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石化杂志

埃克森美孚:油气业务深耕者 和低碳解决方案领跑者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5年第5期 时间:2025-05-12 15:57

李昂

AI 阅评

本文剖析了埃克森美孚“稳中求进”的能源转型战略:通过聚焦油气优势资产(二叠纪盆地、圭亚那)、强化炼化一体化协同效应,在行业波动中实现高盈利;同时以技术为驱动布局CCS、蓝氢及锂资源等低碳业务,避开欧洲同行激进的可再生能源路径,选择与其传统优势深度绑定的低碳解决方案。其战略既把握化石能源“窗口期”,又前瞻新兴领域,展现了传统能源巨头在变革中的务实选择。

提要:

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是油气业务的坚定拥护者、炼化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商,也是低碳解决方案提供商。与bp等欧洲同行近年的“战略摇摆”相比,埃克森美孚的转型战略更显稳健与成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埃克森美孚是油气业务的坚定拥护者

坐拥北美页岩、南美深水等核心资产的埃克森美孚,油气业务竞争力较强(产量高、储量高、盈亏平衡成本低、地缘政治风险小),因此,相较欧洲石油公司来说,埃克森美孚对油气业务的长期发展持乐观预期,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没有那么“兴致勃勃”。在2024年发布的能源展望中,埃克森美孚认为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构成中油气占比达54%,远高于其他机构的预期。反映在行动上,在前几年欧洲石油公司大幅度拥抱低碳转型,聚焦可再生能源投资,停止增长甚至削减油气产量的时候,埃克森美孚却“坚守”上游业务,把握住了2020年后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机遇。近两年,在绿电、氢能等低碳业务盈利性尚未显现的情况下,油气业务的现金创造价值重新被各公司评估,bp、壳牌接连宣布回调/取消原减产目标,重回上游投资。在欧洲石油公司“开倒车”的衬托下,或体现了埃克森美孚此前战略判断的正确性。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埃克森美孚再次更新了公司战略,设定到2030年油气总产量提高到540万桶油当量/日、上游潜在盈利增长90亿美元的目标,大力加码上游业务。

聚焦优势资产将是埃克森美孚未来几年发展上游业务的战略核心。埃克森美孚强调,上述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依靠低成本、高回报的优势资产来实现。过去几年,埃克森美孚陆续剥离了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的非核心资产,地域上向美洲收缩,战略上向二叠纪盆地、圭亚那、LNG等优势资产聚焦。埃克森美孚表示,在收购先锋公司后,优势资产占比已达50%,并计划在2030年前提升至60%。

完成对先锋公司的收购与整合后,埃克森美孚在二叠纪盆地已具备领导者地位。目前,埃克森美孚拥有二叠纪盆地最大的连续土地面积,净钻井位置数量是竞争对手的2倍以上。埃克森美孚表示,目前正应用其技术优势提升投资效率与采收率,计划在2030年前将二叠纪盆地产量提升至约230万桶油当量/日,同时每年实现超过30亿美元的协同效应。

不断扩大在圭亚那的丰硕成果。自2019年开始生产以来,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石油产量已超5亿桶,丰硕的开发成果一直让业内公司“眼红”,而埃克森美孚致力于维护在该区域的话语权,多次阻碍雪佛龙收购赫斯公司的进程。未来,埃克森美孚计划在圭亚那再新增两个开发项目,到2030年,圭亚那开发项目总数将达到8个,总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70万桶油当量/日。

稳步拓展全球范围的LNG业务版图。埃克森美孚认为,LNG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长期作用,并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作为优势资产之一,公司计划到2030年翻倍LNG投资组合,使年销量超过4000万吨。按计划,2025年埃克森美孚将对巴布亚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并在2026年对莫桑比克的罗武马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同时,将在2025年实现美国金帕斯项目和卡塔尔北部气田东扩项目的首次LNG销售。虽然有宏大的计划,但具体到实操层面,埃克森美孚仍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倾向于在投资LNG项目之前签署销售合同并锁定大部分产量,以便启动项目时确保投资回报。

特朗普政府将为埃克森美孚未来几年的经营营造宽松环境,但具体情况有待持续观察。总体来说,特朗普政府拟推出的包括提供更多勘探开发许可、解禁LNG出口、提高油气行业补贴在内的各类政策,无疑将给美国石油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利好。然而,在实际执行层面,像埃克森美孚这样的石油巨头是否能严格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设想,大力发展油气业务并扩大产量,仍存在不确定性。石油公司的决策不仅受政策影响,还需综合考虑商业盈利最大化、能源转型战略推进及股东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推崇价值链管理,凭借优势项目和高价值产品不断提升下游业务竞争力

在国际石油公司中,埃克森美孚下游业务体量多年来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如何保持下游业务跨周期的稳定盈利是其需要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2023年,公司以价值链为划分调整了组织架构,将原离散的下游业务统一组合为产品解决方案部门,以追求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最大化,并提出了到2027年潜在盈利增长约100亿美元的目标。但因近两年炼油利润率持续下滑,在最新的战略规划中,公司滚动更新了该业绩目标,调整为2025年到2030年潜在盈利增长8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强调,下游盈利的增长将主要依靠优势项目和高价值产品(低排放燃料、高性能化学品和高质量润滑油)来实现。

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炼油产能结构的优化,促成协同效应最大化。据2023年披露的数据,埃克森美孚炼油产能虽庞大,但炼化一体化率已达85%,在行业中保持绝对领先,高度协同的炼化业务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创效能力。2019年以来,埃克森美孚不断推进泰国、德国等地区低效炼厂剥离,同时持续推动美国博蒙特(Beaumont)、英国福利(Fawley)等地核心炼厂的优势项目(利用二叠纪盆地轻质原油弹性生产柴油、加氢精炼装置布局生物柴油)扩建。此外,埃克森美孚还计划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约86亿美元新建炼化一体化装置。通过持续优化炼油产能结构,不断提升一体化程度,以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以优势项目为驱动,以技术优势为根基,构建全球高附加值产品矩阵。近年来,埃克森美孚化工和特种产品业务有一条明确的战略主线,就是以有优势的技术为支撑,聚焦高性能产品,通过优势项目驱动竞争力提升。例如中国惠州、美国贝敦(Baytown)扩建等优势项目,这些项目建立在埃克森美孚高端产品技术、规模化经营、全球化运营、一体化建设等竞争优势之上,为公司稳定贡献利润增长。同时,埃克森美孚强调通过专有技术实现差异化,将卓越的产品性能转化为切实经济效益。例如,埃克森美孚表示,在其新加坡渣油升级的优势项目中,正利用特有技术将重油分子升级为高价值的基础油,用于成品润滑油。此外,埃克森美孚还在积极探索新技术的潜在收购与培育机会。重组下游业务时,埃克森美孚专门成立了新市场开发团队,作为创新、颠覆性创新和新兴业务孵化的中心。例如,该团队主导收购了Materia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种诺贝尔奖获奖技术,用于制备新型结构材料所需的催化剂。在与自身产品和技术结合后,埃克森美孚推出了Proxxima热固性树脂,可作为结构复合材料和钢等材料替代品。

坚定且积极地发展可再生燃料与塑料回收业务。多年来,埃克森美孚始终坚持将技术作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可再生燃料业务。据其预估,到2030年生物燃料需求将增长到300万桶/日水平,而在较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下,2050年有望达到900万桶/日水平。目前,埃克森美孚正推进约12个生物燃料项目,主要发展路线为加氢处理植物油或废油,同时也在布局乙醇柴油和e-fuels等技术项目。另一方面,埃克森美孚也积极推动塑料回收业务规模增长。例如,公司正扩大位于得克萨斯州贝敦和博蒙特工厂的先进回收业务,预计于2026年启动,到2027年达到每年约45万吨的回收能力。

在低碳业务上,埃克森美孚追求的并非可再生能源供应商,而是成为低碳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最新的公司战略更新中,埃克森美孚表示在2025~2030年间将投入约300亿美元用于低碳投资,其中近65%的资金将用于为第三方客户减排业务。这已经是埃克森美孚近年来第三次提高低碳投资计划(此前,2023年及2024年发布的五年计划值分别为17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与正在从低碳投资中回撤的欧洲石油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定程度上或许体现了埃克森美孚走低碳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路线的正确性及决心。埃克森美孚的低碳解决方案业务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CCS(碳捕集与封存)、氢能和锂业务,这些领域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契合。在有利的政策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埃克森美孚预计其低碳解决方案业务将在未来五年展现20亿美元的盈利增长潜力。

稳步开展CCS基础项目建设,推动商业化运转探索。埃克森美孚本就具有行业领先的CCS产能规模,收购登伯里(Denbury)公司后又收获了美国高容量的二氧化碳管道网络资产,使其在全美CCS管网的持有量达到最大。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碳减排基础设施的建设,业务核心为位于墨西哥湾横跨三个州的大规模CCS系统。2024年被埃克森美孚评价为CCS业务的关键一年,其在得克萨斯州完成了首个二氧化碳注入井的建设,获得了美国最大的海上封存场地,新拿下了两份CCS商业合同,目前合同总量已超过每年1400万吨二氧化碳。埃克森美孚预计,2025年该CCS系统将接入第一个商业化客户,且最终可以去除多达1亿吨/年的二氧化碳,商业空间很大。此外,其正利用成熟的CCS业务能力,拓展“CCS+”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例如,计划在印尼建设一个“CCS+石化综合体”项目,总投资可能达到150亿美元。再如,计划拓展“CCS+天然气发电”业务,为美国本土数据中心提供低碳电力。结合以上内容,可以认为,埃克森美孚已基本完成商业化探索,CCS解决方案将逐步成为其低碳业务的主要盈利核心。

全力推进全球最大的氢能化工综合体项目落地。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睿咨得能源)2024年的统计,埃克森美孚截至2030年的氢能项目储备规模将在国际石油公司中位居首位。这一领先地位主要源于公司在贝敦烯烃厂的产能布局,该工厂采用天然气制蓝氢。此前,由于美国政府对该项目的税收抵免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项目曾一度面临取消风险。然而,2024年9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与埃克森美孚签署协议,收购该项目35%的股权,为项目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埃克森美孚计划于2025年对该项目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并预计2029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绿氢项目的大规模应用场景仍在培育阶段,而蓝氢项目因其与能源化工主业的高协同性,正受到美国和中东等地区石油巨头的更多青睐。

培育锂业务,计划成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锂资源供应商。埃克森美孚和锂很有渊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惠廷厄姆(Stan Whittingham)曾在埃克森美孚从事电池研发工作,其研究成果为锂离子电池的发明奠定了基础。现在,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司又从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看到了锂业务培育机会。2023年,埃克森美孚从一家名为Galvanic Energy的勘探公司手中购买了阿肯色州南部12万英亩的富锂储层。按照计划,埃克森美孚预计在2027年推出首个产品“美孚锂”,并预计到2030年实现年产量满足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的制造需求。为了确保市场需求,埃克森美孚正积极拓展潜在客户网络。2024年,其与LG化学、SK On公司分别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初步约定每年向两家公司的电池工厂各供应10万吨碳酸锂或锂原料。但总体来说,埃克森美孚的锂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其选择避开技术密集、竞争激烈的电池制造领域,专注于锂资源的开发与供应,但这一战略能否按计划顺利推进,仍面临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重挑战。

作者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司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