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走进撒哈拉沙漠,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清新凝绿的视野,没有热闹穿梭的人群,有的只是漫天风沙、执着奉献,有的只是烈日炎炎、青春无悔……期待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在心里曾激起过无数次的波澜。 风沙,是撒哈拉沙漠的真正主宰。 清晨时分,风沙呼应着撒哈拉沙漠神秘的召唤,天空像一幅水墨丹青。物探队员们迎着一轮旭日,驱车赶往沙漠腹地,开始了熙熙攘攘而又忙碌的一天。 汽车行进到几十公里处,一会儿天空还是晴朗如洗,但说“变脸”就“变脸”,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期而至,在摧枯拉朽的风沙面前,汽车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舢板,任凭风浪戏弄推搡。在几座连续高低起伏的沙丘转弯处,汽车陷进沙堆里。我们推开车门,狂风裹着沙尘“呼”的一声钻进驾驶室,顿时,我们从头到脚浑身上下撒满沙尘。司机加大油门,我们在后面推,汽车就是干吼不挪窝,而且越陷越深。大家用铁锹把轮胎附近的沙土清理后,再用附近捡来的枯树枝垫在车轮底下,反复折腾好一会,汽车才慢慢地“爬”出沙堆。 沿途的骆驼草是顽强而低调的。它们每年用10个月的时间,蓄水蓄势,隐忍苦等,换来夏季两个月的绽放。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工地,如火一样的太阳炙烤着沙漠里的每一粒沙。 施工场地热火朝天,物探工程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汗流浃背,虽然艰难困苦,仍全力以赴,酷热下的笑容让人格外动容。 挥之不去的画面也开始像滚烫的热浪,一波又一波地从心门冲出来…… 测量工手脚并用地在风沙中艰难地跋涉着,肩扛仪器在沙漠中行走十几公里而毫无怨言。在一次次距离与角度的精确定位中,冰冷的仪器似乎有了活力,距离、角度,一串串的数字,倾注了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执着。 放线工拉着测绳测检波器的位置,放小线,放大线,挖坑,埋置检波器,插木杆。风沙刮在脸上刺痛着每一根神经,脸上身上布满黄沙,像泥塑的雕像。 震源操作手驾驶着震源车,排着“一”字形的队形,整齐的走位,在柳橙色的太阳、沙尘的气焰和风的粗犷旋律的配景下,做着行进式团体操。 仪器操作员娴熟地用车载电台指挥着生产,仪器车和现场各班组高质量顺畅的通话声音在撒哈拉沙漠上空回荡,那么亲切,那么雄浑。 就餐时间到了,队员们喝水吃饭也要与风沙抢时间争速度,刚揭开饭盒,风沙“呼”的一声抢先就餐。风吹得衣服猎猎作响,漫天的沙尘无孔不入,即使戴着阿拉伯头巾、口罩、护目镜,也挡不住沙尘往耳朵里、鼻子里和嘴里灌。 夕阳西下,我们驱车返回营地,风沙在浩瀚无垠的撒哈拉尽情地撒泼打滚,雨点似的沙粒扑打着车窗。 夜幕降临,夜空是精致的、喧嚣的,令人恍若隔世。我站在营地旁边的沙丘上,在风沙的点化下肃立、沉默。 遥望我的祖国,我的东方,任风沙划过我的脸庞。我把风沙写进大漠,我用思念点一根香烟,一切安好,风中作乐。 我抽一半。 风抽一半。(许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