,刘建华正带着徒弟咸小丹分析加热炉火焰温度。 刘建华是扬子石化加氢裂化联合装置生产主管,曾获得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能大师等诸多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1986年高中毕业到扬子石化工作以来,累计排查各类重大隐患近千起,装置创下连续运行1128天新纪录。 同事问他有什么秘籍,他腼腆地说:“没有秘籍,只有多跑现场、多摸流程,多干、多学、多记、多梳理、多总结。” 同事雍小平却说:“刘师傅肯定有秘籍,他坚持记工作笔记30多年,秘籍都藏在那里。” 刘建华从加氢裂化操作工起步,35年,工作日记记了30多本。一项工作完成后,他习惯把工作情况、重要数据、存在问题记下来。这是他的“U盘”,是多年的操作实况和经验积累。一次分离塔经过多轮改造,最初的操作参数已经查不到了,上下无策。他很快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难题。大家笑着说:“刘师傅的‘U盘’,好使!” 徒弟徐杰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师傅是火眼金睛,查隐患比啄木鸟神多了。” 去年9月的一天,刘建华发现反应器温升突降,只瞄了一眼,就判断出是原料油带水,立即实施紧急切水,避免了一起催化剂损坏、装置停车的重大事故。 还有一次,刘建华在巡检中敏锐地捕捉到氢气缓冲罐有异常响声,经认真排查,在罐子液位计引液管处找到了漏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去年初,受疫情影响,装置需要低负荷运行,安稳运行难度加大。刘建华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认真梳理装置安全风险,制定了高远点、易腐蚀泄漏部位检查表。这之后,应集团公司总部要求,刘建华为系统内企业制定出加氢裂化装置低负荷运行方案,得到了集团公司专家的充分肯定。2020年,他和团队严格按照检查表,全年共排查出大小隐患400多个,确保了两套加氢裂化装置稳定运行。 工作35年,刘建华成果丰硕,也桃李满园。 “师傅常要求我们学习要有目标和计划,哪怕每天读一页笔记、弄懂一个问题,长期积累,就会成为这一行的专家。”咸小丹说。2020年,她在扬子石化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魁。 “当员工的基本功扎实过硬时,许多‘瓶颈’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刘建华注重对员工基本功的培养。如今,刘建华的劳模工作室已成为扬子石化乃至中国石化加氢裂化专业的人才孵化基地,他的很多徒弟已经开始带徒弟。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 2020年7月8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来到扬子石化刘建华劳模工作室,鼓励工作室要继续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刘建华和他的团队深受鼓舞,当年实施的“保持加氢裂化联合装置高负荷经济运行”攻关项目,年增效1542万元;实施“增加白油产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技术攻关项目,年增效1.3亿元。 刘建华鼓励身边的年轻人要有追求和梦想。在他的影响下,他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应聘到扬子石化炼油厂工作。他对儿子说:“为‘大国重器’工作,腰杆子都会更直。” 刘建华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只有深植于企业热土,才能生根发芽。” 如今,他已成长为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生产一线,守护装置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