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美国“关税龙卷风”席卷全球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4-11 09:19

编者按

4月2日,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至此,从特朗普二进白宫即掀起的关税阴云已全面铺开,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全球股市4月7日重演“黑色星期一”,国际油价也出现波动,截至4月9日,WTI价格为62.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65.48美元/桶。我国第一时间宣布了反制措施,其他同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国家也纷纷表态。一意孤行的特朗普任意挥舞“关税大棒”,将美国推向全球对立面,失道者寡助,这场全球关税风波最终走向如何,且拭目以待。

美国发布史上最激进关税政策

●胡 迪

近日,美国针对全球范围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政策靴子落地,被称为史上最激进的关税政策。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美股累计跌超10%,国际油价累计下跌超10美元/桶,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随之上涨。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和需求带来了打击,市场信心低迷也给油价带来了较大下行压力,但政策实施仍有不确定性,油价仍面临较大波动风险。

美国全面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国家征收最低10%起的关税税率,于4月5日凌晨生效;并对与美国存在最大贸易不平衡的60个国家征收更高关税,于4月9日凌晨生效。根据白宫文件,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税率为34%、欧盟为20%、越南为46%、日本为24%、韩国为25%、印度为26%。其中,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是在20%的基础上加征,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总关税税率累计达54%,远超市场预期。此外,美墨加关税协定下的商品关税豁免将继续,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关税仍维持在25%。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但仍保留了10%的基准关税。这意味着,“对等关税”仅生效13个小时后,特朗普关税政策即发生变化。

自特朗普上台后,已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对所有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加征累计达20%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部分产品加征25%关税。此次“对等关税”政策将覆盖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国,而不是限于十几个贸易逆差严重的国家,并且征收的产品类别更广泛,排名靠前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所受影响更大。特朗普表示,“对等关税”不是完全对等的,美国将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收取综合税率大约一半的费用,并强调对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协议持开放态度。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敦促贸易伙伴不要采取保护措施,并表示只要对方不反制,目前的税率将是最高水平。

面对广泛的关税措施,日前欧盟已通过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第一轮反制措施,以应对美国对欧盟进口钢铝关税,预计第二轮反制关税将于5月15日开始。加拿大财政部表示,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措施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零时1分生效。

4月4日,中国接连发布多条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且不予减免,于4月10日起执行;4月10日前已装载启运且在5月13日进口的不受影响。此外,商务部发布公告,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对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3家美国企业禽肉输华资质。

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将对华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25%,中美贸易摩擦显著升温。

4月10日,就美方宣布对中方加征125%关税的问题,外交部、商务部发言人严正表态。

美国国际贸易和关税现状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以约3.3万亿美元的商品进口额稳居全球最大商品进口国宝座,占全球进口总额的13%。2024年,美国总贸易逆差约9178亿美元,为1960年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2022年的9448亿美元;其中,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超过1.2万亿美元,美国从前十大贸易逆差经济体的进口额占美国商品进口总额的80%。1976年~2024年,美国已连续49年面临贸易逆差。

此外,根据WTO公布的2023年最惠国关税税率,印度、韩国、越南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均超过5%,中国为3%,欧盟为2.7%,美国仅为2.2%。此外,欧盟、英国、巴西等征收的增值税率均超过20%、中国为13%、美国为零。本次美国针对不同国家“对等关税”税率与美国对该国贸易赤字/进口总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美国“对等关税”旨在通过加征关税每年筹集7000亿美元收入以缩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创造更多就业;增加谈判筹码,迫使其他经济体在关税、非关税壁垒、对美投资等问题上让步。

“对等关税”政策的相关影响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如果关税政策完全落地并持续实施,美国将面临严重的滞胀风险,经济衰退概率显著提升。一方面,关税有望增加美国政府税收,但成本相应转嫁至消费者和企业,导致私人部门资金回笼政府部门,抑制社会消费投资;另一方面,关税叠加未来可能的贸易战将推高物价水平,加剧美国通胀上升的风险。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机构纷纷上调美国经济衰退预期。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5%;摩根大通预计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0%。

全球贸易遭受冲击。从全球来看,“对等关税”违背了公平发展原则,当前发展中国家对美国平均关税远高于美国,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关税强行“对等”将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空间。此外,本次“对等关税”政策严重破坏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将对全球经济、全球供应链、全球贸易路线产生巨大冲击。彭博社预计,关税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如果贸易战持续一年,全球GDP损失将高达7%。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短期来看,“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对抗升级,消息面引发的恐慌情绪导致市场过度反应,由于关税政策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不排除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的可能;长期来看,特朗普仍有较大概率通过谈判或利益交换的方式随时调整关税政策,后续关税政策落地情况仍有待观察,但考虑到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下滑,欧佩克+超预期增产叠加非欧佩克国家产量稳步增加,石油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加大。

(作者单位:联合石化)

中国政府关于反对 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美国有关做法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罔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无视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崇尚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美国应顺应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停止以关税为武器对华经贸打压,停止损害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世界决不会也不应该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以邻为壑的经济霸凌终将反噬自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责任。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国际上的事情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美国加征关税严重扰乱国际经济正常秩序

●罗佐县

特朗普入主白宫后一直迷恋关税经济学,钟情于加征关税的制裁手段,执政之初便处处挥舞关税大棒,扬言要对多国实施关税制裁,当然多国也给予了相关回击和反制。在反复的拉锯战、舆论发酵及层层加码后,特朗普近期抛出了指向全球的“对等关税”政策。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疲弱的形势下,美国加征关税严重扰乱了国际经济正常秩序,招致骂声一片。“对等关税”税率出台后,美国财政部部长呼吁各国不要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进行关税反制,但多数国家似乎并不买账,反制已是箭在弦上,欧盟、加拿大等纷纷表态将反制到底。世界范围内的关税贸易战一旦打响,经济灰暗之日恐将来临。而对美国而言,关税加征的副作用同样明显。

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根据美国劳工部、全美零售联合会、美联储的数据,2017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前国家整体CPI指数为2.1%,关税加征后的2020年增至2.4%;同一时期,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指数由1.9%增至3.3%;美国家庭年均关税支出由450美元增至1200美元。特朗普再次执政后,或许出于对上一任期关税政策效果不满意的考虑,关税加征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征的关税大部分由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因此关税加征带来的通胀效应非常明显。高盛预计,今年底,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将为3.5%,显著高于此前预测的2.8%和美联储2%的目标,届时美国失业率将升至4.5%。

加征关税政策在制造业回流方面的效果未必能及预期。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近乎停滞,2018年~202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增加1.2%,远低于其“数百万岗位回归”的豪言壮语,关税政策并未奏效。从2020年后的情况看,美国制造业虽有回流,但行业差异化明显,其中半导体、新能源等高技术制造业回流较快,如2024年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芯片工厂、特斯拉得克萨斯州工厂、宁德时代与福特合资电池厂落地等,但纺织、家具等中低端制造业受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企业更倾向于墨西哥、东南亚的近岸外包业务。不过,即便有了墨西哥和东南亚产品供应,美国要想实现中国制造业产品完全替代,难度还是较大的。此外,从技术层面看,制造业产能区域转移成本很高,不少企业因供应链重构成本过高往往放弃回流。

过犹不及,关税加征是双刃剑,过度的关税加征可能导致美国供应链局部中断。“对等关税”的矛头指向全球,将产生系统性甚至灾难性的后果。此次“对等关税”税率叠加之前拜登时期的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提升美国关税水平。过去几年,虽然美国一直加征关税,但其不愿看到也想不到的是,美国对中国、欧盟等国家或区域的贸易逆差反而越来越大,这说明美国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美国虽然希望通过关税政策促使制造业回流,但仍需要时间,或许到特朗普卸任也未必能实现,且美国不可能在本土悉数重建所有高中低端制造业产业链,这一点在实践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税率高到一定程度、超出美国及相关国家的经济承载力后,他国对美国市场也就不再心存幻想,关税也就不起作用了。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其国内产业供应链断供及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脱钩,继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外媒视点

•美国CNBC        

因担忧特朗普全球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美国WTI价格下跌超过3%。摩根大通警告称,近期生效的关税可能使美国及全球经济年内陷入衰退,并将今年衰退概率从40%上调至60%。

•英国《卫报》

关税政策公布后24小时内,国际油价因需求担忧而下跌。专家指出,新关税可能加剧通胀,抬高从汽油到日常商品的价格。

•英国路透社

中美快速增长的石化原料贸易可能成为两国经贸摩擦的主要受害者。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955亿美元,能源产品占美国对华出口的10%。但过去十年,中国对美国液化石油气(LPG)和乙烷的进口激增,形成双向依赖:中国石化行业依赖美国供应,美国生产商依赖中国市场。

•英国BBC

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3日报道称,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将对美国关税采取“有目的、有力度的”报复措施,现行关税已影响数百万人,计划与各省协调反制方案。加拿大商会警告称,贸易战将冲击全球经济。

•美国《纽约时报》

关税战的最大赢家是中国,因其在实体技术领域的突破使美国制裁工具逐渐失效。

•法国《世界报》

中国加大了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批评力度,美国侵犯了所有国家的合法权利。

•德国《柏林晨报》

特朗普的关税非但未遏制中国,反而激发其技术自主与国际合作能力,中国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新秩序”。

(潘 欣 整理报道)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