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石化杂志

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将加大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4年第12期 时间:2024-12-06 11:07

侯晖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高级经济师

石油市场基本面将脱离连续三年的供需紧平衡或基本平衡,转为过剩,油价下行压力较大;全球货币与财政政策进入宽松周期,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大。若无重大事件冲击,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5~75美元/桶,全年价格在60~85美元/桶范围宽幅震荡。

2024年,地缘面与基本面交替主导市场,以色列和伊朗两轮本土互袭短暂推高油价,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中国石油需求明显低于预期两个因素抑制了油价,“欧佩克+”延续减产政策托底油价,国际油价先涨后跌,价格运行区间下移,全年布伦特均价80美元/桶,比2023年均价82美元/桶下跌2.7%。

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并面临美国再度开启贸易战导致的下行风险,石油需求增量仍偏低,非欧佩克国家继续大幅增产导致供应过剩,“欧佩克+”产量政策将对油市基本面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考虑到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关系的方向、地缘局势的变化、金融环境的波动,2025年若无重大事件冲击,预计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5~75美元/桶,全年价格在60~85美元/桶范围宽幅震荡。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降速,贸易战增添下行压力

202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2%,与2024年基本持平。经济低增长,叠加新能源汽车、LNG替代继续加快,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90万~100万桶/日,达到1.04亿桶/日,低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前120万~130万桶/日的年均增量。特朗普曾表示,他上任后将对所有美国进口的商品增加10%至20%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幅度可能达60%。根据美国2023年进口数据计算,若关税政策落地,则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将升至27%,远超其第一任期2018年关税税率的3%。尽管我们分析上述关税政策难以全面落地,但税率提高也将拖累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进一步疲软。

发达国家石油需求面临达峰,中国、印度、中东地区为增量主体。美国引领的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预计2025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新能源汽车和LNG重卡替代的超预期发展抑制了中国石油需求增长,2023年中国成品油需求基本达峰,2024年成品油终端需求下降1.6%左右,2025年由于新炼厂投产和国内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显现,预计中国石油表观需求有望增长10万~20万桶/日;印度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由于其石油需求总量仅550万~600万桶/日,其20万桶/日左右的增量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整体上看,中国、印度、中东地区合计占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70%以上。

美洲石油产量继续大幅增加,全球石油供应充足

全球石油供应增长超过需求增长。在“欧佩克+”不增产或少增产的情景下,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190万桶/日,达到1.048亿桶/日。其中,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加约160万桶/日,达到7180万桶/日。供应增量将挤占“欧佩克+”产量空间。从历年供应占比情况看,非欧佩克产量占比持续增加,已从2010年的64%增长至2025年的69%。分地区看,石油供应增长主要来自美洲地区,其中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分别占总增长的25%、16%、7%和7%。

美国继续引领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2024年美国石油产量增量约60万桶/日,预计2025年仍增加40万~50万桶/日。特朗普竞选时已表示将降低税收,鼓励钻探和生产更多能源。近日,特朗普提名石油大亨克里斯·赖特出任能源部长,并将设立国家能源委员会来推动美国的能源生产,委员会主席由北达科他州(美国第三大石油主产州)州长道格·伯格姆担任,该委员会将通过减少烦琐手续、加强私营部门对经济各领域的投资,以及通过专注于创新来确保美国继续处于能源主导地位。同时,近一年美国油气行业并购热潮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随着页岩油多年的开采,优质高效储量大幅减少,而大公司信用好、融资成本低、规模化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协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凸显。2023年埃克森美孚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雪佛龙公司收购赫斯,西方石油收购Crown Rock。今年以来,切萨皮克并购西南能源,阿帕奇石油并购卡隆石油等,都有利于美国原油稳定增产。但考虑到国际油价运行区间下移,能源转型下,大中型公司仍将遵守资本纪律和提高股东回报放在首位,总体看2025年美国石油产量增量趋于放缓。

2024年巴西各大石油公司建设的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产能上线接近30万桶/日,产量增加约10万桶/日,预计2025年再建设产能80万桶/日。扣除陆上油田产量下降部分后,预计巴西石油供应增加20万桶/日左右。

美国收紧制裁,将为“欧佩克+”增产带来机遇

2025年,特朗普将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收紧对其石油出口制裁,具体影响程度有待观察。根据美国反核伊朗联盟(UANI)油轮跟踪数据显示,2024年伊朗原油和凝析油出口量约160万桶/日,而在2018年美国制裁伊朗豁免到期后,2019年6月至12月,出口量平均仅50万桶/日。特朗普的高级顾问表示,特朗普就任后将迅速采取行动以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并将目标对准处理伊朗石油的外国港口和贸易商。

“影子船队”的显著扩张导致欧美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FGE)预计美国收紧制裁导致伊朗石油贸易量大幅减少的可能性较小,减量估计为50万桶/日左右。

“欧佩克+”剩余产能高位抑制油价上涨,产量政策对油价仍有重要影响。特朗普赢得大选后,沙特王储第一时间向其祝贺并表示有兴趣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这为原油市场带来了诸多可能。从供需趋势看,2025年全球油市面临供应过剩风险的影响,“欧佩克+”难以增产。但如果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制裁,将为“欧佩克+”减产国增产提供了空间,但增产时间与总量尚有不确定性。

美联储降息幅度和节奏不确定性大,对油价利好有限

2025年美联储基准利率将延续2024降息步伐继续回落,但受特朗普政策影响,降息幅度与节奏不确定性较大。目前,大多数投行预计美联储或在2025年放缓降息步伐,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暂停降息。巴克莱将美联储在2025年的降息次数从之前预测的3次降为2次,每次25个基点;高盛预测美联储在2025年3月之前的每次会议上都将降息25个基点,然后在2025年6月和9月进行最后的降息;野村证券将2025年美联储的降息次数从4次调整至1次。美联储降息预期放缓,侧面反映了对未来经济及石油需求的改善预期弱化,对市场情绪的利好也将大打折扣。从金融市场历次波动看,VIX恐慌指数的飙涨通常会引发大宗商品交易资金流出,原油价格下跌。总体上看,2025年美联储仍将渐进式降息,但整体金融市场的波动将加大,也将造成油价的宽幅震荡。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地缘溢价有望回落。石油市场基本面脱离连续三年的供需紧平衡或基本平衡转为过剩,油价下行压力较大,全球货币与财政政策进入宽松周期,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大。

可以从不同情景具体分析研判。在高情景的情况下,地缘紧张局势加剧、区域冲突爆发影响石油供应,布伦特原油均价将在75美元/桶以上;在基准情景情况下,地缘形势趋于缓和,美国引发的贸易战及对伊朗制裁影响有限,“欧佩克+”较好地平衡了市场供应,布伦特均价将在65至75美元/桶;在低情景情况下,已有地区冲突达成停火协议且无新的区域冲突出现,“欧佩克+”增产,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大幅下行,布伦特均价将在65美元/桶以下。

( 责任编辑:宋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