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奋斗百年路
 

科研一线的“纵横”向

2021-04-30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北京化工研究院聚丙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周俊领

  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何而来?党龄29年的党支部书记周俊领,将文化传承作为支部建设的纵列向,以该院科研榜样人物的典型事迹为抓手,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队伍积极向上,建强支部堡垒;他鼓励优秀党员、科研骨干开展讲座、技术交流分享等活动,与其他先进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搭建共享平台,促进党建和中心工作横向融合发展。

  2018年,集团公司在科研单位开展“示范党支部书记行”,他以讲座的形式分享示范经验。2019年,周俊领获“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潘亚男

  每逢节日,北京化工研究院聚丙烯所党支部书记周俊领都会领衔出镜,以短视频的形式为大家加油打气。当然,在最初面对不熟悉的镜头时,他也会略显局促紧张,却依然无比真诚地卖力挥拳为全所各课题组鼓劲。

  1969年出生的周俊领,1992年入党,1995年入职北京化工研究院。他扎根一线,致力于聚乙烯催化剂技术升级,实现了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剂技术不断进步,迈进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为企业带来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2017年11月,周俊领到聚丙烯所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所长。从聚乙烯所到聚丙烯研究所,虽然研发方向改变了,但周俊领着力推动党建和科研“双融双促”的工作理念没有变。

  “基层团队、一线员工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院党委决策部署时冲在最前线的人,党支部是在重大任务攻关时发起冲锋号角的地方。”周俊领这样理解基层党建工作。

  “一个科研团队要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单打独斗做不好科研。”这是周俊领一直坚信并极力践行的。

  凝聚力从何而来?周俊领有他自己的门道。相比聚乙烯所,聚丙烯所专题组多,且分散在院本部和通州实验基地两处,专业壁垒、地理距离都成为团队融合的阻力。周俊领总结过往经验,沿着“纵、横”两个方向建强基层党支部堡垒,持续提升团队凝聚力。

  “科研文化具有很强的承前和延续特征,它的传承性有助于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周俊领将“传承性的科研文化”作为团队文化的纵列向。他带领支委精心布置支部活动室,以该院毛炳权院士、专家夏先知等历代聚丙烯榜样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团队成员,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党员在开展活动、充电的同时耳濡目染,用科研文化传承的力量引领干部员工积极向上。

  周俊领希望“家”能成为党群关系的桥梁,促进党建和中心工作横向融合发展。他完善组织学习模式,鼓励科研骨干和优秀党员在科研工作中开展工艺装置讲座、技术交流分享等活动,推动党员示范岗建设。他还积极探索与其他优秀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通过共建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搭建同享平台。

  工作之余,周俊领会与大家聊聊生活、畅谈理想。他总能在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员工送上组织的关心。与他相处过的人都说,周俊领不像领导,更像是朋友、家长,很多事情在聊天中就解决了。

  “对外开拓市场时,周书记会冲在最前面;他又能事无巨细地关心帮助大家。”这是聚丙烯所员工的共同感悟。

  2018年,集团公司在科研单位开展“示范党支部书记行”,周俊领作为7名党支部书记之一参加。活动中他以讲座的形式,分享了自己打造团队凝聚力的经验。

  “只有不断提升科研单位的党建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建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必将推动科研单位多出一流成果、多出领军人才。”展望未来,周俊领壮志满怀。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