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石化杂志

bp:从“激进” 到“稳健”的战略回撤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5期 时间:2025-05-12 15:57

唐旭

AI 阅评

本文深入剖析bp从激进能源转型战略到稳健发展战略的背景与动因,并对其调整最大的上游业务和低碳新能源业务进行分析。文章通过财务压力、地缘冲突、产业链断层等多维分析,揭示了bp激进转型受阻的深层原因,展现了能源巨头在绿色转型与商业利益间的博弈,为理解能源行业转型困境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视角。

提要:

从2020年高调宣布激进转型,到如今回归传统能源的稳健策略,bp的战略回撤折射出盈利压力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深层矛盾。这种战略调整并非发展方向的迷失,而是能源企业在转型中面对困境不断审视和自我修正的过程。

2025年2月26日,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宣布将可再生能源年度投资削减超50亿美元,转而将油气年度支出提升至100亿美元,此举标志着这家曾以“净零先锋”自居的能源巨头完成了一次战略大逆转。从2020年高调宣布激进转型,到如今回归传统能源的稳健策略,bp的战略回撤折射出盈利压力与绿色低碳发展之间的深层矛盾。这种战略调整并非发展方向的迷失,而是能源企业在转型中面对困境不断审视和自我修正的过程。bp的战略转型究竟是短期逐利的无奈妥协,还是长期能源转型中的逻辑重构,这背后的复杂动因或许正是理解bp转型的关键所在。

总体战略:由“激进”向“稳健”回归

bp这次战略转型的动因可追溯到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受该事件影响,bp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多年来财务压力一直未得到有效纾解。同时,由于欧洲本土油气资源禀赋薄弱,对外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难以保障。随着2020年欧洲碳中和计划逐步转入实行阶段,欧洲在能源转型上主动出击,致力于成为第一块“净零大陆”。

2020年,bp确立了从传统国际石油公司(IOC)转型为综合性能源公司(IEC)的战略目标,大幅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在设立油气减产目标的同时大幅提高在低碳领域的投资,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及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向。在随后的两年间,bp原油减产计划稳步推进,对低碳领域的投资也有增大趋势。但是,bp的转型进程遭遇冲击。一方面,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bp被迫剥离在俄上游业务导致超20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损失,叠加上游减产计划,致使公司错失2022年油价飙升的市场机遇期。另一方面,低碳能源业务存在既定战略政策与自身产业发展政策不匹配、产业链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例如,绿电装机相关投资过高,而储能、电网消纳能力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尚未完善,短板过多导致“木桶效应”凸显,整体商业盈利规模尚未取得突破;绿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成熟度等比绿电更弱,短期内难以带来规模性盈利;近年来欧洲天然气供需平衡愈加脆弱,2025年初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仅有49%,天然气需求增大,天然气价格飙升,暴露出能源安全问题;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对燃气电站“削峰填谷”能力造成挑战。这些因素最终导致bp需要传统能源弥补现阶段能源供应短缺的局面,油气业务作为“现金流引擎”的战略价值也获得重估。

总的来看,bp原激进的转型方案事与愿违,油气减产和低碳业务难以盈利两方面叠加,公司财务状况并未显著改善,股价表现不佳,股东回报减少,来自机构等投资者的压力增大。因此,bp为保障现金流,提振股价并增加股东回报,在2025年宣布重新聚焦上游油气价值链,增加上游投资、提高油气产量,放弃减产目标。同时,降低能源转型业务的资本支出,修改范围1和范围2排放目标并取消范围3相关目标。

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放弃低碳承诺。bp今年已将其运营控制范围内的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比2019年的基线减少了约38%,远超原计划20%的目标。其重申2050年净零目标,但强调将“以社会要求的速度”推进转型,聚焦上游优势资产和有选择性地投资低碳业务,避免过度资本消耗。通过这种“油气输血低碳”的模式,bp试图在传统业务现金流与低碳能源转型之间建立平衡。

聚焦高盈利:强化上游核心资产,开展风险投资,提高上游竞争力

为强化上游业务,bp通过获取已探明资源并持续更新勘探项目储备来强化上游投资组合,预计到2027年底启动10个新的大型项目,到2030年底再启动8~10个项目。同时,bp计划增加油气资本支出至每年100亿美元,实现油气产量至2030年达到230万~250万桶/日。通过聚焦并强化上游核心资产、开展风险投资等手段以保障现金流。

持续聚焦并强化上游核心资产,锁定短期高回报项目。美国是bp上游业务中最重要、建设最完备的区域,近年来bp持续通过增加投资、产能扩建等方式强化其在美国的上游核心资产。2022年启动墨西哥湾赫歇尔(Herschel)项目扩建;2023年启动墨西哥湾Mad Dog二期Argos平台,并批准了Argos西南扩建项目;2024年7月批准了墨西哥湾Kaskida项目的最终决定,同年批准了亚特兰蒂斯钻井中心在墨西哥湾的扩建项目。

油气稳产增产与减少运营碳排放并行。一方面,bp借助数字化技术对现有项目进行升级以降低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在新项目开发上直接配备CCUS等系统以减少碳排放。例如,2024年4月,在阿塞拜疆启动位于泽里中东部(ACE)的石油生产平台,是bp首个完全远程操作的海上平台,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碳排放;2024年11月宣布投资70亿美元用于开发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气田项目,该项目配备CCUS系统,在天然气开发的同时捕集二氧化碳以减少碳排放。

地缘政治风险下激进押注上游,补强上游竞争力。今年2月,bp宣布重返伊拉克,计划在伊拉克基尔库克油气田投资250亿美元,对基尔库克的几个巨型油田进行修复和再开发。此举标志着bp在经历多次失败和政治动荡后重返该地区。伊拉克石油储量丰富,bp此次与伊拉克的合作将采用利润分成模式,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伊拉克石油工业长期受基础设施落后、政治不稳定和管理不善影响,产能远低于潜力。如果局势再度动荡,bp或将面临重蹈覆辙的风险。

注重短期回报:收缩低碳和新能源板块,开展选择性投资,减轻资本负担

未来,bp将转向更加务实的“选择性投资”,计划将可再生能源投资降低至每年15亿~20亿美元,保留沼气、生物燃料、电动汽车充电等盈利性较强的项目,在氢能和碳捕集领域注重选择性投资,在风能和太阳能上采取轻资本化的发展方式,同时剥离亏损的陆上风电业务。

在沼气和生物燃料方面,聚焦市场需求稳定区域,专注于高回报项目。2022年,bp收购美国古菌能源(Archaea Energy)以建立其沼气业务,并在2023年启动第一家模块化设计工厂(AMD),将业务布局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美国沼气市场,逐渐奠定了其在美国可再生天然气(RNG)领域的领军地位;加大对生物燃料需求稳定的国家投资力度,2024年8月,投资中国生物燃料公司连云港嘉澳,该项目设计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年产能将达50万吨;在生物燃料投资组合上进一步优化,暂停部分项目,2024年6月,收购在邦吉所持有的bp Bunge Bioenergia公司剩余股份之后,缩减开发新生物燃料项目的计划,暂停了两个潜在项目的规划。

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缩减业务范围,聚焦高需求国家以锁定短期回报。bp持续推进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2024年已建成超3.9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并计划在2030年建成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其业务布局从此前的12个国家缩减到充电业务属于高需求且投资回报较高的4个国家(英国、德国、中国、美国)。在欧洲,2024年3月,bp的子公司bp Pulse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卡车停靠站之一肯特郡Ashford International Truckstop的永久业权,进一步强化本土卡车车队电气化的业务布局。同年8月,bp完成对德国GETEC ENERGIE GmbH公司的收购,以扩大在欧洲电力业务的增长。在中国,2025年1月,bp Pulse与小鹏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开放各自充电网络,覆盖中国420个城市的超3万个充电桩,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布局。

在氢能和CCUS方面放缓步伐,进行有选择性地投资和开发。2024年,bp取消18个早期氢能项目。尽管缩减了氢能和CCUS项目的投资,但一些关键项目和产业协同较高的项目仍在推进。例如,在氢能方面,2024年12月,对德国的林根绿色氢能项目(Lingen Green Hydrogen)作出最终投资决定,该项目是bp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氢气生产项目,预计2027年全面投产,每年可生产1万~1.1万吨绿氢;2024年9月,和Iberdrola一起宣布对西班牙最大绿色氢能工厂的最终投资决定,利用在Castellón炼油厂的产业协同优势,建设一个25兆瓦的绿氢发电项目。在CCUS方面,bp持续推进与油气生产具有较高协同性的CCUS项目,扩展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布局。例如,2024年11月,批准了在印度尼西亚的Tangguh UCC项目,该项目除了开发约8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外,预计在天然气生产中封存约1500万吨二氧化碳。这也是CCUS技术在印尼的首次应用,助力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

在风能和太阳能方面,优化资产,转向轻资本化的运作方式,出售部分股权以减轻资本负担。在风能业务上,由于材料成本飙升和供应链中断,bp已停止对新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对于现有风电项目采取出售业务或股权的方式减少项目开发支出。2024年9月,bp宣布出售其在美国的陆上风电业务,并在10月宣布出售其海上风电业务的少数股权。bp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同持股的方式减轻公司资本负担。2024年12月,宣布与日本能源公司JERA合并其所有海上风电业务并成立新合资企业。在太阳能业务上,2024年10月,完成了对Lightsource bp剩余股权的收购,今年2月宣布计划为Lightsource bp引入合作伙伴。这一系列调整显示出bp对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谨慎投入和轻资本化的运作方式。

作者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司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