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一二三,起……”在巴布鲁的号子声中,型号为630的钻井接头缓缓立入钻井工具爬犁里。巴布鲁拍拍手套上的油渍,看着爬犁内排列整洁的接头,开心地笑了。 巴布鲁是华北石油工程公司西部分公司SP260钻井队的场地工头。32岁的巴布鲁是沙特阿拉伯人,1米8的个头,络腮胡须遮掩着深邃而明亮的双眼中,透露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干练劲。自2020年西部分公司沙特非常规油气井项目启动后,巴布鲁成为第一批应聘到SP260井队的沙特阿拉伯籍员工。工作中他积极主动,生活上开朗活泼,赢得了井队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 “问题王”巴布鲁 “泥浆泵工作原理是什么呀,振动筛有什么作用呢……”刚到SP260钻井队的巴布鲁,看什么都新鲜。为了尽快成为熟练工种,他将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师傅王永豪。由于语言障碍,他常常用英语夹杂手语交流问题,直到弄懂弄通才罢休。 非常规气井钻井施工工艺流程复杂,现场钻头、钻井接头型号众多,为了尽快掌握各种知识,巴布鲁就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用阿拉伯语和英语记录着各开次生产工艺流程、好的工作做法和设备工具型号尺寸等各项数据。 “这些笔记可是我的财宝呢。”当有同事打趣他记录得太烦琐时,巴布鲁总会一本正经的拿出厚厚的记录本,挠挠头用蹩脚的中文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他做好笔记不仅仅是为自己使用,他还想分享给同来的伙伴们,让他们也尽快熟悉业务。 爱学的巴布鲁很快脱颖而出,逐步从场地工成长为井架工、场地工头,成为井队的生产技术骨干。 “翻译家”巴布鲁 SP260钻井队组建之初,员工来自中国、沙特、埃及、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各异,每次井队召开员工大会,仿佛“联合国会议”似的。 由于语言障碍,导致班前会、周会、月会效果不佳,员工不能准确掌握工作要求。巴布鲁主动承担起了SP260钻井队将英语转换为阿拉伯语的同声翻译,将井队管理规定、安全制度、工作条例等翻译给每名沙特阿拉伯籍员工,为井队安全生产提速增效发挥了作用。 巴布鲁的语言天赋,不但帮助井队保障了安全生产,对于队伍稳定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次,上级下达文件要求不允许自驾车上下班。文件传达后,个别沙特阿拉伯籍员工较为抵触,认为自己开车方便。为了疏导员工情绪,巴布鲁主动请缨逐个给员工做思想工作。 “自驾车上班不安全,坐班车可以节约个人油耗和维护支出……”在巴布鲁的劝说下,外籍员工渐渐理解了上级要求,表示愿意遵守规定。 “友好大使”巴布鲁 “井队就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共同呵护。”这是场地工巴布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次休假归来,他总会从家中带来一些椰枣、穆塔巴卡(煎饼),送给同事们品尝。 工作生活中谁有困难,巴布鲁总会主动伸出援手。有一次,从钻台上被换下来休息的巴布鲁,看到索马里泥浆工姆巴克正在吃力地维修被油基泥浆腐蚀损坏的连接气囊时,他立刻戴上手套帮着修理设备。拆卸螺丝、旋转拉出连接管,更换气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顺着巴布鲁的额角流成了线,长时间的下蹲作业让他双腿发麻,当时他顾不上这些,紧螺丝、接管线……在巴布鲁的配合下,损坏气囊终于更换到位了,姆巴克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感谢。巴布鲁摆摆手说:“一家人,咱们是哥们。” 一有空闲,巴布鲁还会主动和中方员工交流中国的风土人情,介绍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彼此注意言行举止,友好相处。 在巴布鲁的带动下,SP260井队中外员工团结协作,首口井——HWYM-450804井就较钻井设计周期提前4.08天完成任务。随后施工的HWYM-450802井又以19天刷新了沙特阿美贾夫拉油田非常规最短完井纪录,获得贺信表彰。(张均 王永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