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江汉油田 葛 兰

深耕页岩气田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07 07:52

本报记者 夏 梅

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的智能化建设征程中,有一位始终冲锋在前的“数据先锋”。她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构建起国内首个页岩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她以“拼命三娘”的韧劲,将800多口井的百万条数据汇入“最强大脑”——她就是江汉油田页岩气管理部副经理葛兰。

2013年,葛兰来到涪陵,是涪陵页岩气田会战的首批技术人员之一。白天跑现场,夜晚搞分析,一口口气井就是她的课堂,日积月累的磨砺钻研,让她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成为气井“巧大夫”。气田开发初期,气井数据如雪片般涌来,传统纸质记录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2014年,葛兰主动请缨,着手研究气田数字化管理模式。

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她就见缝插针自学算法;没有成熟模板借鉴,她就跑遍兄弟单位取经。那些日子里,办公桌上的专业书籍被翻得卷了边,电脑里存着上百个数据表模板。2014年底,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库成功上线,实现了从“纸质记录”到“信息化统计”的跨越。

2016年,“大数据”的风席卷而来,当时气田已完成一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正瞄准二期百亿立方米产能进发。如何将数据变信息,助力页岩气井的高产与稳产?

葛兰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页岩气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并开展地质、工程参数的大数据产能主控因素研究。这套系统大大提升分析效率,也填补了国内空白。

2022年气田进入智能化全面建设时期,原有的数据库和分析决策系统无法满足生产链条全过程管控要求,智能化气藏管理平台建设提上日程。管理、应用好800多口井的百万条数据,服务现场生产决策,释放“数据资产”红利,成为葛兰的主要工作。

那段时间她常常一天10多个小时趴在电脑前,和图表、数据“较劲”,进行大量比对分析。虽然辛苦,但她觉得,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要拼细致、比耐心。

2023年系统上线时,连油田验收专家都惊叹:“这简直创造了行业奇迹!”同类公司起码要花4年时间才建成的平台,葛兰带领团队只用了1年多,就实现了气藏管理的“规范管”“精准管”“智能管”,异常识别与治理效率提升50%。

“页岩气开发是场马拉松,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花开。”如今,葛兰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未来——用人工智能赋能页岩气开发。在这条永无止境的创新之路上,葛兰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专注与热忱,用智慧和坚持书写着石油人的担当。

我们眼中的她

■页岩气管理部开发管理室主管师 袁 玲:

在我眼中,她就是最飒的青年先锋!工作雷厉风行,有想法有魄力,遇到难题从不退缩,还总带着我们一起攻坚克难,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女儿 何雨潼:

我是和气田一起长大的“小页子”,但妈妈照顾气宝宝们的时间好像更多一些。妈妈总是忙忙碌碌的,希望她注意身体。不用担心我,我会努力学习,像她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江汉油田 葛 兰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