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

2021-04-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题: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 宝丰能源全线启程“碳中和”之路

  原文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李立平

  4月20日,由宝丰能源实施的“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在宁夏银川宁东化工基地正式投产,该项目包括2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置和产能为2万标方/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成为目前已知全球单厂规模最大、单台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丰能源所在的宁夏银川太阳能资源比较富集,为公司发展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提供了良好基础,宝丰能源实施的“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实践。

  据宝丰能源氢能项目负责人王箕荣介绍,公司“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引进了单套产能1000标方/小时的电解槽以及气化分离器、氢气纯化等装置系统,其先进性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通过太阳能生产绿色电能,再用绿色电能作为动力,通过电解水制取出“绿氢”和“绿氧”,用“绿氢”替代原料煤制氢,用“绿氧”替代燃料煤制氧,直供化工系统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上百种高端化工产品,标志着宝丰能源全线启程“碳中和”之路。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某参会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丰能源之所以能建设目前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其主要优势是公司能够把成本控制的比较低。“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的投产,不仅能使宝丰能源降低煤碳消耗量,让企业成为在“碳中和”领域的引领者,同时这也非常有利于公司下一步新项目的获批,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形成利好。未来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一定是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宝丰能源“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的投产,将会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宝丰能源董事长党彦宝介绍,2019年,宝丰能源启动新能源替代战略,率先布局氢能产业,目前公司“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首批装置建成,项目制氢综合成本为1.34元/标方。下一步,宝丰能源将拿出折旧资金和部分利润资金,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发电成本控制在0.068元/度,绿氢成本可控制在0.7元/标方。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每年可减少煤炭资源消耗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5万吨,社会效益显著。

  党彦宝表示,“碳中和”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进程,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工业革命。宝丰能源“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首创将“绿氢”“绿氧”直接接入化工生产系统,真正打通了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科学路径。宝丰能源计划用10年完成50%碳减排,20年实现企业“碳中和”,力争成为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的企业,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型绿色制造企业。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河南油田一体化科研攻关取得初步成效
· 涪陵气田完成焦石坝电网完善工程
· 九江石化女工获全国五一巾帼荣誉
· 胜利油田海域一探井获高产油流
· 广西石油启动VOC治理设施安全风险排查
· 石化机械自主研发修井机拓市场
· 上海工程多领域工程技术开发成果丰硕
· 中天合创抓好原料煤供应确保平稳生产
   图片新闻
华东石油局:延川南煤层气田“春耕”生产忙 滨州石油借免费洗车扩展易积分业务
规范溯源 严控VOCs浓度指标 四建公司完成海南乙烯废水池底板大型混凝土浇筑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 马永生到北京石油调研慰问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俄开发天然气副产品生产优质汽油技术
· ADNOC寻求与印度建立氢能合资企业
· 沙特阿美重启项目以提高石油产能
· 2025年前石化项目将推动沙特油气行业发展
· 壳牌计划每年减少5%的石油产量
· 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或将引发欧佩克价格战
· 感染人数上升引发需求担忧 油价下跌
· 雷斯塔能源预计2021年石油需求将增长6%
   行业·国内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9%
·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发改委重点8件事
· 新疆塔里木油田大北1701X井顺利完井
· 业界共议共建数字新生态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智造
· 海南首个氢能充装设施正式投用
· 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6月底将启动运营
· 全国碳市场启航在即 能源国企探路碳资产管理
· 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