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 顾丽娜 “高专家来得早哦!”每天早晨7点半,同事这样给他打招呼。“我到办公室待会儿!”中午在职工餐厅吃过午餐,他这样回答同事。“这么晚才回来?”家人常常这样责怪他。 27年来,高青松把自己泡在办公室,埋首地质方案研究,岁月沉淀在他两鬓渐染的发丝上。他用自己的研究在浩瀚的千年地宫中点亮了一片光明。 高青松是华北石油局高级专家。他把自己对天然气全部的深情挥洒在大牛地气田,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作为主要贡献者参与发现大牛地气田,实现了2005年大牛地气田1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他荣誉无数,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以及集团公司大牛地气田高效开发突出贡献奖。 20多年来,在追梦大气田开发中,高青松实在不“轻松”。 1994年,高青松从成都理工学院毕业,来到华北石油局,围绕大牛地气田展开攻关。华北石油局原是长期从事地质勘探的队伍,没有油气田开发技术经验,“三低”气藏开发更是空白。2005年准备编制大牛地气田第一个10亿立方米产能方案时,很多人持怀疑态度。高青松和同事没有踌躇不前,坚定向前迈进。从一类气层直井单层、二类气层直井多层合采到三类气层水平井开发,一次次从山穷水尽走到柳暗花明,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实现了产能接替。他说:“找气人就是要走没有人走过的路,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鄂尔多斯致密砂岩气的开发不完全靠技术,更重要的是恒心。”高青松认为。“三低”气藏开发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壳牌公司曾经有意向与大牛地气田合作开发,经过评估后,最终选择了放弃。但华北石油局不能放弃,作为气田开发部署主要负责人的高青松更是别无选择。 对于他来说,一天8小时远远不够,经常一大早出门、半夜才回家,生活基本变成两点一线。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周末及节假日,没日没夜地投入浩如烟海的地质数据中,追踪气藏展布、寻找开发规律、优化部署设计。无论白天黑夜,与岩芯分析化验数据为伴、与测井曲线为伍,一口口井、一张张剖面,反复琢磨。 在某天晚上加班回家下楼梯时,他脑海中正思考着难题,一不留神一脚踩空,脚骨摔折了。他只是在病床上躺了三四天,就拄着拐杖出现在了办公室。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很少照顾孩子。如果某个周末他在家休息,家人竟还有些不适应,打趣道:“你今天不用去上班了?” 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对父母妻儿,他心怀愧疚;对油气事业,却无怨无悔。 辛勤劳动,必有回报。2002年第一口水平井实施,2005年第一个1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完成,2012年第一个水平井整体开发1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完成,大牛地被评为“十一五”和“十二五”高效开发气田…… 20多年,高青松见证了大牛地气田的发展壮大。华北石油局也由原来“田无一分、地无一垄”的地勘企业转变为以产量效益为目标的油气田单位。就像那首歌里面唱的:“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已经50岁的他,谈及天然气开发仍朝气不减,时光似乎未曾改变那个逐梦少年的面庞。在高青松的人生中,“我为祖国献油气”的初心未变、豪情依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