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11-27 08:07
谢 江 曹 骏 杨延红
近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投入使用首批50吨智能油管。智能油管的每一个接箍中,都嵌入一颗纽扣电池大小的芯片。员工使用特制的手操器扫描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快速读取生产厂家、下井次数、作业用途等信息。这批智能油管的应用,也标志着江汉采油厂在油管的使用和管理上迈入信息智能化时代。
“5分钟就完成了管材录入工作。”江汉采油厂管杆检修站管理组班长李国富利用手操器扫描油管芯片,迅速完成了录入工作。
据悉,江汉采油厂目前有油井1000多口,在用油管数十万根,油管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油井免修期。为进一步提高油管管理效率,延长油管生命周期,江汉采油厂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智能油管新技术,依托信息化给每根油管建立档案,让每根油管都有了“身份证”。
“过去员工想掌握油管信息,得先与施工单位对接,再询问运管车司机,最后手动记录,不仅效率低,而且信息可能不准。”管杆检修站站长陈林介绍。
智能油管的到来让这一切悄然发生改变。通过配套建立的智能油管管理系统,员工可以随时更新芯片中油管使用过程、油管下井次数等信息。
在安排油水井压裂、冲砂等措施作业时,员工可以通过系统查阅油管相关信息,优化作业设计。“当油管管壁变薄无法再修复使用时,系统就会注明将其转为待报废油管,真正做到分级管理。”管杆检修站副站长杨涛说。
依托智能油管管理系统,江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还可以精准统计一段时间内油管发生的偏磨、穿孔、腐蚀等情况,分析油藏状况和作业效果,让作业井管理更加精细化。
下一步,江汉采油厂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在横向上实时分析各区块的油管、井下工具的使用情况和失效原因,优选管柱组合和工艺技术措施,在纵向上掌握每一口井、每一个深度、每一个层位的油管使用情况,针对性优化成本投入,不断延长油水井免修期,助力老油田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