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08 08:12
岳晓术
近日,江汉油田吴继农技能大师工作室、石化机械权海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这是中国石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基层工匠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
工匠精神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让这种精神在基层持续传承、发扬光大,需要从体系建设、成长环境和典型引领三个维度协同推进。
要完善培养体系,夯实工匠成长根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培养机制。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施分类培养、精准施策,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提升,又要强化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同时,要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将技能水平、创新贡献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通过设立技能等级津贴、创新成果专项奖励等方式,让技术人才既获得职业荣誉感,又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真正实现“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受益”。
要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工匠发展空间。企业应当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通过组织技能人才参加技能培训、国家级技能竞赛、行业技术展会等活动,帮助其开阔视野、提升水平。要整合创新资源,将青年员工创新活动、QC小组等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特别要发挥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载体的作用,定期开展“名师带徒”“技能比武”等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要强化典型引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要深入挖掘基层工匠的先进事迹,通过专题报道、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讲好工匠故事。要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让更多员工从吴继农、权海峰等先进典型身上,真切感受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各级组织要定期总结推广人才培育经验,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