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3-19 09:27
阅读提示
广西紫京这艘现代服务业的商业航母,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锚定航向,将“紫京标准”铸成北部湾的味觉地标。近年来,在深耕北部湾市场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40多个项目遍布全国8省14市,其中,行业外市场份额占50%以上,2024年营收2.04亿元,是北部湾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口碑最佳的生活后勤服务商。
●企业名片
广西紫京全称江苏紫京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广西北部湾钦州市,是江苏油田紫京公司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分公司。拥有国家一级物业服务资质、五叶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资质、国家一级园林绿化服务资质,通过ISO四项管理体系认证。经营范围涵盖餐饮服务及物业管理、消防技术服务、酒店管理、单位后勤管理、会议及展览服务等,是一家以餐饮物业为主、商贸为辅、多元补充的专业化综合性后勤服务公司。
□本报记者 刘继宝/文
通讯员 孙玉燕 王 芳/图
19年前,4位江苏紫京人跨越山海扎根广西北部湾,以炊烟为笔书写品质篇章。如今,这粒创业火种已燎原成覆盖8省14市的商业绿洲——2024年,广西紫京以2.04亿元营收续写传奇,稳踞北部湾生活后勤服务商头把交椅。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其逆市5%的业绩增长,演绎了一部现代服务业进化启示录。
永续创新的舌尖革命
——品牌生长的年轮里,创新是永不褪色的基因密码。紫京以制度化创新机制构建味觉护城河,让菜品研发成为持续激活品牌生命力的永动机,在舌尖竞技场上书写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进化法则
后厨里,锅铲的碰撞声正在演奏创新交响曲。在每月一次的“庖丁争锋”赛事中,来自广西紫京各个项目的厨师以食材为兵刃,展开味觉对决。那些征服食客的创新菜品,不仅会登上“紫京星厨榜”,而且会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紫京所有项目点同步绽放。
钦州盛港项目的土耳其烤肉配彩虹时蔬,正是这种创新机制的结晶。该项目服务对象90%以上是年轻人,对菜品要求比较挑剔。他们针对年轻人的饮食特点,不断推出创新菜肴,“土耳其烤肉”就是其中之一,这道菜一推出来,立即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每道创新菜都像蒲公英种子。”分管餐饮的分公司副总经理冯越每天实时监控创新菜的销售数据,“哪个创新菜品在钦州项目销量提升了,几天后就会出现在防城港、北海等其他项目的餐台。”
连续三届创新美食大赛更将研发实力推向高潮。2024年钦州赛事现场,70道创意珍馐令政商嘉宾折服,标准化生产与艺术化呈现的完美融合,不仅为北部湾餐饮业树立了新标杆,而且见证了这个企业用制度化的创新引擎,将“味觉保鲜期”无限延长。
毫米级管控的哲学思维
——品牌高度的基石,往往深埋在毫厘之间的执着。紫京将烹饪艺术解构为可复制的工业参数,用500多页标准手册搭建起品质穹顶,证明真正的品牌硬度源自对细节的偏执式坚守
烹饪对于厨师并不陌生,但是水平却千差万别。就拿烧菜来说,时间长短、火候大小、调味选择,不同的厨师门道不同。紫京餐饮服务有严格的企业标准,他们汇编一套500多道菜的标准化菜谱及制作秘籍,每道菜的原材料搭配比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都翔实列出。从食材采购到烹饪过程,紫京都有流程与标准。五花肉用哪个部位炒菜、清蒸鱼在宰杀多久之内进蒸柜、辣子鸡切多大块、蔬菜必须盐水浸泡多久……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本图文并茂厚达500多页的手册,是紫京人用19年光阴书写的味觉密码。
一次,一名员工在洗青菜时没有按照标准用盐水浸泡,被发现后不仅经济上受到处罚,而且在大会上作检查。这种近乎严苛的标准执行,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是紫京的生存智慧。紫京用行动证明:标准不是墙上的装饰,而是流动在组织血液中的DNA。
广西餐饮协会专家说,紫京餐饮将“紫京标准”具象为500余道菜的量化指标,从五花肉部位选择到蔬菜浸泡时长,构建起毫米级操作体系,这背后是对“味觉工程学”的深刻理解。美食的魔法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创新,而在于把每个0.1%的变量都转化为确定值。正如分子料理理论揭示的,当温度、时间、配比被精确控制,平凡食材也能升华为艺术品。
当企业将每个细节都视为战略支点、把每项标准都当作品牌契约,就能在舌尖上构筑起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这不仅是餐饮业的生存法则,而且是所有服务型企业的进化方向。
服务美学里的真心方程式
——品牌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超越商业契约的情感共振。紫京将服务升格为人文关怀的艺术,用“超预期”的真心解出服务最优解,在客户心中打下不可替代的价值烙印
在广西紫京人的服务辞典里,“超预期”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身怀六甲的餐饮部经理杨晓霞带领团队创造出“四维供餐法”:凌晨4时的备餐动线优化、午间配送的热力图追踪、深夜厨房的逆向消杀流程……当700份餐盒精准送达抗疫指挥部时,盒盖上凝结的不仅是蒸汽,更是服务者滚烫的诚意。
问及广西紫京为什么能稳居北部湾市场,并将市场拓展到8省14市,总经理屈慧讲述了一名保洁员的故事。她叫张梅芬, 是国投钦电项目物业部的一名女工。有一次超级台风袭击北部湾,国投钦电受损严重,张梅芬认真清理办公楼各个房间。下班时间到了,她依然忙碌着,甲方工作人员看她很辛苦,劝她第二天再干,她笑笑说:“把办公室清理干净,明天你们就能正常办公了。”那天,她一直干到晚上9时,等收拾完最后一间办公室,她的腰肌伤了,腰疼得直不起来。这次台风不仅让国投钦电受损,张梅芬家的房屋也被掀了顶,但她首先想到的是服务甲方。
张梅芬跪地擦拭办公室积水的画面,被甲方永久收进企业精神馆藏。这位普通保洁员用腰伤换来的窗明几净,恰是紫京服务美学的生动注脚——在北部湾,人们记住的不只是标准化的餐食,更是暴雨中坚守的身影、节日里特制的家宴,乃至员工培训时反复打磨的45度鞠躬弧度。
从创新基因的持续突变,到标准体系的迭代进化,再到服务真心的永恒方程式,紫京人用十九载光阴证明:在餐饮服务的星辰大海中,唯有将匠人之心注入工业化体系、让冰冷标准承载人文温度,方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价值。当北部湾的晨雾中又飘起紫京早餐的香气,人们看到的不仅是2.04亿元营收的数字神话,更是一个石化服务品牌走向卓越的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