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5期 时间:2025-05-12 15:57
戴尧
AI 阅评
本文系统分析了道达尔能源“小步快跑”的转型策略,通过组织架构革新、天然气业务聚焦、生物质炼化探索及绿电产业链整合,展现了传统能源巨头平衡传统优势与低碳目标的实践智慧。文章突出道达尔依托技术成熟度与资产适配性分步推进的稳健性,同时指出其在氢能、碳捕集等领域的谨慎态度,体现了务实战略思维。
提要:
从道达尔的一系列决策看,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统筹转型策略。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基础设施与公司现有资产相对匹配度更高、商业模式相对更明确的产业,然后实行“小步快跑”的策略,才是实现大型传统能源企业“大象转身”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以下简称“道达尔”)坚持传统油气和新能源电力“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理念,推进平衡平稳转型,打造多元化能源公司,力图2030年实现低碳能源、天然气、石油在能源销量中各占20%、50%、30%,使碳强度相比2015年降低25%的同时增加20%能源销量,2050年达到25%低碳分子燃料、50%电力、25%石油天然气的比例,实现碳中和。
道达尔已经形成的成体系的统筹转型策略,源于其长期以来对能源转型的理解和对企业角色转换的综合考虑。以短期高额投资和收购来完成转型目标的做法存在较高风险,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基础设施与公司现有资产相对匹配度更高、商业模式相对更明确的产业,然后实行“小步快跑”的策略,才是实现大型传统能源企业“大象转身”的有效途径。
组织架构:新架构积极拥抱电力和低碳业务,强调科研对企业转型的引领作用
道达尔公司在2021年5月正式更名为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表明了其从传统油气与炼化公司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决心。同年9月,道达尔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建立One Tech科研部门,由执行委员会成员领导,旨在推动公司从传统油气业务向多元能源企业转型。该部门的作用主要包括技术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吸引、业务多元化与战略支持、碳排放削减与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在该模式下,科研部门将与上游、下游炼化、营销与服务等板块并列,成为道达尔能源统筹规划各业务发展的连接绳和黏合剂。2023年,道达尔进一步规划“平衡转型战略”,对石油、天然气/可再生气/氢气、电力一体化、碳汇四大业务进行明确定位。
上游业务:资产再组合,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
道达尔将油气业务作为其转型的支柱之一。目前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前油气产量年均增速保持2%,将天然气(主要是液化天然气)在销售组合中的份额提高到50%。为此,道达尔实行两大战略,一是向低成本、低碳的传统油气资产聚焦,二是打造全球前三的一体化LNG(液化天然气)资产组合。
为实现低碳低成本目标,道达尔设定了严格的成本目标,要求运营和投资成本合计低于20美元/桶油当量,并以此为标准持续剥离盈利性低且碳排放高的资产。从2021年起,道达尔从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委内瑞拉、缅甸、加拿大等地的高碳排资产(如油砂)退出,积极转换赛道进入莫桑比克、巴西、苏里南等获得新发现且开采成本更低的热门地区。
天然气开发领域,道达尔继续扩大全产业链LNG供应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保证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在自主勘探开采方面,道达尔从2022年起开启了多个天然气项目,包括安哥拉、阿根廷、阿曼、卡塔尔、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资产类型包括近海与深水平台。在供应链能力方面,道达尔对液化能力、运输能力均进行了新投资。
美国作为LNG产业的热门国家,也成为道达尔的重点投资对象:在得克萨斯州与下个十年公司(Next Decade)、全球基础设施伙伴(GIP)等多家公司合作,耗资184亿美元兴建里奥格兰德LNG项目,背靠二叠纪盆地与鹰滩页岩资源,在提供1750万吨/年液化能力的同时,建造配套的码头泊位,以供两艘能装载21.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停靠。道达尔已签署了20年期的年购540万吨LNG协议,将有效满足未来欧洲对LNG的需求。与此同时,该项目后续阶段另规划了2750万吨/年液化能力,目标客户进一步扩展至亚洲和中东地区,有助于道达尔进一步巩固其全球LNG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在作为LNG主要客户的欧洲本土,道达尔抓住俄乌冲突带来的天然气需求转移契机,在法国和德国都进行了供应链升级:德国方面,2023年1月道达尔在卢布明港投产了一套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年再气化能力为50亿立方米,可满足德国约5%的天然气需求,目前该设施已转移至吕根岛穆克兰近海;法国方面,道达尔在勒阿弗尔港投产了一套同类型设备,其再气化能力约占法国用气量的10%,存储容量为14.25万立方米,用于向法国电网供应天然气。尽管道达尔并非这些浮式再气化装置的全资所有者,但其与船东公司快速协商并按需部署的能力体现了道达尔LNG供应链的灵活多样。
下游业务:突出生物质炼化,专注新兴产业商业化实践
道达尔在下游板块也作出了战略调整,正在进行深刻的业务转型。生物质燃料尤其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道达尔对炼油业务未来的关注要点,目标是成为SAF生产领跑者,预计2030年产能达到150万吨/年,相当于全球总产量的7%。为此,道达尔对现有炼厂进行了划分,一部分转换为生物质炼厂或综合性零油平台,另一部分规模较大、有区位优势的炼厂则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化工方面,道达尔注重生物化工、循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并已逐步成为行业领先的生物质化工公司。
零油平台的最佳案例是位于巴黎东南部塞纳—马恩省的格兰德普伊特(Grandpuits)炼油厂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欧元,基于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多项未来导向业务,炼油作业于2021年2月结束,石油产品的储存于2023年12月结束。经改造后,该综合体包括28.5万吨/年的可持续航空燃料、12万吨/年的可再生柴油、5万吨/年的可再生石脑油、80吉瓦时/年的生物甲烷、3万吨/年的复合聚合物、2万吨/年的低碳氢、25兆瓦/年的太阳能发电厂、43兆瓦时/年的能源储存。该综合体从设计之初就放弃了原油输入,仅需天然气和生物基原料即可完成园区全部生产流程,体现了道达尔对未来绿色炼化产业的体系化理解和其尝试作为产业领导者推动炼化绿色转型的决心。除格兰德普伊特炼油厂改造为零油平台外,道达尔将法国拉梅德炼油厂改造为生物炼油厂,这是欧洲最大的生物炼油厂之一,每年可生产50万吨HVO(氢化植物油)型生物燃料以适应欧洲市场需求变化和能源转型趋势。
计划升级的炼厂是道达尔安特卫普炼厂。作为欧洲第三大炼厂,其产能为每天处理约33.8万桶原油。该炼油厂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区内,是安特卫普—鹿特丹—阿姆斯特丹(ARA)石油枢纽的核心部分。该炼油厂不仅在原油加工能力上表现出色,还与一个大型石化综合体和一个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的聚合物工厂集成在一起。此次升级包括一个新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及熔炉改造,将有助于提高该工厂的产能。历史上安特卫普炼油厂也进行过多次改造,包括产品调整、原料调整和低碳技术耦合,使其成为技术先进、原料循环利用、产品符合欧盟标准的现代化炼厂。
在新兴的生物化工领域,道达尔目前最成功的案例是聚乳酸(PLA)业务。道达尔与科碧恩(Corbion)公司在泰国合资了一家年产能7.5万吨的聚乳酸工厂,使用泰国本土采购的可再生非转基因甘蔗为原料,生产可满足包装、3D打印、汽车等多个领域需求的多种规格聚乳酸。目前道达尔的塑料循环实践也依赖于聚乳酸,其与科碧恩开发的新型聚乳酸是世界上首个商业化的化学回收生物塑料产品。通过水解过程,道达尔泰国聚乳酸工厂将工业后和消费后的PLA废料解聚成乳酸,再重新聚合生产新的PLA,最终产品含有20%的回收成分,可以再次生产聚乳酸瓶体。通过该商业实践,道达尔展示了其在可持续化工领域的领导力。
综合能源与低碳:长期推进电力业务发展,目前已卓有成效,其他低碳业务则相对谨慎
综合能源作为道达尔转型的第二支柱,正逐渐成为一项可以独立生存的业务。从2016年起,道达尔就已规划并逐步实施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的战略,目前道达尔已成为法国市场份额前三的电力公司,可再生电力装机量达到24吉瓦,并计划2025年将这一数字提高至35吉瓦,从而使公司净发电量达到每年50太瓦时,进一步扩大其可再生电力供应能力。公司预计最早至2026年即可实现一体化电力业务正净现金流,是较快达成这一目标的欧洲传统能源化工公司。未来,道达尔希望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陆上和海上风能)和灵活的资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储能)相结合,使公司到2030年净发电量超过100太瓦时。除发电外,道达尔也发展电力零售和电动出行业务,目前公司决定以欧洲为发展重点,到2025年运营超过1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与壳牌等缩减充电桩建设的决定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出道达尔对转型这一概念的定位是其长期战略的核心。此外,全球领先的电池公司帅福德是道达尔的子公司,其在特种电池和储能领域有较高技术水平,使得道达尔掌握的绿电产业链环节相对其他传统能源公司更完整,更有利于在目前绿电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时期抵御风险,防止项目因供应链不完善、技术及设备均有求于人等原因导致暂停或取消。
对于除绿电和生物质外的其他低碳业务,道达尔则更加谨慎。在碳捕集和封存业务上,尽管道达尔也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每年超过1000万吨二氧化碳封存能力的目标,但仍然显著少于美国同行的规划,且目前缺少商业化实践经验,属于业内较落后的梯队。为推进这一业务的发展,道达尔每年投入约1亿美元用于CCS的研发和工业试点项目,并与壳牌、Equinor、雅苒、Svante等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实现共同开发、共同研发、共担风险。目前道达尔在北海地区积极参与多个重要项目,致力于将该地区打造成主要的CCS枢纽。例如,参与“北方耐力合作伙伴关系”与挪威的“北方之光”项目,后者是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跨境CCS项目。
道达尔并未将氢能列为短期内需快速发展的产业。氢能领域,道达尔仍坚持至2030年建设100座加氢站的目标,但自2023年起并未再有新站点投产。目前道达尔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拥有30座加氢站,大多数由其与合作伙伴共同经营,服务公共汽车、垃圾车等城市用重型车辆。由此可见,受限于自身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仍需培育等原因,道达尔并未将氢能列为短期内需快速发展的产业,而是作为2030年后再重点发展的储备和试点。
作者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司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