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30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天津石化化工部52个班组紧紧抓住每个效益增长点,立足岗位对标先进、奋力赶超,竭尽所能优化操作,让“小指标”产出了大效益。2020年,化工部主要产品日产量屡创新高。 比学赶帮超 组织引领充分彰显 芳烃车间竞赛看板前,新出炉的月度考核排名榜吸引着刚下夜班的职工驻足观看。“差距不大呀,竞争太激烈了。”直观、量化的数据,让大家找到了差距、目标,也坚定了信心,比学赶帮超氛围浓厚。 化工部深入践行“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念,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劳动竞赛组长,实行党政统一领导、工会牵头组织、各专业科室协同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基层车间具体落实的竞赛运行机制。 在竞赛立项内容上,他们注重生产实际与发展规划,做实“工会搭台、专业定标、党委决策”,通过党委把关,找准竞赛方向,确保竞赛目标与企业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在过程管控上,班组、车间、科室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更有利于发挥各层级先进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他们将月评比、季汇总、中期效果评估、年终项目总评作为推动竞赛的重要节点,分阶段实施推进。在考核评价上,通过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结合日常基层分会负责人督查、装置现场管理达标月度检查、部工会季度建家验收等形式,建立科学规范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基层车间设置目视化竞赛管理看板,月度更新、公示各单位考核成绩,以量化竞赛数据的形式,分析比对竞赛效果,激发车间、班组比学赶帮超干劲。 四位一体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20年是天津石化的检修改造拉开了帷幕,检修现场变课堂的场景比比皆是。停工检修设备开盖机会难得,技术骨干“一帮一、一带一”,从工艺原理到现场流程,从联锁逻辑到实际操作,手把手教,一步步练,让员工直观掌握设备构造、贯通理论实践,提升对装置的驾驭能力。 近年来,化工部进入职工集中退休阶段,特别是技能操作人员数量呈现出断崖式快速减少的趋势.企业职工整体数量偏多与结构性缺员的矛盾逐年增加,成为困扰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化工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形成了以“劳模领军、星级比武、导师带徒、班组培训”四位一体的培训机制。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管理思路,打造了一批彰显化工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培训品牌。 他们深入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职工素质,畅通成长通道。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开小灶”引领作用突出,课题研讨、技术交流、仿真教学等多种形式为技术人员搭建学习平台。职工教育培训学习平台“吃大餐”,以生产现场为课堂,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杜绝“三小”为主要培训内容,全面扎实开展岗位培训。 他们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利用废旧设备创建实物大课堂,制作实物教具200台,为日常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工余时间班组培训“搞加餐”,不断提升班组职工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对装置技术经济指标、操作流程、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并做到逢培必考,考试成绩与日常绩效挂钩,确保学习质量。 通过定星、奖励等举措,有效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广大职工立足岗位钻研业务,努力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成为化工部人才培养升级、实现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技能支撑。2020年,全年组织培训227班次、2万余人次,在用工总量减少12.2%的情况下,依然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对标优化 靶向竞赛效果凸显 “紧跟市场调结构,做优指标降成本”,化工部的这一工作思路已经成为职工的努力方向。在他们看来,每一次工艺调整、每一次巡回检查都与安全和效益息息相关。 化工部将指标竞赛与班组达标竞赛有机结合,通过劳动竞赛的有效开展,深度激发员工干劲,真正使“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的自觉行为,促进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他们对全厂53个关键效益点进行对标优化,实施“月检查、季考核,半年推动、年底总评”的动态考评机制,每月基层分会将“关键指标点”竞赛优胜班组推荐到部工会,部工会通过积分化管理,按照排名情况对应积分进行记录,并在季度建家考核中进行奖励。 在推荐年度先进班组时,对指标竞赛成绩显著的班组优先推荐,实施正激励,让参赛班组在做优小指标上尝到“甜头”,实现有红旗就争,有第一就扛的竞赛氛围,激发全员参与劳动竞赛的工作热情。 化工部52个班组紧紧抓住每个效益增长点,立足岗位对标先进、奋力赶超,竭尽所能优化操作,让“小指标”产出了大效益,使“关键指标点”竞赛真正成为广大员工岗位建功、展示作为的重要平台。 2020年,化工部主要产品日产量屡创新高、环保产品产量同比增加120%、全年VOC、NOX排放量和许可排污总量同比下降1.67%、5.32%和7.98%,主要技术指标始终保持中国石化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