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编者按

美国关税政策或引发全球“蝴蝶效应”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2-14 08:02

2月1日,美国宣布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类商品征收10%关税;此外,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不过,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缓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实施时间推迟到3月4日。目前来看,美国此举或将对全球经济和石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可能扰乱全球石油供需和贸易格局,推动油价和运费上涨,并出现新一轮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进程。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联合石化 龚凯军 任 娜 石宝明 提供

新一轮关税政策的戏剧性反转

2月1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推出一系列关税行政令,主要包括:对加拿大除能源外所有商品征收25%关税,对加拿大能源商品征收10%关税,如果加拿大采取加征关税等报复性反制行动,将进一步增加关税税率和扩大征税范围;对墨西哥所有商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关税政策2月4日凌晨开始生效,对2月1日前装船或最后一程在途货物,按规定向海关申请认证通过可豁免。关税取消条件为非法移民和毒品危机被美国总统确认解除。

对于美国单方面违反《美加墨贸易协定》、限制商品流通和贸易的行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将在2月4日开始同步对美国价值300亿加元(约合1527.84亿元人民币)的商品征收25%关税,并在21日后再对1250亿加元商品征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准备启动B计划,实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不过,加征关税一事近期有所反转。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缓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实施时间推迟到3月4日。并发布声明表示,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应与国务卿、司法部部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总统国土安全助理协商,继续评估美国北部边境的局势。如果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危机恶化,且加拿大政府未能采取足够措施缓解这些危机,特朗普将采取必要措施应对局势,可能继续加征关税。

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关税政策相关国家的石油贸易现状

美国:70%原油和40%油品进口将面临关税冲击

页岩革命以来,美国原油产量快速攀升,对外依存度逐步下降,完成了从主要石油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由于美国炼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特朗普1月20日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和东部地区,设计初期以加工中重质进口原油为主,原油品质调节的灵活性欠佳,而美国自产页岩油主要是轻质甜油,仍需进口重质原油掺炼。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24年1~11月,美国进口加拿大原油405万桶/日,进口墨西哥原油47万桶/日,占全美原油进口量(659万桶/日)的70%;美国进口加拿大油品57万桶/日,进口墨西哥油品17万桶/日,占全美油品进口量(184万桶/日)的40%。

如果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石油分别征收10%和25%的关税,这两个国家原油出口至美国的成本将分别增加约8美元/桶和20美元/桶,油种竞争力或大打折扣,可能促使雪佛龙、瓦莱罗、菲利普斯66等美国主要炼油商寻求南美、中东及西非重油作为替代资源。

根据航运咨询机构Kpler的数据,近年来,全球海运重质原油贸易量约400万桶/日,除了墨西哥约50万桶/日的重油出口量和加拿大通过跨山管道西向海运出口重油约40万桶/日,全球剩余不受关税影响的海运重油贸易量有310万桶/日左右,并不足以弥补美国失去加拿大和墨西哥资源导致的452万桶/日的重油缺口。此外,根据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的调查,美国炼厂当前轻质原油加工能力接近上限,基本没有增加自产轻油减少进口重油加工的调节空间。

因此,对美国而言,短期内如果增加南美、中东、西非等区域的重质原油进口量,并适当增加高性价比中质原油进口量,将推高原油进口成本,压缩炼厂利润,并部分传导至终端市场,推升成品油和其他油品价格。如果加拿大原油继续通过管道出口至美国中西部地区,或将部分关税成本传导至美国进口商,也将推高其石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与此同时,部分竞争力不强的炼厂或将选择关停止损,原油加工量可能总体下滑。有机构预测,美国炼厂开工率将下降10%左右。此外,约73万桶/日的油品进口将受关税影响缺失,加之炼厂加工量如果减少约150万桶/日(10%),预计有超过220万桶/日的美国油品进出口流向将重新调整。

加拿大:90%原油和绝大部分油品出口将受影响

加拿大原油生产和加工消费地区基本集中在南部与美国相邻的边境地区,其中原油生产、加工和出口以中南部的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为主,东部安大略省主要靠过境美国输送原油、加工和出口。根据加拿大能源局(CER)的数据,2024年6~11月,加拿大原油出口量为424万桶/日,其中382万桶/日出口至美国,占总出口量的90%,剩余42万桶/日则通过海运出口至其他国家。

海运出口方面,加拿大2024年5月完成跨山管道扩建项目,将设计输送量提高到89万桶/日,相应港口Vancouver的原油出口量提高至40万桶/日,而东部两大传统港口Whiffen Head和Point Tupper的出口量合计约30万桶/日。根据咨询机构阿格斯的数据,扩建前,跨山管道约30万桶/日的输送能力主要供应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炼油产能为5.5万桶/日的Burnaby炼厂,以及美国华盛顿州北部总炼油产能为60.5万桶/日的Ferndale、Cherry Point和Anacortes炼厂。

关税政策一旦实施,跨山管道或将原油满负荷输送至加拿大西海岸,除了供应Burnaby炼厂,其余全部用于海运出口,相应港口码头设施也将快速完善,出口能力将达到85万桶/日左右。对加拿大东部出口的原油而言,因为大多通过过境美国管道从中部输送,约30万桶/日的海运出口原油也将受到关税政策影响。

加拿大出口油品主要是柴油、汽油和燃料油。2024年1~11月,加拿大柴油出口量为18万桶/日,其中13万桶/日出口至美国;汽油出口量为13万桶/日,燃料油出口量为3万桶/日,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加拿大大部分油品出口或将受到冲击。

如果美国加征关税,短期内可能导致加拿大90%的原油和绝大部分的油品出口受到冲击,进而使得加拿大原油库存上涨、原油产量下降,并大幅收紧全球原油供应。中长期来看,随着加拿大大选临近,加征关税将给其政治、经济、贸易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而能源作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出口商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加拿大可能有缴纳关税继续折价出售的动力,历史上加拿大原油也有过较WTI原油贴水超40美元/桶的交易纪录。如果事态朝着美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方向演进,特朗普下一步可能提高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关税,或导致加拿大原油因出口价格跌破生产商盈亏平衡点而停产,并停止出口美国。此外,如果加拿大供应缺失,全球供应将大幅收紧,油价将在欧佩克+释放剩余产能前急剧攀升,不符合特朗普降低美国汽油价格的承诺,所以贸易摩擦升级前两国仍将反复权衡。

墨西哥:原油和油品出口流向全面调整

根据Kpler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4年,墨西哥出口至美国的原油为47万桶/日,出口油品为13万桶/日,全部通过海运出口。此外,2024年,墨西哥从美国进口油品62万桶/日,占墨西哥油品总进口量的93%。

如果美国加征25%关税的政策开始实施,将促使墨西哥原油和油品出口流向转移,原油出口将转移至中国和印度等亚太国家,油品出口将以近距离的加勒比海和拉美地区为主,预计出口量不会受到影响。

近期,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提出了将原油全部留在国内炼制的目标。虽然目标实现难度大、时间跨度长,但近年来墨西哥炼油扩能、原油出口下降已是不争事实,未来或将沿此方向继续发展。

关税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

全球经济:重创北美经济,加速逆全球化进程

市场普遍认为,本轮关税措施的推出基本意味着特朗普2.0时代的贸易摩擦开始出现。根据相关国家的贸易数据,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占其GDP的3%,进口则占其GDP的7%;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19%,进口则占其GDP的21%;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29%,进口则占其GDP的30%。经济学家预测,本轮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将削弱美国经济0.86%,削弱加拿大经济4.76%,削弱墨西哥经济4.5%,在重创北美经济的同时,或将重塑地区供应链。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此外,特朗普近期还宣称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将对油气等部分商品进口普遍加征关税,并将加快推动其实施。关税作为特朗普2.0时代的重要工具,或将全球主要经济体悉数隔离在美国贸易圈外,加速美国脱钩和制造业回流计划,重启世界经济逆全球化进程。高盛预测,如果美国对全球普遍征收10%关税,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国际油价:短期内或受支撑,放大波动风险

如果美国关税政策实施,短期内,加拿大出口商可能部分减少出口以抵制关税,并采取减产等方式来平衡库存,美国部分炼油商将加大南美、中东等重质原油进口力度,市场整体可能呈供应紧缺态势,国际油价或受支撑。

不过,近期美国关税政策“高举低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暂缓一个月执行,美加墨关税战进入反复权衡阶段,关税危机的推迟暂时缓解了石油市场的供应担忧,但后续仍需关注美加墨的谈判进展。特朗普还表示,将在2月18日重新审议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问题。

如果美国与加拿大政府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加拿大出口商折价并缴纳10%关税后出口仍有利可图,可能继续维持对美国的出口,市场将维持现有平衡。此外,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对加拿大的能源关税,使得加拿大原油出口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停止管道出口,全球供应缺失部分将通过欧佩克+释放限制产能来补充。因此,关税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国际油价将有上涨动力,并呈现高波动性特征,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季度多数时段将在71~83美元/桶波动。如果加拿大原油出口大幅下降,或美国加大对伊朗、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国际油价可能冲破88美元/桶;如果加拿大管道原油流向影响不大,关税政策对经济和需求的抑制将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油价可能下探67美元/桶。中长期来看,石油市场潜在供应能力充足,在消化关税影响后将重新找到平衡,上半年油价或将高于下半年。

石油贸易:重油贴水受支撑,轻重质原油价差收窄或倒挂

美国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将是美国炼厂加大对南美和中东重质原油的采购力度,推升该区域的重油贴水。与此同时,墨西哥和加拿大西海岸的重油初期可能降价出售,吸引传统亚太重油买家转向采购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油。如果加拿大原油出口量下降,由于全球重油资源有限,亚太炼厂原料轻质化调整速度有滞后,可能导致全球重油贴水集体攀升,并带动中质原油贴水跟随上涨。

轻质原油可能因美国炼厂降量而增加出口或补充国内战略储备,影响相对有限,总体上将导致轻重质原油价差收窄,部分时段或出现倒挂现象。此外,供应紧张将导致现货市场近端收紧,或强化基准油月差结构,拉宽期现货价差。与此同时,提高美国进口原油成本将直接推高WTI价格,或导致WTI与布伦特原油价差阶段性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加拿大管道原油恢复出口或欧佩克+增产平抑市场,现货市场也将重新找到平衡。

油轮市场:需求和航程增加将收紧运输市场

如果美国按计划一个月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将显著改变北美石油贸易流向。首先,加拿大原油无法通过管道出口至美国,将主要通过跨山管道在西海岸装船出口到亚太地区,增加航运贸易量和运输距离。其次,墨西哥原油出口流向需要全部从美国转移至亚太或欧洲,油品出口也将转移至加勒比海和南美,都将增加相应航程,推升运费。

船型方面,美国墨西哥湾和加拿大跨山管道出口均以阿芙拉型船(Aframax)等小船为主,或出现小船运费上涨,并逐步传导至大船的情况。此外,航运需求叠加俄罗斯和伊朗燃料油出口受制裁风险攀升,近期燃料油市场将大幅走强。

油品市场:有望支撑汽油裂解价差走强

如果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政策开始实施,美国原油进口成本抬升或导致部分炼厂停工,汽油产量下降。与此同时,加拿大汽油出口将因关税增加而减少,美洲汽油供应缺口可能扩大,跨区套利窗口或将打开。

近年来,欧洲柴油车转汽油车趋势比较明显,欧洲地区汽油富余度不高,或导致新加坡汽油向西流入美洲,抽紧区内汽油资源供应,支撑汽油裂解价差走强。柴油方面,因为美国炼厂柴油收率不高,缺口相对较小,影响或将小于汽油。

美国加征关税是“双刃剑”

●罗佐县

近期,加征关税成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特朗普还警告欧盟,如果不进口更多美国商品改善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其也将在美国加征关税之列。特朗普希望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振兴美国制造业、吸引更多海外资本回流,但这一做法引起包括其盟友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不满,美国国内也有诸多反对声音。

多年来,基于自由贸易的经济全球化充分发挥了各国在自然资源、科技与管理、产业方面的要素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使得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均能参与国际分工、共同发展。自由贸易拓宽了市场边界,丰富了产品需求,为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财富,加征关税则人为制造了贸易壁垒,是对经济全球化说“不”。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大范围挑起关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杀伤力更大。21世纪以来,全球先后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疫情的冲击,影响深远且破坏力强,之后经济恢复非常艰难,可以说世界经济发展的元气至今还没有系统恢复。在此艰难时刻,各国应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但特朗普却树立了小院高墙,使得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加征关税是“双刃剑”,美国亦有风险。作为全球产业分工的一部分,美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也使本国人民享受到了福利,汽车、煤炭、油气、农产品出口本就是拉动美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地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输往美国,使其一度成为购物天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进入美国消费,为美国经济作贡献,美国人民的生活成本也因商品丰富而显著下降。这一点特朗普非常清楚,他撰文认为,加征关税会增加本国人民的生活成本,但同时表示,美国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收入提高了,这些问题都会解决,但事实未必如此。

美国也需要商业伙伴,离不开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人类已步入物质需求丰富的时代,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更是如此。特朗普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使美国在商品生产方面“包打天下”,不可能把所有产业链都建在美国并实现全部商品自给自足。美国加征关税,如果商业伙伴采取对等报复,贸易壁垒会越来越高,经济增长会越发艰难,人民收入增长也没有保障。在全球经济交往过程中,各国互惠互利是正常现象。然而,当美国看到其他国家与自己差距缩小,不愿失去主导地位,所以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

加征关税会导致大量输美产品成本增长,而这些产品对美国市场又是刚需,进口产品成本增长势必导致产品售价提升,进一步引发通胀风险。鉴于通胀风险和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做法,国际社会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是赌上了美国国运。面对通胀,理论上的化解手段之一是增加大宗商品供应以降低价格,继而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切入点在大宗商品原材料。如果国内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美国吸引产业回流显然是不利的。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