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网民来评
 

切莫将事故当“故事”

2021-04-12     来源: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当前,企业经常将一些安全事故整理成文,在所属部门进行通报。目的是教育广大员工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发生类似事故。

  但有些员工对此存在旁观心态,对事故的成因、造成的危害漠不关心,却对事故处理的经过、细节,比如谁受处罚了、罚了多少款等饶有兴致,甚至把这些事故津津乐道地当成“故事”来听、来传。

  事故与故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事故关系生命,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而故事一般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笔者认为,出现把事故当“故事”的原因,一方面是安全管理教育方式方法欠佳,有些单位把传达事故通报当作完成上级布置的一项工作任务,不注重从事故中总结提炼教训,存在“以讲话贯彻讲话,以文件转发文件,以检查代替日常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少数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不把事故当回事,甚至存在着“两幸”心理,即为本人违章作业未出事感到侥幸,为身边他人违章受查处而自己没事感到庆幸。

  存在上述情况,关键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单位来说,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员工举一反三,从事故中查找自身不足,防微杜渐;对于员工来说,要强化安全意识,把别人的事故当警钟、当镜子,立足岗位查缺补漏、改进工作。

  思想支配行为,只有每个人在面对工作时有严肃的态度、认真负责的意识,自觉按规范操作,工作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要力戒好人主义思想,严字当头、大胆管理、落实考核。当安全意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底时,当规范操作成为一种习惯时,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张涛)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炼油销售公司与贝特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镇海炼化一季度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 上海石化旗舰店进驻“石化E贸”
· 重庆石油首座加氢站正式开工建设
· 浙江石油:用好督办机制 抓实政治监督
· 江苏石油围绕“三个重点”推进大监督工作
· 南化捕碳技术助钢铁龙头添“绿”
· 扬子石化实现首季生产经营开门红
   图片新闻
胜页2平台压裂施工顺利完成 胜利油田海洋厂油气集输管理中心优化运行提升注水质量
石炼更换叶轮实现节能目标 世园会开园 探访仪化特许商品专卖店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 张玉卓会见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董事长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到2050年绿色氢的成本预计将低于天然气
· 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买家JERA建立海上风电基地
· 天然气将是能源转型的伟大推动者
· 页岩并购潮后美国首季能源勘探开发交易飙升
· 市场对石油需求复苏的乐观情绪持续升温
· EIA对石油需求增长日益乐观
· 美国天然气价格跌至10周低点
· 美国汽油库存超出预期后 油价下跌
   行业·国内
· 巨头加码布局氢能 产业扩张加速
· 氢能源板块爆发 动力源等多股涨停
· 两桶油频繁跨界做起小买卖
· 新技术提高页岩气采收率推动碳中和
· 华北油田本周期累计供气超14亿方
· 中钢国际:做氢能冶金“吃螃蟹”者
· 截至2020年底 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4%
· 重庆开建首批加氢站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