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网民来评
 

安全警觉源自职业自觉

2021-09-24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在一次凌晨的例行巡查中,一丝隐约飘荡的异味引起操作工人的警觉,他们分头循着气味四处查找,终于发现一条轻油管线出现不易察觉的微小漏点,将一次可能发生的漏油着火事故遏止在萌芽状态。

  发生在茂名石化的这一真实安全生产案例告诉我们:对隐患的灵敏嗅觉来自对安全的高度警觉。防患于未然,需要锤炼这种发现和防止事故的安全能力和职业自觉。

  随着炼化生产运行和控制现代化水平提高,大量先进仪器被应用到安全监控领域,包括监测生产现场气体异常变化的气体感应器已广泛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操作人员的安全嗅觉和警觉,相反,相当一部分事故先兆尤其是油气泄漏隐患仍然是由一线操作工人首先发现并及时处置的。在实现和维护炼化生产长周期安全运转上,先进的硬件设施固然不可缺少,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和防事故能力提升更为重要。如果由于安装了防事故的仪表就自认高枕无忧放松警觉,本身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高度的警觉来自对安全生产的敬畏和对职业精神的坚守。石化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因素多,产业特征决定对职业精神和员工素养的特殊安全要求。只有把职业升华为一种信仰,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并努力做到极致,才能培养出在安全上的特殊警觉。炼化企业的许多安全能手对工艺和设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对安全运行上的任何细微变化的反应快捷准确到位,凭的就是在一线的不懈砥砺和摸索领悟。著名的“海恩法则”提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归根结底要依靠一线员工的警觉。只有员工对安全的警觉成为职业自觉,石化安全才能筑起坚实牢靠的防护墙。因此,增强员工的安全警觉,应当成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着力点之一。(蔡湛)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