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蓝皮书:多维度展示中国油气产业与低碳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25-04-18 15:59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4月17日,在江苏扬州,中国石油企业协会携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权威机构,重磅发布四大蓝皮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油气产业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低碳经济蓝皮书》)、《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和《中国天然气行业年度运行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天然气行业蓝皮书》),四部蓝皮书以专业敏锐的行业洞察,以翔实的数据与案例解答了“传统能源如何转型”“低碳技术如何落地”等关键问题;从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到跨境能源合作项目进展;从国内炼油产能优化调整方案,再到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蓝皮书以全方位、高层次视角,反映和解构油气产业发展概貌、问题和趋势,立体展示中国油气产业与低碳发展的翔实图景。

《油气产业蓝皮书》:我国油气产量双增,油气表观消费双升

《油气产业蓝皮书》的作者团队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海油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14年发布与出版《油气产业蓝皮书》,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成为国内油气行业畅销图书之一,并且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油气产业蓝皮书》由国际篇、国内篇、合作篇、专题篇和附件五大部分组成。《油气产业蓝皮书》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增速趋稳,但通胀下行、货币紧缩、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抑制增长潜力,深刻影响能源需求与投资逻辑;预计2025年能源转型与地缘风险共同重塑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天然气地位或进一步提升。

《油气产业蓝皮书》强调,中国油气企业国际合作在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地区冲突中积极应对市场波动等挑战,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将造就新的重点合作领域;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也将加强,中俄在该领域合作前景广阔。2025年原油进口或延续降势,成品油价或续涨,天然气需求保持强劲。中国油气企业将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加速绿色技术升级与全球价值链布局。

《低碳经济蓝皮书》:低碳产业迎来大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蓝皮书》是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三家单位联合编撰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年度书籍。该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2024年度发展现状,并对2025年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判,便于广大读者了解和把握低碳经济发展。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低碳经济蓝皮书》主要由低碳政策篇、低碳产业篇、低碳金融篇、低碳技术篇、低碳能源篇和低碳专题篇六大部分组成。

《低碳经济蓝皮书》显示,2024年,全球加速从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化石燃料依赖减少,虽然火电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占比达67%,但是中国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通过灵活性改造参与调峰服务机组超4亿千瓦,60万千瓦以上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低碳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出台政策,聚焦低碳产业升级、技术突破、淘汰落后产能和协同发展,推动产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增值。202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9%,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工业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区域特征。2024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6.3亿吨,年度成交额18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400亿元。

《低碳经济蓝皮书》认为,2024年,CCS/CCUS技术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中国在政策和国际合作上不断推进。预计2025年,中国将加大对CCS/CCUS的投资,推动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蓝皮书》显示:2024年,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八种能源,共同构成低碳经济的多元图景。基于当前推动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碳足迹的研究也逐渐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低碳经济蓝皮书》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碳足迹领域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关键议题与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支撑。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风光”稳居第一 成品油调整不可避免

2024年,全球能源市场在地缘冲突、经济复苏和能源转型的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中国成品油与新能源行业在这一背景下,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和挑战。《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在分析国内外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区域间、国内与国际、国内年度间的对比,认为,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暖,但受全球市场波动与能源结构转型影响,中国成品油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转型。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我国消费结构呈现显著分化:汽油市场受新能源车普及、轨道交通扩容、共享出行覆盖及生物燃料替代四重因素挤压,消费量降幅达1.25%;柴油市场因基建投资放缓与LNG重卡物流替代加速,消费量收缩更为明显,同比下降4.86%;航空煤油则受益于民航业复苏强势反弹,成为唯一正增长品类,实现5.06%的同比增幅。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78亿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7亿千瓦,同比增长45.65%,稳居世界第一,约是第二名美国的3.3倍。中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是全球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中国风能累计装机容量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在全球风能总装机容量中占比约45.6%。中国风能发电量为93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2024年中国风能发电量占全球风能发电总量的36.98%,稳居全球第一。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也持续增长,中国在新能源发电量方面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成品油需求形成了直接冲击。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指出,2024年,中国炼油行业的利润降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炼厂平均开工负荷下降至74.7%。部分小型炼厂已停产,并面临淘汰风险。成品油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已不可避免,未来综合服务站的数量有望增加,形成多能供应的新格局。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展望,受新能源替代效应、工业生产活动减少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全球成品油需求即将进入增长尾声。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2023年中国成品油消费达峰,2024年转为负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降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2.8%。分种类来看,汽油和柴油需求将继续下降,航煤消费量将继续上升。2025年,传统加油站将持续减少,综合能源服务站将迎来快速发展。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将加大力度打造“人·车·生活”非油生态圈,不断延长非油业务服务链,实现全渠道覆盖,全方位建设智慧化非油业务。

2025年,全球新能源有望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预计中国风电将进入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的新时代。氢能产业逐步从前期试点示范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预计2025年全球氢能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氢气年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中国氢能产业将在政策扶持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全球储能装机有望继续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13.7吉瓦,中国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3000万千瓦以上。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左右。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天然气消费重回高速增长态势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指数研究中心联合编著,已连续出版7年。《天然气行业蓝皮书》紧跟时代发展,借助指数平滑模型强化天然气消费量预测的准确性,在关注中国天然气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运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融合学术研究以及产学研融合的前沿视角,以多专题的形式呈现天然气行业发展以及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从经济、管理、环境、技术等多角度探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关键问题。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指出,中国天然气行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快速发展,近年来天然气消费重回高速增长态势,用气结构与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2463.70亿立方米,同比增速6.00%,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从2015年到2024年,天然气产量有了质的飞跃,逐年稳定上升。2024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相较于2015年增加了1117.60亿立方米,十年来增加了83.03%。2024年,天然气消费总量为4261亿立方米,同比增速为8.00%。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认为,未来,基于天然气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天然气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中国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特别是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天然气市场需求也较快增长。从长远视角来看,中国能源发展将快速迈向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并存的阶段。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有序扩大天然气的利用规模,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停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将气电调峰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能源实现碳达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预计未来十年,天然气仍然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王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