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5期 时间:2025-05-12 15:57
隋晓影
➤特朗普上台后逐步兑现其贸易保护政策,本轮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引发贸易战逐步升级,进而挫伤经济,高盛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摩根大通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31%,瑞银预测美国2025年GDP增速或低于1%,甚至认为年内会陷入衰退
➤“欧佩克+”5月增产计划超出市场预期,在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和石油消费下滑担忧下,超预期增产可能再度引发原油供给过剩担忧;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原油市场在下半年将出现供给过剩,尤其是四季度过剩量预计达64万桶/日;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四季度过剩量将达110万桶/日,全年过剩量将达60万桶/日
➤短期关税政策走向仍将主导市场情绪及油价,在暂时无进一步利空消息的情况下,油价出现超跌修复行情的可能性较大,但整体上行驱动有限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各国反制措施逐步兑现后,贸易环境恶化将增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将对石油消费带来负面冲击,进而利空油价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全面征收关税措施以来,引发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石油消费预期受打击。国际石油市场4月以来连续大幅下挫,震荡加剧,布伦特原油4月7日最低跌至58.95美元/桶,创近4年来新低。“欧佩克+”产油国5月超预期的增产计划将进一步加剧原油供需结构恶化。长期来看,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对石油消费及国际油价均会带来负面冲击。
滥施关税令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大
美国宣布对60个国家采取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旨在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平衡贸易逆差。该政策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但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豁免。针对与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如中国、越南、泰国和欧盟等国家均加征了20%~50%不等的关税。在中国宣布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后,美方进一步提高50%至84%,并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10日再次宣布对华关税提高至145%,至4月15日白宫网站称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中方坚决反制美关税霸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并于11日发布公告提高至125%。公告明确表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美国滥施关税或令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挫。
实际上,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欧美制造业PMI逐步走高,中国制造业PMI徘徊在50上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3%,较去年10月预测上调了0.1%。对美国来说,关税措施将引发美国国内输入性通胀,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去年9月以来,美国已连续3次降息。此前市场预计2025年美联储将有3次降息动作,而在美国宣布全面征收关税政策后,2025年美联储降息预期达到4次,但美国国内通胀水平的预期升高又会限制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在特朗普上台后,逐步兑现其贸易保护政策,年初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实施了新的关税措施,本轮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引发贸易战逐步升级,进而挫伤经济。高盛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摩根大通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31%,瑞银预测美国2025年GDP增速或低于1%,甚至认为年内会陷入衰退。
特朗普本轮关税措施对原油供给影响不大
由于此前美国已经对其最大的能源伙伴加拿大、墨西哥能源产品进口加征了关税,而本次关税措施对两国并没有额外征税,同时其他国家原油进口在美国原油进口总量中的占比较少,整体对原油供给影响不大。
今年2月初,美国宣布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能源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精炼石油产品等)加征10%关税,对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包括能源产品)统一加征25%的关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量仅次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是美国前两大石油进口来源国,2024年美国原油及石油产品进口约860万桶/日,其中原油进口量约为670万桶/日,美国从加拿大及墨西哥两国石油进口合计占比超过60%,原油占比接近70%。因此,关税政策未来对加拿大、墨西哥两国输美石油影响相对较大。
中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70%,但对美国原油进口依赖度较低,占比在2%左右。2024年进口量为19万桶/日,主要以进口美国的轻质低硫原油为主,这类油种替代品较多。而中国出口少量石油产品至美国,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石油产品在600万桶左右,而2023年为377万桶,其中,47%是航空煤油,45%是传统汽油混合成分。关税政策生效将使中美之间的石油贸易进一步减少。
“欧佩克+”5月计划超预期增产
4月初,“欧佩克+”成员国同意原计划在5月的增产,并额外增加两个月的增产计划,即5月实施41.1万桶/日的产量增量,相当于3个月的增量。
2024年6月初,“欧佩克+”会议释放了增产信号,但此后3次推迟增产,同年12月,会议明确将在2025年4月起的18个月内逐步恢复此前220万桶的“自愿减产”。2025年4月,“欧佩克+”宣布按计划增产13.8万桶/日,但可能会根据市场条件暂停或逆转增产决定。近期,包括俄罗斯、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在内的7个国家发布了补偿性减产计划,月度削减18.9万桶/日~43.5万桶/日产量,将持续到2026年6月,这可能部分抵消“欧佩克+”自4月起的增产。而“欧佩克+”5月增产计划超出市场预期,在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衰退和石油消费下滑担忧下,超预期增产可能再度引发原油供给过剩担忧。
石油消费面临打击
在“欧佩克+”未来进一步增产的背景下,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预计回升,同时在经济衰退预期下,石油消费增量预计下滑,原油供给增量预期超过需求增量。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原油市场在下半年将出现供给过剩,尤其是四季度过剩量预计达到64万桶/日;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四季度过剩量将达到110万桶/日,全年过剩量将达到60万桶/日,较此前预期有所上调。
未来贸易战升级将挫伤全球经济,进而打击石油消费。在美国宣布全面加征关税政策后,高盛将2025年和2026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30万桶/日和40万桶/日。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50万桶/日。花旗银行称,仅10%的一揽子关税就可能使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目前的90万桶/日降至60万桶/日。
国际油价长周期看跌
近期原油连续大跌释放利空情绪,短期关税政策走向仍将主导市场情绪及油价,在暂时无进一步利空消息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出现超跌修复行情的可能性较大,但整体上行驱动有限。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各国反制措施逐步兑现后,贸易环境恶化将增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对石油消费将带来负面冲击,进而利空国际油价,因此,国际油价大趋势上仍然看跌。
作者系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