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EIA被欧佩克“除名”欧佩克与西方能源机构分歧加剧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2-28 09:08

本报讯 欧佩克官网近期发布了第58次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的会议通报,其中一条信息引起各方广泛关注。通报称,经欧佩克秘书处全面分析,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用Kpler、OilX和ESAI取代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作为评估欧佩克+原油产量及合规性的次要信息源。通报未说明欧佩克将美国能源信息署从次要信息源清单中除名的原因。

长期以来,为准确跟踪监测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产量,并确认其是否符合欧佩克+的产量限额要求,欧佩克一直采用一套严谨复杂的统计机制。该机制不仅收集欧佩克+成员国的官方原油产量数据,而且从若干第三方机构收集数据进行综合比对、交叉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欧佩克+成员国是主要信息源,第三方机构是次要信息源。

美国能源信息署是美国联邦政府下设的统计机构,隶属于美国能源部,一直是全球能源信息数据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机构之一。虽然欧佩克与美国能源信息署长期进行数据交流合作,但关系也相当复杂。美国页岩油与欧佩克原油存在竞争关系,美国也一直反对欧佩克和欧佩克+搞限产稳价。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报告通常被视为美国政府政策的延伸。在首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曾多次要求欧佩克增产,以推动国际油价下降。而近期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又再次呼吁欧佩克向国际市场释放更多原油。去年12月,欧佩克+决定延长限产时间,并将提升产量的计划推迟至2025年4月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欧佩克宣布不再将美国能源信息署作为次要信息源,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值得注意的是,欧佩克早在2022年就不再将国际能源署(IEA)作为次要信息源。此前,国际能源署曾预测,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峰值,欧佩克对此予以批驳,称这种说法“非常危险”,将冲击全球能源安全。随着此次美国能源信息署被“除名”,欧佩克与西方能源机构的分歧呈加剧趋势。(李 吉)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