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奋斗百年路
 

杨拴义 万吨站的拓荒人

2021-04-20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秦晓耕

  2020年7月,拿到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证书的那一刻,杨拴义脑海中闪现出33年来扎根在加油站一线的许多画面。

  杨拴义,山西晋中分公司和榆高速左权服务区加油站站长,1987年,17岁的他顶替父亲上班,成为一名加油员,一干就是18年。

  2005年初冬,杨拴义担任站长,到太长高速太谷服务区“创业”。那时服务区刚刚试运行,不具备营业条件,现场只有孤零零的毛坯站房、雨棚和最简陋的加油设施。为了解决服务区暂时不能储油的难题,杨拴义每天驾驶一辆小型油罐车,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服务区和油库,白天进油卖油,监督施工改造;晚上随时待命,为过往车辆提供服务。

  2006年下半年加油站正式运营之前,他从未请过一天假,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都倾注在它的发展上。如今,太长高速太谷服务区单站已连续7年销量逾万吨,连续12年被晋中分公司评为“先进加油站”。

  2019年,杨拴义开启了第二段创业的征程。那时,和榆高速左权服务区加油站开业,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拓市不易,没人愿意竞聘站长。此时,从零开始打造出万吨站的杨拴义第一个跃入领导脑海。

  接到上任该站的消息后,杨拴义二话没说,行李一背,来到左权服务区,跑机关、下工地、进厂矿,深耕周边市场。一年多后,左权服务区加油站的固定客户增至200个,固定加油车辆增至2000余台,单日销售量突破100吨,2020年销售油品1.35万吨。

  16年打造出两座万吨站,杨拴义依靠的不仅仅是每年300天的驻站拼搏,更是对员工和客户的真心相待。

  “山区的冬天特别冷,晚上盖两床被子都不暖和,杨站长发现后,不仅自己掏钱给我们买了电暖器,还给我们熬姜汤。”时隔多年,从外地来工作的员工史俊杰对杨栓义做的这些“小事”仍念念不忘。

  员工家庭生活困难,他带头捐款;员工生病住院,他开车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员工家里有婚丧嫁娶,他主动热情帮忙;员工过生日,他下厨炒菜,组织庆贺。杨拴义把员工当成亲人,员工也把加油站当成了家,这个大家庭逐渐涌现出许多优秀员工:晋中分公司“三星级”员工王德财、燃油宝销售状元李心芳……

  对于顾客来说,左权服务区加油站也是旅途中的温暖之家。

  杨拴义有好几个大车司机微信群,走到哪里,这些司机就会跟到哪里。这样的交情是杨拴义日积月累的结果。在群里,司机有困难,只要“吱一声”,杨拴义就会义不容辞地帮着解决。一次,一个大车司机在群里呼叫杨拴义,说车子在高速“趴窝”了,问他是否能帮上忙。杨拴义看到信息,立即联系上司机,了解故障原因后赶往县城,带回了维修师傅和需要的配件。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杨拴义更凭借真诚“俘获”了许多司机的心。“疫情期间,能把口罩送给你的,你说那是什么?这样的人我们能不感恩吗?”司机陈师傅至今难忘危急时刻,杨拴义送给他的那只口罩。受疫情影响,很多司机没处吃饭,杨拴义就带着员工下厨请他们吃;运送救援物资的车辆进站,他们腾出房间供司机休息。深受感动的大车师傅把同行的车辆都带进左权服务区加油站,成了站里的“自家人”。去年2到3月,左权服务区加油站销量达到晋中分公司零售量的6%。

  说起加油站来,杨拴义总是豪情满怀;说到家庭,他则是满心愧疚。16年来他从未与家人过上一个团圆年。一个职业,一生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续写着新一代石化人的责任。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