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生活

杨光葵 心若葵花向阳开

杨光葵,如她的名字一般,温暖、乐观、积极,同事们都说她是在极边之城种太阳的人。在一线坚守20年,她以匠心凝聚团队,用热忱点亮驿站。她的岗位平凡,但她的光芒耀眼。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20 08:03

高 菲 陈薇娜

清晨7时,“极边之城”——云南保山腾冲市区的晨雾还未散尽,玉泉加能站的红色罩棚已亮起暖黄灯光。站经理杨光葵正踮着脚调整便利店橱窗陈列。

从扎着麻花辫的加油员到带领8人团队的站经理,20年来,杨光葵的手掌磨出了老茧,眼角长出了皱纹,但笑容永远灿烂。这座保山石油的 “最美加能站” ,处处闪现着她的管理智慧。2024年,玉泉加能站油品机发销售量完成率106%。2025年一季度,易捷服务的达标率超300%。

杨光葵随身带着的帆布包里总装着三样“法宝”:手绘的3公里客户地图、记满商户信息的硬皮本,以及随时准备送出的卓玛泉水。“王老板家的物流车队每周二补油”“李阿姨习惯会员日囤米面”……地图上268个标记点,是她用三个月时间丈量出的“商业版图”。

“客户不是数据,是活生生的人。”杨光葵有着自己的管理之道,独创了“双循环”服务体系。对内,她将收银台改造成“会员驿站”,彩色便签墙上贴满客户留言:“小杨经理,下次能不能进点低糖食品?”“建议早高峰92号车道增加人手。”对外,她带领员工深入社区,建立客户IC卡档案,2024年石化钱包消费占比连续11个月稳居62%以上。

去年的一个暴雨夜,得知被困在芒棒镇的茶商刘总急需200桶尾气处理液,刚结束培训的杨光葵连夜驱车80公里去送货。当浑身湿透的她出现在客户仓库时,怀中的处理液外包装用雨布裹着,完好无损。“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销售员,而是风雨无阻的合伙人。”刘总在客户答谢会上动情地说。

为带好团队,杨光葵下足了“绣花功夫”。便利店墙上的 “技能雷达图”,精准标注着每位员工的长短板;42项考核指标被编成朗朗上口的《绩效三字经》,让枯燥制度变得鲜活。00后实习员工尹文昭性格内向,她便带着小尹模拟推销场景,把燃油宝介绍编成山歌调子。如今,腼腆的姑娘不仅能流利推介商品,还成了站里的 “销售新星”。

加能站的 “爱心驿站” 里,总备着姜茶和急救包。环卫工人老张说:“这儿比家还贴心。” 杨光葵还为车主精心搭配 “养车套餐”“行车礼包”,为老年客户设 “慢服务” 专窗,给司机推出了 “五分钟快捷套餐”…… 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她的用心。

暮色中,女儿的视频电话接通。屏幕里,孩子举着新画的向日葵软糯糯地说道:“妈妈,你像太阳!” 杨光葵笑着抹了把汗,望向站外的古城墙。是呀,她所欣慰的,也是将这座加能站变成了温暖人心的 “阳光驿站”。

( 责任编辑:刘小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