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30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从靠领油田补贴度日到年经营收入过亿,从经营单一的通信业务到信息化、工业自动化多业务开花的专业化公司。中原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转型发展、负重爬坡的过程中实现破茧重生,打造出了传统通信业务转型发展的“中原样本”。 从坐困愁城到主动求变 作为保障油田生产的辅助单位,背靠大树好乘凉,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也曾享受着一段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美好岁月”。 然而,在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生产辅助单位靠油田“养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与此同时,信息通信领域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迭代更新,双重压力摆在面前,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只有主动求变,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曹峰谈及公司这些年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转变思想才有生路。” 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公司领导班子结合油田发展形势,结合行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提出了“全力建设科技型、市场型、服务型、持续型企业,打造一流信息通信专业化公司”的战略目标。 跟集团军作战一样,打什么样的仗就要摆什么样的队形,设置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在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也随之调整。该公司结合发展和市场形势,压缩管理层,对10个本部基层单位进行机构重组和职能调整,对涉及的170余名员工进行岗位“双选”,选拔人员到外部市场和营销一线,为市场开拓做好人才支撑。与此同时,该公司利用考核杠杆,拉开分配差距,激发全员创效热情。 该公司原物联网中心党支部书记尹卫峰,积极响应公司“走出去”号召,主动申请到外部项目工作,带领项目部员工积极与甲方对接业务需求,靠前服务,凭借过硬技术和优质服务,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赞许和认可。 从一枝独秀到多领域开花 基础电信业务曾是该公司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该公司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持续深化与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的合作,积极完成了油田区域64个居民小区8.75万用户的“光改”任务,传统程控交换机退出通信网络,油田实现全光纤网络覆盖。 “随着传统行业的日益饱和,基础电信业务已不足以支撑公司生存,难以取得新突破。”曹峰表示,“以前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占我们总收入的近70%,现在这一收入占比缩减至25%。” 公司以推进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信息化工程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集团公司和油田把中原通信作为与油气主业协同发展单位,进行一体化管理,给我们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逐渐摆脱传统业务的‘一枝独秀’,在专项多业务领域 ‘多点开花’。”该公司通信工程分公司经理李光磊表示。 对接5G技术,加速物联网技术实践应用,成功培育车联网、卫星通信、生产监控、无人机巡检、企业云服务等多项业务,形成了“通信+信息+自控”核心技术链。截至目前,该公司2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成果获河南省通信协会科技进步奖,34项成果获濮阳市、油田科技进步、创新成果奖励。 从“走出去”到立得住,叫得响 今年1月份该公司成功中标青宁管道自控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项目,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了长输管道自控系统市场领域。 要走出去闯市场,更要稳扎稳打站稳脚跟,打造品牌。”曹峰表示。该公司优化市场布局,坚定蹚出“轻资产创效、高集成创新、全链条服务、中高端布局”之路。 高含金量的资质是高效市场的“敲门砖”。在资质上,该公司拿下了“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证书,成为中国石化首家拥有此资质的单位。近年来,公司申办、升级9项企业资质和7项电信业务许可,被中国通信行业协会评为企业信用AAA级企业,成为中石化系统具有全业务能力和行业引领综合实力的信息通信专业化公司。 经过多年打拼,“中原通信”品牌优势正逐步显现。公司外部市场从普光气田一隅,扩展到延长油田、西南油气田、华北油气田、内蒙古探区,维护9条天然气长输管线信息通信系统上万千米,市场分布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西南、西北、天然气管道三大外部市场连片发展的战略构想,外部项目收入占比超半,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 “我们将继续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跟进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划,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谈及未来的“开疆拓土”,公司负责市场开发的油田专家郭建军信心满满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