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13 08:08
杨 森
东非的烈日炙烤着乌干达Tilenga油田项目井场,空气中弥漫着滚滚热浪。身着土黄色工装的张宗鑫正检查各个工点的情况,时而驻足查看,时而对旁人进行询问和指导。
作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乌干达项目管理部现场经理,张宗鑫带领团队在素有“东非明珠”之称的乌干达已经奋斗三年多了。
乌干达Tilenga油田项目是该国首个商业油气田项目,对该国石油出口及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力量,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以优质的工程建设努力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推动着中国能源建设力量走向非洲市场。
在占地3840平方公里的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项目管理部面对软硬交替地层、雨季施工及生态敏感区作业等难题,经过196个昼夜攻坚,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交出满分答卷。在尼罗河两岸,他们成功穿越世界第一长河;在阿尔伯特湖畔,他们按照“五化”标准设计建造起占地3000平方米的管道工艺预制厂。项目管理部被甲方评为“HSSE管理最佳承包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非洲大陆备受赞誉。
项目快速建设进程中,一场“授人以渔”的技能培训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由于当地技术人才匮乏,项目管理部积极开展“焊花绽放乌干达”培训计划。曾经连焊枪都握不稳的单亲母亲卡鲁吉·克莉丝汀,已成长为乌干达首批持有AWS国际焊工证书的专业人才之一——这只是1368名本土技工命运转变的缩影。如今,97名乌干达籍管理骨干走上建设现场,本土的机械操作、防腐作业等专业团队能在项目中独当一面。
第五届石油当地化大会上,乌干达Tilenga油田项目荣获“最佳技能培训与就业奖”。司索工乐琪作为代表动情发言:“中国石化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如今,这些“非洲工匠”已成为乌干达油田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当地能源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进入乌干达三年时间,项目管理部始终践行责任担当,持续开展社区义诊与知识讲座,提供文教环卫和生活物资,帮助油区Ngwedo和Kisomere两所小学修建自来水管道,解决了2500多名师生的饮水难题,连续三年获得乌干达中资商会“社会责任贡献奖”。
当朝阳跃出尼罗河面,中国石化的建设者与非洲兄弟并肩走向项目现场。他们脚下,钢铁油龙正一点一点地搭建成型;他们身后,技能培训的焊花仍在绽放,社区学校的读书声愈发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