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3期 时间:2025-03-12 14:10
王能全
※中美能源贸易已有较长时间,但从重要性看,2017年可以视为中美能源贸易元年,高度的不稳定性是中美能源贸易的最显著特征
※与原油相比,中美之间的油品贸易开展时间更早,中国2004年就从美国进口油品,2009年后数量逐渐增大,并且持续稳定地增加,超过原油,成为中美能源贸易的大头
※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的数量为963.97万吨,进口来源国中仅排名第十一位,占比低至1.74%;进口液化天然气415.84万吨,排名第五位,占比为5.43%;进口煤炭1213万吨,排名第五位,占比仅为2.2%。因此,对中国来说,来源于美国出口能源的受限,不会对能源供应和安全造成多大的实质性影响
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中方发布反制措施,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公告明确: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公告附件);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美方宣布在原10%加征关税基础上对中国有关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中方迅速反制,果断出台了关税及一系列非关税反制措施。美国近年来多次挑起对华加征关税,这给本就高度不稳定的中美能源贸易带来更大不确定性,也从不同层面影响国际能源市场。
高度不稳定的中美能源贸易
中美能源贸易已有较长时间,但从重要性看,2017年可以视为中美能源贸易元年。高度的不稳定性,是中美能源贸易的最显著特征。
(一)中美原油贸易开展虽晚但增长迅速
2016年1月,美国解除了延续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2月,中美两国即开始了原油贸易。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数据,按年统计,2016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油的数量为797.8万桶(约合109.29万吨),2017年为8073.2万桶,2018年增长到8427.4万桶,2019年下降到4999.7万桶,2020年大幅增加到1.76亿桶,2021年下降到9336.5万桶,2022年下降到7910.2万桶,2023年又增长到1.67亿桶(约合2293.77万吨),2024年1至11月合计为7723.2万桶(约合1057.97吨)。
(二)中美油品贸易较为稳定且是能源贸易的大头
与原油相比,中美之间的油品贸易开展时间更早,早在2004年,中国就从美国进口油品,2009年后数量逐渐增大,并且持续稳定地增加。按年统计,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油品数量为411.2万桶(约合56.32万吨),2009年大幅增长到1595.4万桶,2017年增长到8246.2万桶,2021年增长到1.37亿桶,2023年又增长到1.95亿桶,2024年1至11月合计为2.09亿桶(约合2864万吨)。
与原油、液化天然气相比,中美油品贸易较稳定,自2004年1月1日以来,虽然数据上有起伏但一直正常,没有发生如同原油、液化天然气那样的中断,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原油,成为中美能源贸易的大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油品中,主要包括乙烷在内的烃类气体液,是用于生产烯烃等产品的原料。
(三)中美两国的液化天然气贸易非常不稳定
中美之间的液化天然气贸易,始于2016年7月,当年7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有交易量。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间,最为正常和稳定,每月都有交易量;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间,又完全停止;此后,又恢复正常,截至2024年11月,除2020年6月、2022年1月和2022年5月三个月外,每个月都有交易。
按年统计,2016年以来,2019年是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最少的一年,仅为68.51亿立方英尺(约合1.94亿立方米),而2021年是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高达4533.04亿立方英尺(约合128.29亿立方米)。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数量合计为2061.74亿立方英尺(约合58.35亿立方米)。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从2016年2月至2024年11月,中国是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第七大目的地,累计出口数量为13617亿立方英尺(约合385.36亿立方米),占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的6%。
(四)中美两国的煤炭贸易持续时间长但数量有限且高度波动
多年来,我国与美国保持一定的煤炭贸易,主要是从美国进口少量的冶金煤。
2012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煤炭的数量为1005.5万短吨(约合912.19万吨),2015年下降到仅为22.99万短吨,2017年增长到331.65万短吨,当年我国是美国第十大煤炭出口目的地国,占美国煤炭出口总量的3.42%。201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煤炭为251.89万短吨,2019年下降到130.47万短吨,2021年增长到近年来的最高峰,为1244.68万短吨(约合1129.17万吨)。2023年,又下降到663.65万短吨,2024年1月至9月为874.74万短吨(约合793.56万吨)。
本轮中美能源关税政策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有限
第二任期的特朗普,正在兑现其竞选期间有关关税的承诺,将贸易战烧向了全世界,中美贸易摩擦,尤其是能源关税政策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中美双方的影响都不会很大,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也非常有限。
(一)对华加征关税仅是特朗普全球贸易战的一小部分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的关税;对所有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从价税。
2月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新关税,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此外,2月7日,特朗普表示,计划宣布对等关税措施,适用于所有国家。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特朗普对钢铝及对等关税将涉及欧盟、印度、越南、巴西等国,也可能会涉及日本,基本上波及与美国有贸易关系的所有国家。
(二)中美加征能源关税对两国的影响都将十分有限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为55342万吨,成品油进口总量为4823.3万吨(成品油出口总量为5813.7万吨,当年中国成品油净出口量为990.4万吨),天然气进口总量为13169.2万吨(其中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为7665万吨),煤炭进口总量为54269.7万吨,均为世界第一。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的数量为963.97万吨,进口来源国中仅排名第十一位,占比低至1.74%;进口液化天然气415.84万吨,排名第五位,占比为5.43%;进口煤炭1213万吨,排名第五位,占比仅为2.2%。因此,对中国来说,来源于美国出口能源的受限,不会对能源供应和安全造成大的实质性影响。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和美国能源部的数据,以2024年11月为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仅占当月美国原油出口总量的4.5%,油品占9.3%,液化天然气仅占3%;2024年7~9月,中国进口美国的煤炭,也仅占当季美国煤炭出口总量的13.46%。因此,从美国方面来说,即便向中国出口的能源商品全部中止,也不太会对美国能源生产和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中,不包括从美国进口能源中数量最大的成品油。
(三)中美加征能源关税不会对国际能源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不同于中国,加拿大与美国互为最大的能源进出口国,美国与墨西哥的能源贸易数量也较大,都大大高于我国。自2月1日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尤其是对进口加拿大能源资源加征10%关税后,虽然延后执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1月31日的76.76美元/每桶下降到2月7日的74.66美元/每桶,国际石油价格不涨反降,国际石油价格未受本轮贸易摩擦的冲击,反映的是当前国际石油市场宽松的供需现实。
美国发起的本轮贸易冲突,最大的影响可能是一定范围将改变全球的能源贸易流向。其中,已有市场参与者考虑将原流向美国的加拿大原油等资源,转向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其他市场,墨西哥也在考虑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油,取代美国原油。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油绝大部分是轻质原油,市场适用范围广,绝大部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都没有目的港限制,我国实施的对美能源资源加征进口关税,也会将原本出口到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转流向其他地区,我国也会从其他来源增加进口,取代美国的能源资源。
此外,鉴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是大宗的全球贸易商品,国际能源贸易流向的改变,将有利于世界范围的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运输市场,部分航线的油轮运费已较大幅度地上涨。
作者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能源问题研究独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