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6-04 08:13
工业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绿色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未来的期许,是新型工业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石油石化企业追求转型发展的方向。
中国石化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自身工业资源优势和工业文化遗产,将工业厂区变身绿色景区,树立企业绿色洁净亮丽形象。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石化的“风景区”,感受蓬勃新气象。
(本版图文由 何 雯 柯裕清 龚良奇 李 雪 郑 瑞 提供)
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山水相依 飞鸟啾啾
▶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的前身是储存和处理炼化装置工业污水的“氧化塘”。燕山石化采用“工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湿地自然生态修复”工艺,实现了从达标排放到生态环保的有效提升。
湿地内生活着50余种珍稀鸟类,其中,黑鹳、鸳鸯、红隼分别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2年,牛口峪湿地公园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假期来到京郊牛口峪湿地公园,竟然无门票!睡莲摇曳,湖面飞鸟,还有小孩子的游乐场,有山有水的景色,溜溜达达的氛围,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某社交APP网友 KHUNNY
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梦想与创新的交汇
这里曾经叫“大厂”,现在是南京江北新区的一张新名片。
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是在“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旧址上改造建设的。永利铔厂是南化公司的前身,由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于1934年创办,是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园区设置了工业文明长廊,保留着36栋老洋房,以“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的方式对工业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时尚园区。
“大厂想当年,打卡正红时。90年前的‘远东第一大厂’,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实业救国的杰作,让中国版图上出现了‘大厂’的地名。
先进的机床,深邃的防空洞,焕新的专家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脑海中很快组合出当年的研发生产盛况,而传承至今的‘四大信条’已成为几代化工人的精神支柱。
1934文化产业园,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
——某点评网网友 力度伸
杭州小河公园:废旧油库?是工业风公园!
◀2022年10月,杭州新亮相的小河公园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杆项目之一,被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客户端、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
小河公园保留了浙江杭州石油小河油库油罐和历史建筑等标志性内容。小河油库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建立的第一座油库,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唯一临河油库。小河公园以运河文化、小河文化、油库文化为纽带,为人们讲述历史故事,因兼具岁月怀旧和时代新潮特色,成为网红打卡地标。
“我是小河油库的最后一位主任。油库就像一个中转站,供应范围辐射杭州及周边地区。如今,老油库三座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油罐被保留了下来,在加固翻新的基础上,设计师设计了几千个大小不一的孔洞,极具时尚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工业遗产被很好地保留下来,非常有意义。”
——浙江杭州石油安全环保督察组组长 钱 敏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露天矿变身“九寨沟”
▲昔日的露天大矿坑,今天的城市后花园。
露天油页岩矿是茂名石化的发源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以来,茂名石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将露天矿坑改造成生态公园,引来活水变“废坑”为“活湖”,建成国家级矿山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复绿生态林地8000多亩,还有长达20公里的马拉松跑道,成为茂名市民休闲游玩的重要场所,露天矿博物馆也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这是一个生态旅游典范,非常值得倡导和推广!”
——媒体记者代表团
镇海炼化白鹭园:“让白鹭告诉你”
▲巢中破壳幼鸟出,海边觅食亲鸟忙,云端漫看白鹭飞,塔林静观鹭鸶眠。
每年3月至9月,千只鸟儿到镇海炼化白鹭园筑巢、繁衍、哺育、生长。白鹭园,与储罐仅一路之隔,生活着37种鸟类,与池中鱼虾、园中植被、附近东海潮间带生物共同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镇海炼化自2020年起打造白鹭自然栖息地,形成核心区、拓展区与辐射区等“三区”生态,为白鹭构建更广阔的生存环境。为提升观鸟体验,镇海炼化建设了观鸟走廊、观鸟塔,设置望远镜、科普展板等。2022年上线了全国首个白鹭全景式全球慢直播平台“I-EGRET”,架设11台高清变焦且具备夜视功能的摄像机,可实现24小时无障碍直播观鸟。
近日,镇海炼化白鹭园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等国家级湿地公园,一起获评浙江省观鸟胜地。镇海炼化白鹭园成为国内第一个不在天然山水之间的观鸟胜地、第一个工业企业里的观鸟胜地、第一个展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观鸟胜地。
“你们对白鹭的用心,白鹭一定知道。白鹭的选择是很直接的,人们选择为它们绕路,它们也不会绕弯弯。白鹭在哪里筑巢繁衍,哪里就是它们的家!”
——鸟类生态学博士 张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