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境外经营

中国石化国际舞台上的“女主角”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3-07 08:51

2025年3月8日是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在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中,一位位女员工在自己的领域舞台上不断进取,演奏好“能源大合唱”。不论是在几内亚湾海上平台,还是非洲草原上的施工现场,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做能源事业的践行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多元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中国石化国际合作舞台上的“女主角”,也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熠熠闪光。

独当一面的“沙漠珍珠”

●孙垂胜 张煜琳

3月初的中东海湾,春意已悄然萌生。上午八点,国工科威特分公司的科籍人力资源主管露珍打开电脑梳理当日的工作。行政管理部副经理朱铁夫对她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赞不绝口:“露珍的学习能力很强,刚到岗一个月就能熟练掌握各项流程,我们科威特籍的女员工也可以顶起‘半边天’。”

此前,露珍就读于中东美国大学,主修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的她曾在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等企业工作。2023年11月,露珍加入中国石化,继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我曾去过中国香港,中国的文化深深吸引着我。加入中国团队后,我也在努力学习中文,期待能了解到更多的中华文化。”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心情,露珍笑着说。

如今,她在人力资源团队负责薪酬核算、合同管理等工作。“她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熟练运用管理操作系统,并与甲方流畅对接,认真勤奋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印度籍人力资源经理萨利赫对露珍的工作十分认可。而露珍也说:“中国石化工作氛围好,公司注重员工成长,让我在事业上收获了很多经验,也结识了并肩前行的伙伴。”

在中国石化,露珍也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中国同事们很友善,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有活力,给予我很多帮助和支持。”在公司举办的文化活动中,露珍领略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这是我第一次用毛笔体验中国书法,就像沙漠中的风掠过沙丘那般优雅灵动,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神秘。”

露珍的丈夫是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工程师,两人常就钻井现场的人力资源配置展开交流。“他会用工程思维帮我优化培训流程设计,我也为他团队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支招。在中国石化的经历使我更加自信,在职场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和我的家庭感到幸福与自豪。”露珍说,“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长期工作并发展自身的平台,期待未来我的生活更美好,也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够在科威特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乌干达有位“中国通”

●杨 森 张紫娟 何雨轩

3月初的乌干达,雨季即将来临,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乌干达项目部的办公室内,人事助理、乌干达籍女员工苏礼雅正忙着确认面试邀约、对接员工情况。

今年25岁的苏礼雅毕业于南非罗德斯大学孔子学院,很早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她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6级,还多次作为志愿者参与中非文化交流活动。2024年1月,苏礼雅走出校园,加入中国石化。她回忆道:“在学校时,我就知道中国石化是全球著名的能源企业,在非洲建设过许多高品质的油气田工程。相信这里会成为我实现职业梦想的舞台。”

从校园到职场,年轻的苏礼雅也经历过一段适应期。“那时,面对密集的手机消息和邮件提醒时常手忙脚乱,但是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

现在的苏礼雅已成为连接项目部和属地员工的桥梁,她会用乌干达语耐心解读劳动合同条款,也能用流利的汉语与中方员工沟通。“我更喜欢大家叫我的中文名字——苏礼雅。‘礼’来自《礼记》,雅来自《诗经》‘风、雅、颂’。”双重文化背景让她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这个理念用在促进中乌员工交流时特别奏效。”

2024年上半年,随着南部现场作业面铺开,工作量陡增,但许多当地员工未能理解中方管理措施。苏礼雅第一时间帮助人事经理简化和完善了申报流程,制作了电子版指引手册并发至所有乌籍主管邮箱,同时走遍各施工点进行面对面的讲解。

沟通中,苏礼雅结合当地实际,形象地将中国的“未雨绸缪”理念比喻成“在雨季前修补茅草屋顶”。生动的解释和耐心的讲解让当地员工很快接受了中方管理人员强调的“事前沟通”,也促进了团队的和谐稳定。项目焊接工程师郝子玉感慨道:“当地主管们愿意主动配合,苏礼雅的调解功不可没。”

多才多艺的苏礼雅还是项目部的“百灵鸟”。蛇年春节,苏礼雅作为主持人和歌手参与了项目部的春节联欢活动。舞台上,她身着山纹刺绣马面裙,用中文演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得到场下中外员工的阵阵喝彩。

谈及入职这一年的成长与收获,苏礼雅眼中闪烁着光芒:“很荣幸能帮助当地同事了解中国文化、融入团队。未来我将不断提升业务和管理能力,努力把中乌合作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以热爱坚守初心

●张大龙

3月初,巴西里约天气晴朗、温度宜人。集团公司中南美代表处办公室内,行政管理员王欣正忙中有序地梳理各项资料。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王欣远赴南美,到江汉油田哥伦比亚钻修井项目担任西语翻译和业务主办,在基层井队一干就是三年。圣湖能源甲方监督胡里奥·蒙特内哥罗被她爱岗敬业的精神打动,主动提出当她的专业老师。回忆起那段时光,王欣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场条件艰苦,但感觉很充实,因为在做自己热爱的事。”

三年后,王欣被调往江汉油田哥伦比亚项目部工作,她扎实的现场经历和语言能力在市场开拓、合同谈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她的语言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独当一面的优秀员工,毕业后在南美工作的七年成为了王欣职业生涯难忘的经历。

2017年,江汉石油工程国际合作公司业务调整,公司考虑到王欣海外经验丰富,调她回国负责海外项目物资管理。在岗位上,她建立了境内外采购物资价格库和境外供应资源信息库,为工作的准确性和预见性提供了数据支撑,连续四年被评为“物资管理先进个人”。

在国内工作时,王欣依然注重对语言及南美市场的学习。看到中南美代表处的招聘信息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希望发挥自己专业能力、语言特长和国内外工作经验的复合优势,最终通过层层筛选,2024年8月再次来到南美。

面对新挑战,王欣分类汇总资料,梳理工作线条,用最短时间全面熟悉了行政管理工作。她还认真学习英国NVQ行政管理职业标准体系,通过内部流程标准化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她的努力得到副总代表刘卫民的肯定:“王欣工作积极主动、海外经验丰富,能够很快融入新环境,提升了整体协作水平。”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担任重要行政岗位的“南美通”,王欣用努力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三次大考。“每一项挑战都是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初心,勇敢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王欣笑着说。

海上安全的护航人

●蔡晨佳

国勘喀麦隆公司安全与环境主管玛蒂达·姆博梅仍然清晰地记得初次登抵海上平台的场景。那是2010年雨季的几内亚湾,年轻的玛蒂达兴奋地登上了总控平台,尽管脚下几十米就是大西洋的滚滚波涛,身旁的巨型机器隆隆作响,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她却不觉紧张,反而感到十分新奇。

当时还是HSSE保障与体系协调员的她未曾设想,乘直升机往返陆上基地与海上平台开展安全核查与流程评估,将成为此后15年间的家常便饭,而自己也在挑战和磨砺中成长为业务骨干。在海上平台采油现场作业的高压环境下,玛蒂达带领团队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环保措施,多年来未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件,并助力公司实现710万工时无损失工时伤害(LTI)的重要里程碑。

初入公司时,玛蒂达负责管理事故与核查系统、协调安全培训。同事们评价她认真负责、注重细节,项目安全总监张灵军也说:“玛蒂达的学习能力和自驱力很强,总有一股向前冲、不服输的劲儿。”

2024年底,喀麦隆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国勘公司作为作业者开展的首次海上全油田停产大修。玛蒂达负责审核海工计划和高风险作业等HSSE系统文件,并监督现场人员的海上出行。她与几百名同事通力合作、并肩作战,确保了停产大修顺利完工,复产时间比计划提前了24小时。

玛蒂达对前辈们心怀感激,也通过“导师带徒”将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新生力量。“她极富同理心,带我迅速融入公司、提升技能。”陆上安全分析师福雷迪·萨普福称赞道,在玛蒂达的指导下,他已从新手成长为项目青年骨干。

本职工作以外,玛蒂达还加入中国小组,并牵头组织了文化月活动,身着中国服饰向当地同事介绍中国文化。“这些精美的服装、有趣的习俗都深深吸引着我。”玛蒂达说,“在中国石化的十五年是我珍贵的财富,公司对卓越的追求、对安全的重视、对员工发展的投入,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精打细算的财务巾帼

●任中一 王苏浩

“数据准确!”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胡沛宁终于完成项目财务模型测算数据的核对工作,她长舒一口气,抬起头,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厂区的灯也亮了起来。

这是胡沛宁常驻海外的第六年,也是她从事国际化财务工作的第十年,还是她在海外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作为海投公司的一名境外财务工作者,她凭借深厚的专业技能和对工作的热忱执着,与同事们一起为项目顺利运行而努力。

“财务管理是项目运营的重要保障,容不得丝毫松懈。”胡沛宁深知,财务工作既需要饱满的热情,也离不开严谨的作风。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办公室,跟进资金情况、对接重要事项。当地同事玛丽亚说:“Peining总是乐于分享并支持他人,专业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

回忆起刚到项目的第一个月, 面临业务和工作模式的转变,面对纷杂的财务报表和项目文件,胡沛宁与同事加班加点,逐一理顺数据逻辑、整合报表公式,在咖啡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个深夜。一个月后,她更显清瘦,但拿出的数据报表让外方的财务管理人员连连称赞。

胡沛宁不仅岗位上尽职尽责,还积极地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国文化。2025年恰逢首个非遗版春节,她精心准备了中国特色礼物送给当地同事,并向他们介绍春节的习俗和意义。她的热情和真诚让外籍同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信任。

“妈妈,你今天吃饺子了吗?”视频里传来女儿稚嫩的问候。国内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时候,远在异国的胡沛宁却不能陪伴家人左右,而是通过视频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在家人眼里,她不仅是兢兢业业的财务骨干,也是细心温柔的母亲、体贴孝顺的女儿。

多年财务工作,让胡沛宁练就“抽丝剥茧”的耐心和“火眼金睛”的真功。她用自尊赢得尊重,用自信迎接挑战,为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展示了海外财务精英的风采和力量。

用热忱实现自我价值

●王 媛

身材娇小却气场强大,是大家对黄鹤的第一印象。日常工作中,她总是活力十足、充满干劲。

2020年4月,已在风控领域深耕20余年的黄鹤加入联合石化冠德公司,负责合规管治相关业务。四年后,作为联席公司秘书及风控部资深经理的她被评为联合石化年度明星员工。“帮助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就是合规管治工作最重要的价值。”黄鹤认真地说。

作为一名“70后”,黄鹤是典型的“终身学习者”。刚到香港工作时,已毕业多年的她利用闲暇时间在香港理工大学进修,以优异成绩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最近我也在学习国内法律体系,只有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才能高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黄鹤笑着说。冠德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海风也对她赞不绝口:“黄鹤责任心强,对每一项工作都积极、主动、有担当。”

除了在职场上尽心尽力,黄鹤还热心社会公益、乐于帮助他人。在2023年底香港代表处牵头组织的“至美有你”活动中,她作为义工队伍的一员带领香港当地学童赴老人院看望孤寡老人。看着老少欢聚一堂、气氛融洽的场景,黄鹤也被这样的喜悦所感染:“能带给老人们快乐的回忆,为孩子们种下尊老敬老的种子,我感到十分荣幸。”

日常生活中,黄鹤也十分关注生态环境,经常参加驻港单位开展的清洁沙滩公益活动。“很多沙滩并不平坦,大家在崎岖的礁石间穿行,有时为了捡起一个小垃圾要费很大力气,还会碰见大块碎玻璃。”黄鹤回忆道,“但作为香港人有义务和责任守护好这片沙滩,我们的努力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在年轻同事眼里,身为行业前辈的黄鹤工作中经常与大家交流分享。她常说:“看到自己的努力为公司规避了风险、收获每天的成长是一种幸福,帮助他人也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希望保持一颗年轻而热忱的心,继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关注“她”力量 助力她成长

中国石化报社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共进》双语期刊等平台,结合各类节日节点向海外受众展示女性员工在岗位上的风采,讲述中国石化在海外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世界各地的女性在不同领域获得成长的动人故事。2025年国际妇女节之际,邀请您共同感受中国石化在世界各地关注女性权益、赋能女性成长的闪光时刻。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