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11-29 07:51
单旭泽 魏俊滔 文/图
初冬,南疆大漠气温降至零下。
在于深2井井场,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新疆录井部SL206队录井队长徐明和队员们正在进行取芯作业,脸上溅着油污和泥点,一身汗、两手油,干得热气腾腾。
“能吃苦、敢担当,技术叫得响。”这是同事眼中的徐明,他带的队伍士气高,现场标准、质量过硬,是项目部最放心、最省心的录井队之一。驻疆16年来,徐明辗转戈壁、奋战沙漠、鏖战沟壑……他将“胜利录井”的脚步,留在了祖国西北版图的一个个钻塔下,干出了一口口标杆井。
“拼命”——既然选择录井,就要把它干好
2009年元旦,刚入职胜利地质录井公司不久,徐明登上火车,一路西行,来到新疆。从此,他如一棵胡杨树,在大漠扎下根来。
徐明学技术很拼,跟着师傅学到了理论和实操,也学到了敬业和担当。从采集工、综合录井工逐步成长为地质技术员、录井队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记录着他努力的过程。
“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最优。”这是徐明对自己的要求。这句话杵在那,像人生路上的一个地标。
2018年生产繁忙期,由于骨干空缺,徐明临危受命,肩负起录井队长兼地质工程师的重任,负责重点评价井TK157井的综合录井项目。
“岗位是兼职的,但责任不能兼职。”第一次担任这么重要的两个岗位,徐明深感肩上担子重,干工作更拼了。他积极熟悉区域地层特点,编写的取芯措施方案翔实可靠,获甲方监督一致认可。
夏天的大漠里,汗水是最直观的感官体验。井筒取芯、岩芯搬运、清洗、整理、描述……徐明和队员们的工衣很快就湿透了,每一滴汗水落在地上,都是热烈的、充满力量的。
录井施工如打仗,节奏一轮压着一轮,容不得片刻休息。
最终,徐明率队完成主力油层“穿鞋戴帽”密闭取芯任务,累计取芯6回次,完成取芯进尺37.09米,芯长34.76米,平均收获率93.72%,原始资料及完井报告获甲方双优秀业绩评定。
“担当”——干好每一口井,让胜利录井享誉大漠
“我们的录井工作,必须精准再精准。”在施工中,徐明是出了名的严格、精细,任何一点小错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样的责任担当、精细作风,一直渗透在徐明的工作中。
去年9月,徐明和队员们在塔河油田的一口井施工。为确保精准施工,他们仔细对照原地质工程设计。
该井是一口开窗侧钻斜井,为避开原井酸压后沟通的裂缝带,设计要求轨迹到垂深6620米处水平位移必须大于120米。徐明在剖面图上仔细查看,根据最新情况调整设计,推算垂深6620米处水平位移不到70米,与原设计要求出入比较大,具体位移达不到设计要求。徐明立即汇报,项目部连夜与甲方沟通,重新调整轨迹的建议得到了认可,确保了该井正常安全施工。
清洁的施工现场、规范整齐的资料台账、有序的物品摆放,徐明带队干的每一口井都给甲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出的“自制荧光系列对比应用”“完井资料模块化整理”等多项建议,为录井现场高标准施工打造了样板工程,成为同行争相学习的标杆。
“愧疚”——许过很多愿望,每个愿望里都是他们
在外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个个日夜在奔忙中飞逝跋涉。对于在外漂泊录井人来说,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似乎并不是一道选择题。
28岁的综合录井工阿吉鹏才来队上不久,发现徐明下班后,常常看着手机里的女儿照片,就好奇地问:“咱们成天在沙漠里,怎么平衡工作与家人的关系?”
“没有平衡,只有取舍。”徐明的回答简短又干脆。一年365天,他在西部坚守300多天。如今,车马邮件都快,唯独离愁未曾减少。
和妻女视频,看看她们的笑脸,是徐明工作闲暇的快乐。在艰辛与忙碌的缝隙中,他擅长打开生活的糖纸,感受隐藏的幸福。
驻疆16年,徐明累计施工20余口井,每一口都是标杆井,受甲方通报表扬20余次,他带领的录井队多次被评为西北油田优胜录井队、金牌作业队及钻完井承包商井控安全先进集体。徐明获得了“设备管理先进个人”“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但徐明知道,这一切,只因有家里父母妻女的全力支持。
父母妻女过生日,他在井上;结婚纪念日,他在搬迁现场;春节、中秋,他在率队出发的征途中……结婚快11年了,陪妻子的时光屈指可数;女儿10岁了,徐明错过了10个生日。
但在他的心中——许过很多愿望,每个愿望里都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