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装备工程

练就“独门绝技” 锻造“深地利器”

中国石化管具专业公司致力于打造领先的管具技术,提供完善的管具服务,助力攀登“地下珠峰”、保障能源安全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06-26 10:00

downLoad-20230628141929.jpg

胜利石油工程员工正在验收管汇。杨冬玲 摄

新闻会客厅

目前,中国石化管具业务有哪些优势?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什么?

石油工程公司首席专家 周爱照: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钻井工具和井控装备事关井下安全和油气发现,作用日益突出。

中原石油工程管具公司紧贴钻井生产需求,紧跟钻井工程外闯市场脚步,深耕西北、西南、海外市场多年,拥有丰富完善、成龙配套的技术手段和装备体系,是中国石化规模大、技术强的专业化管具技术服务公司。作为石化工程管具技术保障中心,中原管具从钻井装备质量上发力,推行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钻具自动检维修体系,实现了钻具的自动化清洗、管体漏磁探伤;严格执行企业、行业标准,严把质量检测关,优化钻具螺纹,大力探索钛合金钻杆、耐高温涂层等新工艺的研发应用,不断满足“深地工程”对技术装备日益提高的要求。

接下来,围绕“万米深井”新任务新要求,紧盯行业前沿技术,开展新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管具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将是攀登“地下珠峰”的关键一环,也是摆在管具行业面前的共同考卷。

西南石油工程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党委书记 叶顶鹏:西南石油工程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深耕市场需求,坚持走技术创新道路,将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入库、检测、分级、维修、仓储等生产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稳步推进业务整合和资源统筹集中管理等工作,不断优化配套服务体系,制定形成了适宜不同区域的技术服务保障模式;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了特殊材料管具特殊螺纹加工等多项技术突破,成功研发了105兆帕工作压差的耐高温小尺寸封隔器等井下工具,形成了油套管特殊螺纹加工配套、钻具检维修和新型耐震断抗冲蚀节流阀、远程控制防误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未来,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将牢牢把握管理、区域、技术、品牌、党建“五大优势”,以提速提效、低成本生产、服务保障为导向,聚焦“深地工程”开发新需求,加大在超高温、高酸性等恶劣条件下井下工具、钻井工具和井控仪器设备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铝合金钻杆、钛合金钻杆等特殊钻具的应用技术研究;完善管具配套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钻具、井控装备及井下工具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技术研发,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现场无人化、控制集中化的方向发展,持续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

胜利石油工程管具技术服务中心经理 马国良:胜利管具致力为油气勘探提供“尖兵利器”,积淀形成了井控装置检维修及试压、井控装置现场试压、DS-1检测等十大独有技术,培育了防喷器智能控制装置、防喷器自动拆装装置、多规格钻具等十大特色产品,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了坚强保障;拥有API Q1、API 7-1等多项资质,以及沙特阿美、美国国民油井等业务授权,具备同时满足170支井队需求的服务保障能力,能全天候提供陆地、海洋等特殊工况下的管具专业服务,还拥有井控、钻具等应急抢险专业能力。凭借独有的技术、产品、服务、资质等优势,我们可为客户提供钻具、井控、顶驱、检测等系统化管具技术服务方案,与国内外多家企业长期保持合作伙伴关系。

未来,胜利管具将聚焦“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率、增强发展动力”持续发力,积极培育高端高效的竞争优势,深耕技术进步、装备升级、资源优化、创新发展等领域,坚持稳固传统业务、做精主营业务、做强高端业务、拓展新兴业务,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业务结构、队伍结构,推进“技术+产品+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努力在管具专业化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胜利管具:重塑发展动能 市场拓展“狂飙”

旋转卡具、夹住管体、退火、淬火、回火,在钻具制造车间,整个工序一气呵成,一束束耀眼焊花飞溅,见证了一根根钢管蜕变成钻杆的过程。

蜕变的是钢管,变革的是产业。过去5年,胜利石油工程通过重组管具资源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管具业务发展新动能。

5年来,胜利管具以保障上游勘探开发为己任,累计完成钻具服务1800余万米、8000口井,提供防喷器8000余台、井控试压服务1.5万余井次,为150余口重点井保驾护航,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做优资源做大市场

从单一井口服务延伸为钻井井控、钻具租赁等一揽子业务,5年来,胜利管具东北项目全面开花,年产值翻了两番。

市场拓展离不开资源整合。2018年,胜利石油工程打破“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格局,对旗下的钻具、工具、井控、下套管等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组建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实现各类要素通盘统筹、各类资源高效流通。

西南、新疆、胜利东部、陕北等工区情况不同,甲方对钻具标准、使用年限要求也不同。胜利管具将工区分为高中低端三类,合理调拨钻具资源,实现钻具梯次化利用,发挥每一根钻具的价值。自2018年重组以来,胜利管具累计完成钻具调剂近3万根,减少投资1.5亿元。

从各自为战到握指成拳,管具技术服务中心的重组,不仅实现了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拓展了市场疆域。

南疆市场是胜利管具重点市场。由于场地限制、人员年龄偏大,专业化重组前,钻具机加工和井控工具等主营业务只能拱手让人。扩大厂房、更新装备、充沛人员……短短4年间,兵强马壮的胜利管具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拓展了兄弟单位的在疆市场,一路“狂飙”,创造了4300万元的年产值,在南疆市场上演了一部“王者归来”的传奇。

立足管具超越管具

在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井控首席专家杨利国眼里,井控试压快速增压装置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

过去,钻井试压采用的是气动泵或电动泵,排量小、自动化程度低,每次试压耗时两三天。如今,他们自主研发井控快速增压装置,排量大幅增加,效率提升70%以上,试压时间可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钻井提速显著。目前,该装置已推广应用超6000井次,创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

专业化重组以来,胜利管具确立了“立足管具、发展管具,不唯管具、超越管具”的发展思路,坚持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实施创新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瞄准产品和服务升级,胜利管具集聚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现有钻井工具和打捞业务,成立“井下医院”和“工具超市”,向下延伸产业链,助力油气增储上产。

钻具是管具技术服务中心最显著的标签,但在管具技术服务中心经理马国良看来,他们要做的从来就不是一根单纯的钻具,而是致力于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发掘客户潜在需求。

防喷器控制装置用在试油、修井、完井等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传统防喷器控制装置操作复杂,出现险情需要立刻关井时,往往需要多岗位配合,涉及人员多、操作烦琐、关井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误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痛点就是创新点。胜利管具对防喷器控制装置实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装置智能关井、一键关井和远程遥控关井,不仅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而且增强了高风险井施工的安全性。目前,新研制的防喷器智能控制装置成功应用于30余口重点井,为高风险井的开发保驾护航。

通过全面感知市场变化,胜利管具不断延链补链,培育了高附加值的探伤检测、试压、顶驱维修等技术服务,走轻资产化、技术服务路线,打造了新的效益增长极。2022年,胜利管具签订合同额6157万元,其中技术服务类3977万元,占比64.5%,比上年增长52%。(本报记者 王维东 通讯员 郑志能 杨冬玲

西南管具:科技自立自强  保障勘探开发

近期,綦页深1井、威页28平台、威页30平台等施工现场好消息频传,西南石油工程多支钻井队伍创造了20余项施工新纪录。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高质量的管具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

多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开展跨界科技交流合作,强化行业内外科技资源转化应用,有力保障超深井勘探开发。

解决“卡脖子”难题

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加快,深井、超深井、“三高”气井越来越多,钻具不仅要经受拉、压、弯、扭等复合交变应力的考验,还要承受钻井液及返排物的冲蚀和腐蚀。因此,“小接头、大水眼”“高抗扭、双密封”“防硫化”的双台肩钻具,成为应对高温高压和复杂介质等多重挑战的“深地利器”。

此前,该类型钻具特殊螺纹维修在国内属于技术空白。“问题不解决,就始终受制于人。”西南石油工程依托叶顶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专项攻关团队,聚焦数控车床起始螺纹对刀难题,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数控车床维修双台肩钻具特殊螺纹维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为钻井提速提效、酸性气田开发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凭借该技术,西南管具打响了品牌,连续多年在西北管具技术服务市场占有率与考核排名第一。

该公司还积极拓展产业链,研发形成了一整套油套管特殊螺纹的加工检测配套技术,先后取得了天钢、宝钢、常宝公司油套管特殊螺纹的加工授权,练就了业务发展的“独门绝技”,确保了在管具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

抢占研发制高点

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之本。近年来,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围绕抢占研发制高点,坚持“高位嫁接、协同创新”研发思路,积极参与特殊螺纹、节流管汇抗冲蚀等技术的研发,协同攻关核心技术,打造井下利器。

其中,该公司紧抓天然气大发展契机,成功研制出直径108毫米、承受最大工作压差105兆帕、耐高温205摄氏度的RTTS封隔器产品,并形成了核心技术体系,为研制系列高温高压测试封隔器奠定了基础,填补了超深酸性气井小尺寸测试封隔器的行业空白,为川东北、新疆顺北超深井试气和储层改造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自动智能提效率

“尽管我们已实现了诸多技术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很多领域仍亟待攻关。”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党委书记叶顶鹏认为,自动化、智能化是解决现有技术难题,进一步做精、做强、做优管具业务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该公司在研发初代钻具自动清洗装置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并推广第二代钻具自动清洗装置,进一步创新优化钻具仓储方式,简化检测、维修作业流程,单班产量提高50%,劳动强度明显降低。该装置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17万余根钻具清洗作业。

同时,该公司积极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依托激光测量、检测、切割等技术,完成了数控激光油套管筛管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筛管加工效率,并持续开展大口径管螺纹生产工艺技术、智能钻杆芯片研发,更好地为钻井提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保障。(孙 岩 刘秀云

中原管具:创新管具技术  支撑高效钻井

近年来,中原石油工程管具公司充分发挥装备技术专业优势,锚定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井控、租赁、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钻头钻具制造等全流程各环节推行一体化服务,为钻井工程提质提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产化钻头“私人定制”

在文23储9-6井二开钻进中,面对馆陶组含砾石易损坏钻头的施工难点,中原管具技术人员开展可钻性分析评价,优选布齿结构,自主个性化设计制造1952ARN型号五刀翼PDC钻头,有效避免井下故障复杂情况,助力钻井提速提效。

早在2020年,中原管具就研发出4个系列70多种规格型号的PDC钻头,初步适应中原、内蒙古等探区的地层,开启了国产化钻头“私人定制”服务模式,并陆续创下多项高指标。

“私人定制”的成功应用,得益于近年来管具公司对金刚石钻头的不懈研究。2020年,该公司建立钻头建模与数字化实验室,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研发水平,推进产品不断升级,有效助力钻井工程高效施工。

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年,我们不仅要持续完善钻具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且要将好的做法推广到井控装备管理过程中。”中原管具公司经理西佐伟说。

钻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钻具规格型号多、数量多,单根管理难度大。为此,该公司2022年2月在中原项目部建立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钻具检维修中心,实现了从钻井现场直达修复工厂的智能化管理,并于不久前实现了智能化钻具检维修装置的全部国产化。以单杆钻具的追溯管理为例,员工只需输入编码,就能实时查看钻具的生产时间、地点、生产商、使用过程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随时追溯责任。

同时,中原管具牢固树立“井控安全大于天”意识,不断优化井控装备检维修工艺,加强井控设备回厂检验,严格维修过程质量控制,做到出厂合格率100%;定期开展巡井服务,督促协助井队做好井控装置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带病”运行,实现连续36年钻井无井喷失控事故。

建立技术成果孵化基地

近日,作为中原石油工程技术革新成果孵化基地孵化的首批产品,无牙痕下套管引扣钳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以往,下套管作业全部使用普通链钳对套管进行引扣,易对套管外壁造成损坏。为提升设备性能,中原石油工程钻井工具装修首席技师崔海龙多次与一线井队沟通,利用现有工具制造出无牙痕下套管引扣钳,而技术革新成果孵化基地则显著放大了该创新的效果。

依托孵化基地,中原管具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校、高新企业的联系沟通,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中,与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新型纳米复合片,就是生产超硬增强型复合片PDC钻头的主要材料之一。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技术创新发展之路,下大力气研发钻杆井口检测系统、钻具螺纹自动检测装置、耐高温防腐涂层等新品利器,增强技术保障实力,为钻井高效施工提供管具技术强力支撑。”西佐伟说。(魏园军 于德伟


(责任编辑:蒋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