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7-19 08:03
丁玉萍 胡 强
去年7月,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小20岁的高明玉时,吴登亮感觉那就是年轻时的自己。性子急、脾气倔,做啥事都想尽善尽美,简直和曾经的自己一模一样。
“牛大师”是吴登亮的雅号。之所以“牛”,不仅因为他是分公司采油首席技师、中石化职工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一区生产运行中心主任,而且因为他技术也是相当“牛”,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发明专利3项,前不久还被评为中国石化特级技师,带出的徒弟个个出类拔萃。
高明玉是半年前吴登亮收的硕士研究生徒弟,初涉职场,是只青涩的“小菜鸟”。看着无数荣誉加身、工作中总是吹毛求疵的师父,高明玉憋着一股劲儿,非要干出个样子,让师父瞧瞧。
“没有效率的忙就是瞎忙!”3月初的一天,吴登亮来到6-1计转站,看着接手计量专项工作忙得晕头转向饭也顾不上吃的高明玉,吴登亮急忙提醒。
“师父,我到底哪儿错了?”看到一场辛苦换来的是全盘否定,高明玉憋红了脸问师父。
“咋,你小子还不服气?”
“不敢,但您总得给我说出个道理。”高明玉和师父较上劲。
“干事得心里有谱,事先准备比事后弥补强。”吴登亮撂下一句话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说:“昼夜温差大,又是稠油,做清水标定多注意管线堵塞问题。”
“好嘞!”高明玉嘴上回应的同时,脑子里也在琢磨着师父的话。第二天是个沙尘天,高明玉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先是梳理了一下当日工作,排了工作紧要次序,在行动前及时沟通了代运行队伍,水车、站上人员准时到位,工作开展果然顺利起来。后续几天的计量专项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高明玉心里对师父涌起一阵感激。
4月份,全厂36名新员工参加初级工理论摸底考试,高明玉的成绩只有中等水平,实践操作环节动作慢几拍不说,还出现“生料带缠反”“阀门开关方向混淆”“工具掉落”等错误,甚至还漏项。负责新员工培训的吴登亮自然不会放过他。
“就这成绩,还配当我的徒弟?”吴登亮拿着成绩单,扔在高明玉面前。
“给我一周时间,下次摸底,成绩不过90分,把我高字倒着写。”高明玉决定推迟休假时间,用拳头把胸脯捶得咚咚响,向师父保证。
“拉倒吧,我看还是休假吧。”吴登亮瞥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师父那不屑的眼神激怒了高明玉:“师父,别瞧不起人,我把话撂这儿,一天达不到您的要求,一天不休假!”
接下来,高明玉一有空闲时间就眼睛不离手机,不停地刷题,一遍、两遍、三遍;实训基地,更换法兰垫片、倒翼检查油嘴、测量抽油机平衡率等操作项目,一次、两次、三次……常常错过饭点,甚至挑灯夜战。
一周后,又一次摸底考试,高明玉理论+操作总分94分,成绩名列第一。看着众人难以置信的神情,再看看师父欣慰的笑容,高明玉这才反应过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原来自己被师父“套路”了。被“套路”的高明玉感叹师父“老谋深算”的同时,也幸福地体味着师父的“良苦用心”。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