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4-12-11 08:10
● 问 题
油气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井下工具故障、油管杆磨损等问题,需要通过修井作业来解决。作业内容中,抬放油管是操作最烦琐、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项。一口油井的油管有100~300根,作业人员要将油管一根根抬放到油管排管架上,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 创新点
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河南油田首席技师郭亮,带领团队于2022年研制出可折叠的自动油管举升装置;2023年,通过设置液压机械千斤支腿,将举升装置的底座升级为可调式,使其适用井场的范围更广;2024年,升级装置的液压旋转机械爪,实现从只能抓取73毫米和88.9毫米的油管到抓取所有型号的油管,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
● 效 果
自动油管举升装置应用后,每百根油管的抬放时间由28分钟降低至12分钟。截至今年11月底,该装置应用132井次、抬放油管105720根次,单井抬放油管平均作业工期较人工缩短21.4天。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俱云娟
12月4日,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双T9-148修井作业现场,自动油管举升装置用它灵活的机械臂,准确地将油管运送到了油管排管架上。
“应用这个装置后,修井作业的施工效率提高了两倍多。”河南油田油服中心经理刘胤说。
自动油管举升装置的诞生要回溯到2017年5月。针对作业过程中人工抬放油管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油服中心专门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当时,其他油田已存在油管举升装置,但是相对笨重且拆装不方便,搬迁效率低。攻关小组就把研制灵活、安全、便于拆装、操作简单的油管举升装置作为攻关方向。考虑到井场面积有限,他们根据智能手机电路板的集成原理,采用撬装式底座,将管线接头、固定支腿等部件焊接在型钢上,连接为一个整体,既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稳定性,又无须再次组装,方便搬迁。
设计好底座后,猫道(运输油管的轨道)的设计又出现了“梗阻”。
下油管时,修井设备要先将地面排管架上处于水平状态的油管放在猫道上,逐步提起,变垂直状态后,再下入井筒内。起油管时,设备要将井筒内垂直状态的油管提出,放在猫道上,变为水平状态后,再摆放在地面排管架上。可是,要让一根10米长的油管平放,猫道也至少得有10米长。这么长的东西,运送起来很不方便。攻关小组又从折叠手机上找到灵感,将猫道设计成可折叠的,这样便于运输和存放。
底座和猫道设计成功后,装置的动力来源问题又随之而来。若采用电驱,装置在没有电源的注水井就无法作业了。于是,攻关小组改造自动修井机的动力源,将举升装置 “连”到修井机的液压管线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自动油管举升装置自2022年研制成功后,在2023年和2024年先后经过两次改进升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截至今年11月底,该装置应用132井次、抬放油管105720根次,单井抬放油管平均作业工期较人工缩短21.4天。
在2023年集团公司QC成果评比中,该成果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