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寻找感动石化人物专栏
 

陈治庆 执着设备保障的“物探痴”

2021-04-13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赵京辉

4月8日,在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名匠工作室”里,技能大师陈治庆正在和徒弟们讨论节点仪器的课题研究。这种新设备在地震队才运用一年多,陈治庆已经确定了遥爆接收、触点传输、智能充电等多个攻关方向。

陈治庆出生在石油之家,是典型的油二代。他的父亲一辈子跟物探打交道,跟随石油大军先后转战玉门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陈治庆听着父辈的找油故事长大,父亲的口头禅“技不压身,干活儿就要干好”深深印在他心里。参加工作时,兄弟三人不约而同选择了物探方向。

1986年,19岁的陈治庆从物探技工学校毕业,如愿分配到当时的胜利油田物探仪修中心,成为一名采集设备检修人员。

“采集设备是找油施工的核心装备,检修岗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岗位。”陈治庆说。光跟着师傅学,总感觉“吃不饱”。为了尽快搞清弄懂,他一下班就抱着英文字典,逐字逐句如醉如痴地“啃”外文手册,短短一个月就精通了进口设备的所有原理及操作步骤。

1991年,单位使用的遥测仪老化损坏,当时的维修方式主要是更换电路板,一块控制板的成本约1万元。有没有更快捷、更有效、更省钱的办法?陈治庆一头扎进资料室,从两大箱仪器资料及厚厚的三大本电路图中,总结出一套新的检修流程,精准定位受损电子元器件。通过更换部件,他修复了200多块控制板和模拟板,一举节约资金200多万元。

“首战告捷”让陈治庆体会到“一线工人也能创新”。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陈治庆的创新诀窍不断形成:生产难点就是创新起点。

物探是石油石化产业链的先头环节,也是典型的高科技加劳动密集型行业。地震生产如同链条传动,非计划停待一天就会损失几十万元。

为了节省项目启动时间,陈治庆将“厂区检修”变为“现场检修”。他多次前往四川、新疆等地,2018年在外检修时间达340天。“即使不到野外项目,也很少正点下过班,一心全扑在工作上。”他妻子很理解他,但忍不住有时也会抱怨。平时工作中,只要地震队需要,陈治庆总是随叫随到。地震生产中,相邻工区震源激发时容易相互影响。他多次前往生产一线分析研究,发明了同区域地震采集同异步激发控制装置,做到放炮时效和资料品质双提升。

近年来,陈治庆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发明专利39项,发表技术论文31篇,平均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上千万元。

在单位,陈治庆不仅干工作痴迷于创新,还是同事眼中的“金牌导师”。在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竞赛中,经过他“点金”的选手全部拿到名次。成绩前10名的选手,陈治庆的徒弟占了9个。

在带徒过程中,陈治庆毫无保留传授知识经验,注重引导徒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他开设的《周五大讲堂》已经坚持8年,每次都吸引众多技术人员前来交流。他主持的工作室被石油工程公司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并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表彰。

陈治庆先后培养出技师、高级技师40余名。2020年,陈治庆又与地球物理公司5名石油地震勘探主任技师签订师徒协议。他告诉徒弟们:“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有创新才能更有未来。”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