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28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本报评论员 集团公司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加快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坚定不移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上,集团公司党组强调,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化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我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职责。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扛起核心职责,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切实增强产业带动力,在锻造强韧高效产业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 产业链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每一个环节强劲有韧性,才能确保整个链条的效用最大化。油气、炼化、销售是中国石化的一条基础产业链,也是最重要的产业链。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这条产业链呈现强弱不均的情况。以提质增效强链,必须去掉“剩”的,拉长“短”的,扩大“优”的,补上“缺”的,大力提升主业发展质量。在油气方面,要着眼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打造多区域油气生产基地,进一步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在炼化方面,要加快世界级炼化基地建设,大力加快“油转化”进程、“油转特”步伐,努力做到质量性能永远领先一步。在销售方面,要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把易捷公司打造成为美好生活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贴心服务、卓越服务。 当今时代,创新日渐复杂,中国石化需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和要素,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合作平台。要以开放合作延链,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内领军企业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全面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今年以来,中国石化宣布向全社会开放最具价值的销售网络,同河南省、清华大学、国药集团、蔚来汽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把分散的创新要素、生长性的产业力量,汇聚在中国石化、汇聚到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受到各方高度认可。我们要锚定打造规模效益领先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加快产业导入。推进充换电站建设,让充换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推动光伏、地热、生物燃料、风电等项目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培育新增长点。 我们要以协同配套补链。所谓补链,就是补齐短板和弱项,确保整个产业链更加顺畅运行,以免遭遇梗阻。要在关键基础设施上补,推动油气管道建设、商储库扩容、LNG接收站扩能,布局码头、储罐等进出口和贸易设施,增强供应链韧性。要在数字经济上转,积极打造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石化智云,做强易派客、石化e贸、加油中石化等电商服务品牌,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在国际化经营上进,主动融入全球市场配置资源,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在产融结合上促,充分发挥资本业务的孵化撬动作用和金融业务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好发挥支持类业务功能,推进高层次产融结合,构建一个有效支撑转型升级、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资本金融和支持体系。 珍珠串成项链会更加璀璨。我们只要自觉扛起责任,发挥带头牵引作用,就一定能为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体系提供更多石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