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05-29 10:00
阅读提示
2022年以来,中国石化聚焦“十四五”油气增储上产主战场和工程技术难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示范井工程”建设为有力抓手,内挖潜力、外聚合力,集智创新、协同联动,统筹优化、对标追标,推进项目化管理、一体化运行、螺旋式提升,全力打造“五好”示范井工程,推动石油工程“四提”迈上新台阶,助力上游企业稳油增气降本提效取得更大进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立新功。本版展示了部分企业在“示范井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做法,敬请关注。
华北油气:钻井一体化管理提升气田开发实力
大牛地气田部署的重点风险水平探井固井施工现场。侯南海 摄
中国石化部署在华北油气分公司东胜气田的示范井J30-6-P2井,于2022年9月投产,稳定生产200多天,目前日产气6.65万立方米,累计产气1237.8万立方米,产气效果远高于设计预期。
华北油气在实施这口示范井的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坚持系统思维,从源头做到优选储层、优选施工队伍,锚定“五好”有的放矢,从方案设计开始全流程推进“一体化”,用“日费制”体系精打细算,有效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监督效能,并由此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管理模式,示范井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口井能够生产平稳,得益于示范井工程施工期间的一体化管理。”华北油气工程部主任冯发勇说,“我们在做到提速提效的同时提质提产,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推进了东胜气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标导向
明确“五好”有的放矢
拿到示范井工程项目后,华北油气立刻展开论证分析。“要通过示范井创造一批‘五好’成果,形成具有华北特色的工程品牌。”冯发勇说,“‘五好’就是一批好技术、一套好装备、一支好队伍、一套好体系、一组好指标,一口示范井的成功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一批井的成功才是我们的靶向。”
目标越具体明确,行动就越有力有效。经过5个月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再实践,J30-6-P2井高效运行实现了“五好”示范井工程目标,成为装备、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试验场和练兵场,引进了井身结构优化、旋转导向等先进技术,推广了自动化设备等好装备,打造了一支设计编制及现场实施的好队伍,形成了一套全流程日费制好体系,创出一组钻井提速及压裂提产的好指标。
“针对东胜气田三级结构水平井作业周期长、钻井成本高制约致密低渗气藏效益开发指标提升这个问题,我们依托以J30-6-P2井为首的示范井工程,创造性地优化应用了二级井身结构,创新集成应用了一系列高效提速工具及优快钻完井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提速提效指标的思维瓶颈。”华北油气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所所长张辉介绍。
由此总结提炼形成的关键提速技术及做法,助力“四提”指标再上新台阶。J30-6-P2开发水平井设计井深5166.25米,水平段长1500米,钻井周期仅28.93天,压裂试气周期仅28.26天,施工全流程较常规井缩短了43.45%,刷新气田多项纪录。
系统思维
推进“一体化”善始善终
“以往完钻后才开始编写气井投产设计,现在实行一体化,我们在钻井方案部署时就提前介入,从气田后续开发生产的角度对钻井提出需求。”华北油气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负责采气工艺设计的研究员隋冬梅介绍,“这样可以使钻完井等方案设计为气井全生命周期的排采提供便利。”
华北油气以“示范井工程”建设为有力抓手,强化系统思维,大力推进“一体化”协同运行,实现了方案设计一体化、甲乙方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生产管理一体化的高效协调运行机制,构建华北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从方案设计源头做到地质工程融合、设计实施融合,现场实施过程中成立多方联合快速决策小组,一体化专家工作室在线支持,及时处理问题并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施工高效有序进行,经过多方精细组织,快速安全完成J30-6-P2井施工。
特别是通过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他们对锦30井区进行了精细数字建模,能够在压裂施工前准确描述天然裂缝和“心滩”展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压裂改造的设计,从而指导精细选段和密切割精准压裂,在“心滩”位置加密压裂段数、扩大压裂规模,实现“多心滩”充分动用,压裂后提产效果好。
当前,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模式已在华北油气多个油气田进行了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精打细算
“日费制”体系激发活力
作为华北油气首次进行“日费制”体系试验的开发井,J30-6-P2井要求技术人员开展单日钻井成本统计分析,每日核算钻井成本,固化形成经验做法,从而促使日费制模式更加成熟。此外,该项目以强化现场监督组作为“引线”,实现现场全流程运行管控,最大化调动施工队伍人力物力,确保紧密衔接各项施工作业,全维度提升工程全程执行能力。
“2021年,我们开始摸索‘日费制’,J30-6-P2井施工时,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了一套钻完井、压裂、试气全流程日费制体系,有针对钻井的‘2+N’模式、针对压裂及连续油管施工的‘1+2+N’模式和针对试气作业的‘4+N’日费制模式等。”华北油气监督中心副主任张盛华介绍,“其中的2或4等数字是指日费制结算方式,N就是其他结算方式,就像一个个针对性强又多样化的‘套餐’供不同施工阶段选择。”
这套方式强化甲方管理,落实奖惩机制,调动了乙方的积极性,提升了各专业配合及工序衔接效率。J30-6-P2井的压裂试气周期仅为28.26天,较同区块井缩短26天,提前释放产量208万立方米,实现了压裂试气全流程提速提效。
目前,华北油气已经在东胜气田完成第二批示范井J30-5-P16和J30-4-P18的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对比现场试验并总结经验,以此扎实推进扩大示范井工程试点工作,优化改进适应性工程工艺,打造具有华北特色的致密气示范井区。(付豫蓉 马献珍 刘明辉)
经纬公司:深耕技术创新 赋能高效勘探
经纬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服务保障勘探开发作为第一责任、第一目标、第一工程,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优质高效服务一线生产,在“示范井工程”干出了“示范样儿”。
页岩油:关键时刻有担当
3月24日,国家级页岩油示范项目丰页1-6HF井进入最艰难时刻。3000米超长水平段如果成功,将开创胜利页岩油新的经济开发模式。
2300米水平段之后,考虑到难度大、风险高、项目效益差,国际知名油服公司纷纷高悬“免战牌”,经纬公司毅然担起重任,安排技术专家团队守在一线,3天时间日夜不停,升级改造自主研发的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最终确保了该井在7025米顺利完钻,比设计周期提前3.23天,创出了非常规页岩油水平井最深7025米、水平段最长3055米的纪录。
截至目前,经纬公司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已累计施工107口井,创出“一趟钻”3210米的高指标。
深地工程:精心服务有保障
5月2日,顺北10X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经纬公司测井、录井和定向技术“一条龙”服务的第23口井。
顺北10X井是一口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井。在录井施工过程中,经纬公司录井专家团队发现却尔却克组顶界提前了50米。于是,他们提前300米跟班值班,镜下观察落实每一包岩性,“捕捉”关键标志层,较设计提前147米卡准三开中完。在取芯的关键阶段,他们细化取芯措施16条,于井深8346米两次取芯,捕获含气岩芯1.18米,首次获得顺北油气田10号主断裂带第1口井岩芯实物,为该井完井测试及该区块勘探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定向施工中,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TEL200超高温仪器,精准控制每一米进尺,四趟钻高效完成定向施工任务,定向周期节约率37.59%,最高工作温度174摄氏度。
测井施工中,小到一个密封圈、销钉的确认,大到动力设备的检修保养,他们扎实做好各环节准备工作,严格进行标准化作业,加强重点环节管控,顺利完成了该井标准和综合测井施工任务,成功取得了顺北10号断裂带第一口井的测井资料。
页岩气:一体化建新功
丁页2-1HF井是西南油气分公司在綦江气田丁山区块针对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气层段部署的首口示范井。
为全力支撑钻探提速提效,经纬公司采用钻前、钻中、钻后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决策、一体化评估全方位技术支撑思路,编制测录导一体化施工方案,并成立一体化施工领导小组和现场跟踪技术保障组,优选队伍和设备投入施工。
钻探过程中,测、录、导一体化作业团队在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同时,充分发挥该公司页岩储层精细评价与轨迹优化的技术优势,通过随钻跟踪、精细对比、物探与地质结合,精准预测及时卡准目的层,并在靶点垂深提前15.08米情况下准确中靶。全井造斜段优化轨迹4次,水平段优化轨迹11次,测录井油气层解释符合率100%,优质储层钻遇率98.7%,实现长穿优质储层且轨迹较平滑,创丁山区块深井最深、页岩气井垂深最深、丁山高压区钻井周期最短,以及平均机械钻速最快等9项纪录。
2月27日,丁页2-1HF井完钻井深6180米,成为中国石化埋藏最深的一口页岩气井,日产气量55.2万立方米。(丁大雷 赵春国 单旭泽 田宏远)
江汉油田:日费制模式助力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钻进中的焦页107-1HF示范井。李占军 摄
近日,在江汉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钻井工程室,员工们正在申报焦石、红星和白涛区块5口“瘦身井”示范井工程建设项目。
“去年,我们成功实施了焦页107-1HF井‘示范井工程’,刷新白马区块页岩气井钻井周期最短等10项钻井纪录,实现钻井提速,在水平段优质储层穿行率100%。”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钻井工程部主任易争利介绍,面对老区产量逐年递减,仅依靠提速难以实现持续效益开发,“瘦身井”的成功实施为钻井降本找到了新的方向。
江汉油田联合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各方力量,优选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07-1HF井作为中国石化首批示范井,成立江汉油田“示范井工程”专家组及项目组,采用日费制模式,突出甲方引领作用,强力推进“示范井工程”高效运行。
日费制管理模式
促项目运行更高效
“日费制模式有效促进整个项目高效运行。”易争利介绍。日费制是指油公司按照约定的日费率向钻井承包商按天支付费用、成本管控风险由甲方承担的钻井承包方式,也是国外油公司普遍采用的钻井承包方式。相较目前采用的“总承包”模式,“日费制”更有利于风险管控、成本写实及工期、质量、费用控制。
为保障“示范井工程”项目有效实施,江汉油田结合焦页107-1HF示范井的地质、工艺情况,采用“2+N”日费制管理模式。其中,“2”,即钻机、录井等两项工程服务采用日费制管理;“N”,即钻井液、测井、固井、定向井与井身质量监测、钻井提速、监督服务、钻井废弃物不落地等采用大包制管理。
“‘2+N’的管理模式,发挥甲方能力优势,拿出更多精力监管钻机、录井两项工程服务,提升施工队伍工作效率,将钻井液管理交给钻井队,规避钻井液监管风险,甲乙方相互捆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施工更高效。”江汉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钻井工程部主办任启明说。
“2+N”日费制监督管理模式强化过程管理,树立时间成本概念,优化作业流程,整个钻井期间没有因等工具、短节和套管等原因造成停等,生产时效100%,充分达到提升管理水平和提效的目的。
焦页107-1HF井采用日费制管理模式,优化钻井提速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和时间成本概念,将原来焦页107平台平均周期56天以上缩短至40天以内,达到了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速降本的目的。
一体化项目管理
让生产运行更流畅
“目前二开钻进到龙马溪组3号小层下部,层位与地质预测基本相符,当前井深4345米,井斜和方位都符合设计要求,只是平均钻时比前面慢了1分钟。”2022年9月8日的生产例会上,负责定、录、导一体化运行的经纬公司相关人员汇报当天情况。
“对比一下邻井相同井深时的钻时和岩性,看工程那边怎么进行调整。”在一体化运行决策室里,江汉油田技术监督中心石油工程监督二部副主任刘军龙将本井与邻井资料拿出来,与工程监督、钻井方、录井方、导向方一起研究起来。很快,各方达成一致意见,打完7米进尺后,钻时果然提高。
江汉油田采用“自下而上+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甲方对目标井的管理责任,实现了管理程序的简化和生产作业的高效。江汉油田牵头,整合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技术力量,组建“示范井工程”项目组,下设运行、技术、实施、保障四个工作组,在施工现场集中办公,全面负责焦页107-1HF示范井的具体运行和实施。
项目组坚持“早谋划、早部署”的工作理念,细化工序与时间节点,采用一体化运行模式,排出焦页107-1HF井预计运行计划,将全井细分为48道工序,将每道工序细化到小时,并根据设定的指标安排每步作业时间,制定施工模板以提高效率,推动整体运行提速。
“一体化管理做到了随时沟通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及工作计划,针对出现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高效快速解决,将钻井时效调至最优,将等待时效降至最低,实现各工序安全无缝衔接。”江汉油田高级专家周涛介绍。
好技术好装备
让示范工程加速度
“针对焦页107-1HF井面临的钻井技术难题,我们通过方案优化、复杂预控、工具定制和技术升级,形成了‘高抗研磨PDC钻头+等壁厚大扭矩螺杆’强化参数钻井提速技术、‘定制化钻头+高性能旋导工具+大扭矩提速直螺杆’水平段钻井提速技术,优化了短起下和通井等工艺流程。”江汉油田工程院钻井工程所副所长代林介绍。
在“示范井工程”建设中,江汉油田通过优选钻机主体设备、钻具组合和提速工具,固化长水平段钻井、钻井液、固井等成熟技术,运用“激进”钻井工艺参数等,全力保障总体指标顺利完成,将焦页107-1HF井打造成白马区块“优等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井工程”技术及管理模式模板,助力涪陵页岩气田高质量开发。
为保障“示范井工程”实现预期目标,油田各部门及单位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工程技术管理部突出甲方引领作用,组织制定《江汉油田分公司“示范井工程”提速提效方案》,积极构建成熟适用、全面规范、运行高效的工程管理体系。江汉油田工程院强化技术支持,反复讨论该井钻井工程设计,确定最优参数,并与石化机械合作,研发定制化钻头、国产旋导配合钻头与大扭矩螺杆,形成白马区块钻头钻具提速新模板,研选江钻钻头钻具一体化技术服务与应用,实现了钻井提速提效新突破,形成了全井“132”提速新模板。(谢江 王 斌 杨 岩)
西南油气:聚焦产能建设重难点 树起区域标杆
示范井丁页2-1HF井钻井施工现场。肖 燕 摄
“石油工程‘四提’引导钻完井工程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目前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试验新模式、引入新技术、取得新成效。”西南油气工程技术管理部钻完井管理室主任范希连介绍。
四川盆地复杂地层、复杂油气藏,历来是石油工程的“难题库”。西南油气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聚焦产能建设重难点区域,首批实施3口示范井——中江205H井、丁页2-1HF井、新8-5H井,优化技术方案,优选施工队伍,精心组织施工,全面刷新工区工程纪录,成功树起区域标杆。
能力提升
中江气田步入“短优快”时代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是中国石化第一个投入规模立体开发的多层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其窄河道砂体如同火锅里的九曲鹅肠,细长且弯曲,砂体不连续,岩性变化快,水平段钻进轨迹需要频繁调整,严重制约钻井提速。
“和邻区金秋气田比,我们的钻井速度有很大差距。”范希连说。为了提升工程技术集成水平,获得提速新突破,中江205H井被选作“示范井”。
西南油气主导建立“一体化现场快速决策小组”,西南石油工程重庆钻井分公司承担日费制钻井施工,哈里伯顿公司负责定向和钻井液服务,西南石油工程固井分公司、经纬公司西南录井分公司各司其职,构建起“中-外”一体化合作、项目化管理、信息化决策、零等停运行的高效管理机制,为“示范井”保驾护航。
在技术提升上,他们在总结前期实践和邻区经验基础上,优化二开制井身结构,引入国外先进的钻具组合、钻井液体系和轨迹精确控制技术。在管理提升上,他们引入“时间重叠法”概念,建立以井口为中心的精细钻井计划,将作业时效分解控制到分钟,确保工序无缝衔接。在复杂控制上,他们立足现场生产、技术、安全一体化管控,根据实钻工况动态优化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和应对钻完井复杂异常,强力引领钻完井作业安全高效。
2022年10月26日,该井钻至3456米完钻,首次将川西中浅层上沙溪庙组水平开发井钻井周期控制在10天以内,较区域相近井深水平井的最短周期缩短了78.3%、最快钻速提高了208.6%,实现安全成井、革命性提速,开启中江气田钻井周期“短、优、快”时代。
技术革新
川西须家河突破提速“瓶颈”
今年1月,川西新场构造须家河组新8-5H井传来捷报:全井钻至井深5660米完钻,首次实现须二气藏水平井120天内完钻,形成关键提速工具国产化技术模板,推动难动用储量主体开发区块整体提速。
川西须家河组地层致密坚硬,埋藏深、厚度大,钻进过程中面临压力体系复杂、井壁稳定性差、钻井周期长等难题,素来都是不好碰的“硬茬”。
“示范井”就是要啃下“硬骨头”。新8-5H井是近10年西南油气首次实施的须家河组水平井开发试验井。除了面对须家河组地层带来的难题,它周边1公里范围内完钻井多达44口,还存在井眼相碰和井间干扰的风险。
“要打好示范井离不开好团队。”范希连介绍道,新8-5H井以钻机日费制为基础,优化“派驻甲方监督+前方技术团队+后方专家组”的现场管理模式,由西南油气牵头,联合西南石油工程、经纬公司、贝克休斯、国民油井等单位,靠前提供一体化支持服务,共同在施工现场实时跟踪决策,进一步强化方案设计一体化、甲乙方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生产管理一体化。
针对技术难题,他们深化地层认识,分析老井钻完井资料,优化分层提速方案:上部地层直井段,采用预弯曲钻具组合防斜快打;造斜段和水平段,采用旋转导向,应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确保高低压互层井段钻井安全。同时,他们优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强化抑制性、封堵性和高温润滑性,配合钻井提速,确保深部难钻地层提速、复杂地层安全钻进。
产能突破
綦江页岩气田见“红利”
作为西南油气部署在綦江页岩气田丁山高压区块的首口页岩气井,丁页2-1HF井率先“出征”,实践日费制管理流程,开展工程工艺优化试验,进一步评价丁山构造4300米以深页岩气资源量,为后期低成本开发建产打造“标杆”。
西南油气成立丁页2-1HF井“示范井工程”项目组,全面主导施工。与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组建监督实施组,负责生产组织、日费制管理体系运行、技术方案和措施执行、服务商管理。华东石油工程江苏钻井、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经纬公司等施工单位一体化协同作业,确保各施工环节连贯、有序。
各方联合组建施工决策组和专家支持组,优选高性能钻头、预弯曲钻具组合、白油基防塌钻井液体系,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技术,强化地质跟踪,及时修正钻具组合、钻井参数,确保达到提速目的。优选地质工程“双甜点”,采用复合体积改造工艺,实时调整压裂施工参数,严格控制安全环保风险,使油气储层得到充分改造,提高单井产能。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丁页2-1HF井以6180米完钻井深,成为中国石化最深的页岩气井,优质储层钻遇率达98.7%,钻井周期66.92天,较区域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7.6%,获日产55.2万立方米高产气流,是西南油气页岩气产量最高井,为綦江页岩气田新区稳步建产打下坚实基础。
首批“示范井工程”3口井圆满收官,西南油气乘胜追击,启动中江气田示范区建设,将引进集成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钻井提速新工艺新技术,优化组织构架、明确各方职责,集中调配和发挥各方优势,大兵团作战,打造致密气领域优质示范工程。(薛婧)
石化机械:为示范工程提供有力装备支撑
“打示范井创指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前期工作成果的积累,而每次积累的过程可能都很煎熬,并不轻松。”石化机械钻头钻具技术服务工程师万强说。
顺北83X井地处荒漠风沙区,是石化机械全井承包钻头钻具的一口预探井。钻井用户希望得到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把该井建设成标杆井、示范井。浅部地层钻进难度不大,但也不能大意。井不完钻,就要时刻待命,任何“风吹草动”,万强都随叫随到,全力做好配合支持。
石化机械自主研制的金刚石钻头和等壁厚螺杆钻具组合钻进顺北83X井一开、二开,分别实现了一趟钻、两趟钻完钻,均达到用户预期,然而钻头钻具的优势并不明显。真正的较量在三开、四开中深部地层。
针对研磨性强的地质条件,石化机械在现有钻头库中优选尖峰系列金刚石钻头,优化底部钻具组合配置,提供钻井参数支持,全力保障高破岩效率和工具安全。精心统筹的成果显著——顺北83X井完钻井深8478.83米,钻井周期较设计周期节省28.42天;三开机械钻速每小时8.48米,较设计指标提高23.62%,创顺北8号带同井段最快纪录。
2022年以来,石化机械聚焦国内上游“示范井工程”建设需求,坚持高端引领、支撑上游,以价值创造为主线,立足自主技术创新,加强联合技术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他们推进高性能油气井钻头、螺杆和井下工具,长寿命高负荷电动压裂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钻机、修井机等研发制造和应用,进一步提升“装备+工具+服务”一体化服务能力,为示范井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集团公司第一批“示范井工程”部署16口试点井,开钻15口,其中,石化机械参与13口井,服务参与率达86.67%,累计刷新指标45项。
从页岩气到页岩油勘探开发,从“井工厂”到“示范井”建设,针对压力高、排量大等工况对油气装备开发的特殊需求,石化机械加快优势产品技术升级,系列装备工具纷纷亮相山东、江苏等地页岩油井,凸显特色优势,其中提供的4台固井水泥车圆满完成花页1-1HF井生产套管固井施工,刷新江苏油田固井井深最深、套管下深最深、固井水平位移最长和水平段最长4项施工纪录。(孙海涛)
新闻会客厅
发挥“示范井工程”带动效应 助力上游稳油增气降本提效
问:什么是“示范井工程”?为什么要开展“示范井工程”建设?
■集团公司高级专家 陈天成: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把技术搞上去”“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等重要指示精神,油田事业部以稳油增气降本为主线,持续提升工程保障能力,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启动“示范井工程”建设。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钻完井工艺工具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和论证研选,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钻完井工艺技术和工具,打出一批高指标的示范井,对区域钻完井技术形成示范效应,实现示范引领、对标追赶,推动从单个指标创造向区域模板整体提速转变、从单井提速向集群提速转变,加快提升国内上游整体钻完井工艺技术水平,推动石油工程“四提”迈上新台阶,更好支撑国内上游稳油增气降本。
为做好“示范井工程”建设,油田事业部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
■集团公司高级专家 陈天成:为推动“示范井工程”落地运行,油田事业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对建设方案进行平行编制和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技术路线、确立工作目标。
一是构建完备的组织管理架构,确保工程高质量运行。为保障“示范井工程”顺利实施,油气和新能源板块党工委成立“示范井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油田事业部,办公室下设专家组和协调组。相关油气田分公司牵头组建了“示范井工程”项目组,设置运行组、技术组、施工组、保障组,发挥地区工程公司、工程院、经纬公司、石化机械、造价中心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采用“日费制”管理模式,突出“甲方主导”,合力打造“五好”示范工程。
二是精心遴选示范井井位,明确示范内容和目标。以“十四五”油气增储上产主战场和工程技术难点领域为选区范围,选取15口井作为第一批次示范井,明确示范内容和目标,优先组织实施。第一批次示范井实施完,总结固化经验和标准,再优选井位作为第二批次示范井进行实施,持续迭代提升。
三是严格新技术论证与设计审查,确保设计先进性。根据区域地质特点和工程施工难点,提出技术需求和引进依据,并组织各新技术服务方深入开展技术交流与论证,论证通过的新技术引进与应用方案以专篇的方式纳入钻完井设计一并编制。在科学客观分析对比已完成井指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示范井目标技术指标,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施工阶段,确保示范井各项技术指标真正具有先进性、示范性;钻完井设计严格执行三级审查程序,由设计编制单位初审,项目组复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终审,源头把控设计质量。
四是强化过程跟踪与技术支持,动态优化方案。建立油田部、油公司、施工单位三级“示范井一体化专家工作室”,开展集中办公,利用一体化远程信息平台,组织专家开展常态化跟踪管理,实时获取井场各项数据、监控视频,跟踪施工进度,分析实钻情况,及时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为施工现场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一旦发现设计执行不到位、风险防控不过关、措施落实不彻底,及时进行督导整改。
五是定期组织钻后评估和经验交流,及时固化经验成果。“示范井工程”项目完工后,对照 “五好”目标开展系统后评估工作,重点从技术上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固化经验成果,形成区域示范。利用“示范井双周例会”平台常态化开展经验交流,组织区域内对标追标,推广应用先进管理经验和高效钻完井技术,追赶示范井指标、缩小与示范井差距,提升区域整体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
首批“示范井工程”成效如何?在项目管理、一体化运行等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油田事业部石油工程管理室副经理 许礼儒: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一大批先进技术指标和施工新纪录。首批“示范井工程”完成井钻井周期平均较设计周期缩短22.22%,较工区最短周期缩短33.56%,页岩油气优质储层钻遇率均达到100%,其中J30-6-P2井压裂效率提高15.15%,较全区最快纪录提高23%,创38项工程施工新纪录,其中国内纪录1项、中国石化纪录5项、区块纪录32项。“示范井工程”建设初战告捷,进一步提振了“四提”信心。
在管理提升方面,实施项目化管理。“示范井工程”项目在日费制模式的基础上,强化项目化管理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以项目化管理方式深挖内部潜力、汇聚外部合力、突出甲方主导、压实各方责任,实现“示范井工程”项目精益化、规范化管理,打造提速提效提质提产的示范样板。
在组织保障方面,强化一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各参战单位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钻头工具一体化研选、钻完井液一体化优化、定测录导一体化作业、钻完井一体化实施、技术运行一体化支持,合力打造示范工程,助力石油工程“四提”取得新突破。
下一步,“示范井工程”建设工作将如何开展?
■油田事业部石油工程管理室副经理 许礼儒:接下来,聚焦“十四五”油气增储上产主战场和工程技术难点领域,油田事业部将持续加大“示范井工程”建设力度,扩大示范井选井范围,推进示范井常态化运行,实现工程技术指标提升向单井EUR(评估最终可采储量)提升转变,深化示范成果拓展应用,推动示范井变示范区,提升区域整体工程技术水平和组织运行管理能力,推动石油工程“四提”再上新台阶,助力国内上游稳油增气降本增效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