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动态

大漠深处的坚守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2-21 07:50

孔守曾

2月14日一大早,西北油田采油一厂于奇区块的茫茫戈壁上,红柳挂霜,寒气袭人,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板房前,于奇区块5-3混输站班长张昊跟担任资料员的妻子余婷婷道别后,急忙乘车赶往5-3混输站。

在于奇区块,像张昊和余婷婷这样驻守在大漠里的夫妻还有六七对,他们日夜守护着油井的安宁。

于奇区块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距离采油一厂基地有50余公里的路程,是最偏远的一个稠油开发区块。张昊负责管理的混输站共有12口油井,日产原油1800余吨。

一到岗位,张昊就忙碌起来。他一会查看压力、检查温度,一会儿落实每口井的产液、产气情况。“每隔一个小时就得录取一次资料,排查设备异常情况,每一个生产细节都要考虑到。”他说。

将所有装置检查过一遍后,他通过手机将生产数据发给负责数据汇总的余婷婷。

余婷婷是于奇区块唯一的资料员,负责15口油气井和5个集输站的资料数据汇总工作,每天录入的数据超千个。

“她是区块最忙碌的人,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每个生产数据都是手动输入。”张昊感慨道。

整天与生产数据打交道,余婷婷对每一个生产数据是否异常都很敏感,如发现参数有波动,她会第一时间与现场人员联系,就连丈夫张昊报给她的数据,有时也会遭到“质疑”。

有一次,于奇5井外输泵的进口压力比平常低0.2个兆帕,余婷婷立即打电话让张昊落实原因。原来是单井在掺稀过程中造成间断停泵,导致压力降低。随后,张昊按照程序操作,生产压力很快恢复了正常。

于奇区块地处大漠,通信信号较弱,有时为了上传资料数据,余婷婷就和值班人员开着车,带着笔记本电脑,跑十几公里寻找信号,直到完成所有数据汇总。一年365天,余婷婷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但她却乐在其中。

“不能小看这些小小的数字,它们都关系着油气的平稳生产,只要能保证生产安稳运行,我们累一点没什么。”

由于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夫妻俩连续工作已超过半年。“等同事休假回来,我们再回老家看望老人和孩子”。余婷婷说。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