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08-07 08:48
●名 称:
华东油气泰州采油厂草舍现场巡检班
●坐 标:
江苏省东台市草舍村
●荣 誉:
连续两届被集团公司评为“金牌采油班站”
●秘 诀:
在创新中提速、在创新中发展
□耿 捷 文/图
截至7月31日,华东油气首个页岩油无人值守处理站已安全运行191天,累计处理页岩油2.07万吨、常规油1.15万吨。一个停用8年的小站“起死回生”,让人不由得对华东油气泰州采油厂草舍现场巡检班刮目相看。
草舍现场巡检班地处江苏省东台市草舍村,有员工39名,管理着3个城市14个油区的236口油水井和9口页岩油井。2021~2023年,巡检班原油年产量累计上升10%,连续两届被集团公司评为“金牌采油班站”。
说到将停用8年的小站改造成首个页岩油无人值守处理站,草舍现场巡检班党支部书记金华说:“一个单位必须在创新中提速、在创新中发展。这次改造就是对班站创新能力最好的考验。”
为做好基础工作,改造小组找出地下管线图,逐点开挖检测,并运用十字吊装法巧妙吊离罐顶已全部锈蚀的罐体;为确保设备数据准确,校正了50多个数据,并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设计预警值和报警参数值。改造完成一半时,占地5.6亩的场地被各类管线、旧设备占了一大半。
“最后一次调试正值最冷的三九天,又遇上下雨,为防止试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家驻守在现场一直忙到深夜。”改造小组组长张龙强回忆。
“广山中转站(常规油)无人值守平稳运行一年多,现在页岩油也实现无人值守。这是草舍人创新改造的又一成功案例。相信草舍这棵‘老树’还会开出更加夺目的花朵。”金华说。
草舍油田开发于1979年,是华东油气最早发现的油田之一,也是苏北盆地最大的二氧化碳注气受效区。为保障油井既受效又提效,巡检班成立防腐提效项目攻关小组,从药剂使用、提升材料防腐性能等方面入手开展攻关,部分油井免修期延长了100多天。
为顺应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草舍油田、台南油田、张家垛油田的油水井全部纳入草舍现场巡检班管理,如何保障几百口油水井及集输管网安全运行?
巡检班以草中平台为试点,组织开展本质安全研究,为40余台抽油机的旋转部位加装护罩,又针对抽油机皮带打滑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引进皮带张紧轮并进行改造,实现了安全和节能“双受效”。
解决了地面的安全风险,他们又将目光瞄向河道里的集输管线。草舍至洲城16.7公里的集输管线跨越两座城市,经过河道29处、穿越点44处。为避免原油泄漏,他们为管道加装防护套管,又对装置传感器进行改造升级,水下集输管道实现了“无人化监控”。
2022年,一直开采常规油的巡检班开始生产页岩油。他们针对页岩油井投产初期液量大、液温高、气油比高等特点,研究出“页岩油自喷井液量标定方法”,解决了页岩油井液量标定准确率的问题;针对页岩油井单管集输压力高,制定了“起点井加药量大、中间井次之、末端井降低加药浓度甚至不加药”的制度。
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难题,巡检班全员参与创新改造,凭借这把金钥匙,该班站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7个,安全目视化管理、“六个三”工作法等管理经验也在多家单位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