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当前,企业经常将一些安全事故整理成文,在所属部门进行通报。目的是教育广大员工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发生类似事故。 但有些员工对此存在旁观心态,对事故的成因、造成的危害漠不关心,却对事故处理的经过、细节,比如谁受处罚了、罚了多少款等饶有兴致,甚至把这些事故津津乐道地当成“故事”来听、来传。 事故与故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事故关系生命,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而故事一般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笔者认为,出现把事故当“故事”的原因,一方面是安全管理教育方式方法欠佳,有些单位把传达事故通报当作完成上级布置的一项工作任务,不注重从事故中总结提炼教训,存在“以讲话贯彻讲话,以文件转发文件,以检查代替日常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少数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不把事故当回事,甚至存在着“两幸”心理,即为本人违章作业未出事感到侥幸,为身边他人违章受查处而自己没事感到庆幸。 存在上述情况,关键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单位来说,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员工举一反三,从事故中查找自身不足,防微杜渐;对于员工来说,要强化安全意识,把别人的事故当警钟、当镜子,立足岗位查缺补漏、改进工作。 思想支配行为,只有每个人在面对工作时有严肃的态度、认真负责的意识,自觉按规范操作,工作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要力戒好人主义思想,严字当头、大胆管理、落实考核。当安全意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底时,当规范操作成为一种习惯时,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