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能源合作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30 09:28

编者按

近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巴西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能源企业应把握中巴、中拉合作提质升级的历史机遇,持续深化油气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等多领域投资合作。

●史芸波

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以下简称“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之际,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和智利总统博里奇率领重量级访华团,就深化与中方合作展开高层对话,展现出推动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强烈意愿。其中,卢拉是第六次到访中国,也是本届任期内第二次来华访问和近两年来两国元首第三次互访。作为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合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拉关系的典范。在中巴元首会谈及两国共同签署的20份合作文件中,涉及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中巴、中拉合作的提质升级,将对全球地缘政治、经贸及能源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中巴、中拉合作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

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是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此次会议通过《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擘画了中拉在投资、金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合作与发展战略对接方向,以经贸合作的稳步扩大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南南合作新范式。中拉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面对深刻演变的国际形势,双方加强合作不仅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内涵,也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本次会议充分展示出中拉合作不仅是双边层面的合作,更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中拉论坛的成功有助于促进更多的南方国家加强团结合作,进一步推动南北对话。

传递团结协作新信号。习近平主席宣布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成为本次会议最突出的亮点,为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向国际社会传递中拉团结协作、捍卫多边主义的积极信号。中巴两国在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方面展现出高度一致的立场。卢拉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巴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钦佩中国反对不合理“对等关税”的坚定立场,全球应共同抵制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做法。巴西愿同中方一道,携手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对全球能源行业的深远影响

全球南方国家以多边协作应对美国战略压力,拉美区域一体化加速重启利好石油贸易。

依托中拉论坛等南南合作平台,全球南方国家协同提升战略自主能力。在中美关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美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未能充分考虑拉美国家的发展需求,在港口、贸易和货币等领域对中国参与设置障碍。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也给巴西农产品出口和产业链完整性带来冲击,阻碍了拉美区域经济发展。而主张“相互尊重、开放多元”的北京宣言或取代美国排他性的“华盛顿共识”,成为拉美经济外交的新指南。

“两洋铁路”打开贸易新通道。中巴联合声明提出,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对接,重启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两洋铁路”项目,核心线路从秘鲁太平洋沿岸钱凯港直达巴西大西洋沿岸的巴伊亚州。“两洋铁路”开通后,运输周期预计从35日压缩至25日,将加速巴西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对华出口,而深海油田项目(如里贝拉油田)的产能提升也将直接受益于更高效的运输网络。

中巴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合作从资源贸易向产业链深度融合升级。

原油贸易增加对美博弈筹码。2024年,中巴贸易额达到1.34万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相比增长4.6%,中国连续15年稳居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石油出口是巴西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巴西贸易部数据显示,2024年原油是巴西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额达到448亿美元,其中中国约占其石油出口量的44%。与此同时,中国增加从拉美地区的油气进口量可以有效对冲来自美国进口能源的不确定性。

中巴经贸合作逐步走深走实。卢拉在中巴商业研讨会上表示,需借鉴中国经验提升巴西产业附加值,摆脱对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出口的依赖。中巴签署了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的合作协议,推动巴西实现产业升级。此外,“两洋铁路”将带动内陆资源开发,铁路途经的巴西阿克里州和托坎廷斯州是矿产与农业资源富集区,改善交通条件后,可增加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形成“铁路+港口+产业”的联动效应。

中巴上游能源合作有互补优势,未来将聚焦可再生能源合作。

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巴西具备持续推动增储上产、构建境外油气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深水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大发现的重要领域之一,巴西则是深水油气勘探大发现的热点国家。巴西97%以上的石油储量位于海上,主要分布在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等海域的盐下层,开发难度较大,我国企业在深海勘探、钻采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具有成熟经验,双方合作可以实现深海油气田的高效开发。

可再生能源合作前景广阔。巴西水电、氢能和风光资源丰富,且具有生物燃料的原料优势,我国则在光伏、储能技术领域领先,双方存在互补优势。此次中巴签署专项协议,将在绿氢基地建设、生物制乙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链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此外,巴西生物燃料消费将持续增长,将继续发挥大豆主产国优势,以豆油为主要原料发展生物燃料。卢拉2024年10月签署了《未来燃料法》,将乙醇与汽油的混合比例从22%提高到27%,目标是2030年达到35%,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2030年达到20%。壳牌、bp等国际石油公司也在加速布局巴西生物燃料领域。

我国能源企业应抓住历史机遇期

把握拉美国家增强战略自主性与区域一体化的机遇,深化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近年来,巴西、哥伦比亚等拉美主要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积极拓展对华合作空间。我国能源企业需主动作为:一方面依托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中拉论坛框架下的机制化平台,精准对接合作需求;另一方面,与拉美国家开展战略性项目合作,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推动中拉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双方超级市场潜力。中拉共有20亿人口量级市场,应充分发挥我国资金技术支持和拉美国家资源的互补优势,促进中拉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助力拉美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充分发挥双方互补优势,积极探索新能源合作机会。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巴西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此次中巴在“两洋铁路”项目上取得重大成果,将加快南美一体化发展,为中拉能源合作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建议我国能源企业继续巩固扩大原油贸易规模,在深海勘探等领域展开合作,积极寻求陆上风光项目、生物燃料项目和氢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机会。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延伸阅读:中拉能源合作跑出“加速度”

●赵 华

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与经济版图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能源合作正以“加速度”迈向新阶段。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双方在能源领域的联合研发项目增长超过5倍,人员培训覆盖20多个国家,形成了“基础设施硬联通、技术标准软联通、民心相通”的三维合作模式。

跨越山海的能源协作不仅为拉美能源安全注入新动能,而且成为全球南南合作中绿色发展的典范。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萨拉萨尔·希里纳奇斯表示,“中拉能源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创新方案”。

中巴共建的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二期工程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将亚马孙河流域清洁水电输送至2500公里外的圣保罗负荷中心,解决了巴西电力供需地域失衡难题。该项目还带动巴西设备制造商参与供应链,形成“中国技术+巴西制造”的协同效应。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秘鲁圣加旺Ⅲ水电站工程创新应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使秘鲁东部水电与西部负荷中心实现动态平衡,惠及沿线200万人口。

交通与能源协同发展的典范是钱凯港项目,配套的绿色物流体系每年减少柴油消耗超过10万吨。此外,该港口将中国至拉美海运时间缩短至23日,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间接降低跨境贸易能源成本15%。钱凯港还规划建设氢能加注站,为远洋船舶提供清洁燃料,打造“零碳港口”样板。

巴西总统卢拉在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视频致辞中明确表示:“巴西欢迎所有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投资,中拉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典范。”更积极的信号是,中拉共同发起“基础设施银行联盟”,吸引中东、欧洲资金参与,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目前,该联盟已批准10个能源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0亿美元。

中国企业在智利蓬塔风电场采用欧盟CE认证与本地标准双轨制,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中拉共建的“数字能源实验室”已开发出兼容多国标准的智能电表,实现跨国电力交易数据互通。

针对拉美极端天气频发,中国企业在秘鲁建设的气候适应性水电站采用了抗洪设计。古巴太阳能项目配备了储能系统,确保飓风期间持续供电。中国气象局与拉美国家共建的“气候风险预警平台”已提前48小时预警85%的极端天气事件,并开发出“气候保险”产品,为能源项目提供风险对冲工具。

未来中拉能源合作将聚焦3个方向,一是绿氢产业链合作,利用智利、阿根廷的廉价绿电制氢,打造面向亚太市场的氢能出口枢纽。中国计划与巴西合作建设“氢能港口”,实现绿氢的跨国运输与贸易。二是数字能源生态系统建设。推广中国区块链技术在巴西电力交易平台的应用,实现分布式能源点对点交易。中国将向拉美输出“虚拟电厂”技术,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提升电网灵活性。三是增加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与欧洲企业联合开发墨西哥湾海上风电,构建“中拉欧”绿色三角。

当中国的光伏电池板在安第斯山脉吸收着阳光的能量,当中国的电动大巴穿梭于里约热内卢的街道,一个更清洁、安全、普惠的全球能源未来已清晰可见。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马尔科·奥雷里奥表示:“中拉合作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与拉美智慧的完美融合。”

外媒视点:

巴西247新闻网:卢拉总统访华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着巴中两国关系进一步走近,并巩固了中国作为巴西在国际舞台上主要合作伙伴的地位。在关税威胁政策引发经济失衡与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卢拉做出战略选择,以消除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并兑现其促进社会公正发展的承诺。

巴西《环球报》: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日前表示,如今,巴西与中国有着非常牢固的关系。从务实角度出发,中国为巴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额已经从200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45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和5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22个拉美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但中拉合作不止于此:在阿根廷,中国企业进行稀土矿产开采;在巴西,中国修建水电站与风电场;在智利,比亚迪签下了一份在20年内生产8万吨锂的合同;在哥伦比亚与墨西哥,中国企业参与修建地铁;在秘鲁,中国投资建设大型港口。

法新社:卢拉一直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去年巴西对华出口额超过940亿美元。这个南美农业强国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和其他初级产品,而中国则向巴西出口半导体、手机、汽车和药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巴西版:在卢拉对华国事访问期间,巴西贸易与投资促进局采取一系列行动,以促进巴西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包括举办中巴企业家论坛、粮食安全研讨会,与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签署合作协议,以及开展推广巴西牛肉的活动。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佩德罗·斯廷哈根表示,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巴两国政府间的关系,而且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合作基础。 (王 路 王钰杰)

评论:持续深化中巴油气领域投资合作

●孙亚楠

巴西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储量规模位居拉美前列,油气产业发展史是由浅水逐步走向深水、超深水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促使巴西加大勘探力度,1994年在坎波斯盆地发现Garoupa油田(浅水),拉开了巴西海上油气大发展的序幕;1985年在坎波斯盆地发现Marlim油田(深水);2001年在坎波斯盆地发现Jubarte油田(超深水);2006年在桑托斯盆地盐下发现Lula油田(超深水盐下,巴西最大油田,世界最大盐下油田);2007年首次成为石油净出口国,2015年稳定成为石油净出口国。随着巴西深水油气的大规模发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也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超深水勘探开发和工程作业管理能力的国家石油公司,其油气产量约占巴西全国油气产量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我国与巴西在油气投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公司持续加大在巴西深水盐下油气田的投入力度。2019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联合巴西国油中标巴西最大整装油田、全球最大深水盐下在产油田布兹奥斯油田;中国石油联合巴西国油中标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面积最大的风险勘探区块——阿拉姆区块。2022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与巴西国油、壳牌、道达尔能源合作开发的里贝拉梅罗油田一期项目正式进入生产阶段。2023年,中国石化与挪威Equinor、巴西国油、雷普索尔公司合作开发的巴西坎波斯盆地BM-C-33区块天然气和凝析油项目完成最终投资决定;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与巴西国油新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拓展新的合作奠定基础。2024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参与合作开发的里贝拉梅罗油田二期项目顺利投产。通过一系列合作项目,三家中国公司在巴西上游的权益产量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均位列巴西前十大油气生产商行列,双方合作基础坚实。

我国与巴西于1974年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中巴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在今年5月的中巴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将继续坚定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卢拉第三次出任巴西总统后两度访华,对推进双边关系发展和深化能源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8月,卢拉政府宣布启动新“加速增长计划”,并以此作为在第三个任期上提振巴西经济的重要抓手。巴西国油宣布投资47个项目,共3430亿雷亚尔(约703亿美元),用以支持卢拉政府新“加速增长计划”(能源转型和安全领域),其中大量项目和投资将集中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根据巴西能矿部规划,2021~2031年巴西原油产量将从291.7万桶/日增至516.9万桶/日,增幅为77.2%;原油出口从112.0万桶/日增至323.8万桶/日,增幅为189.1%。中巴两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上的优势互补,将为我国油气公司提供重要合作机遇。

一方面,要加强深水勘探开发领域合作,与战略合作伙伴深度融合发展。巴西是深水勘探重大发现的热点国家,我国油气公司除继续寻求桑托斯、坎波斯盆地勘探合作机会外,可争取获得波蒂瓜尔、福斯杜-亚马孙、佩罗塔斯盆地的勘探联合研究机会,通过加强研究来降低风险。同时,也可积极通过投标参股巴西国油在桑托斯、坎波斯盆地的重点油田开发项目,继续稳步扩大产能规模。

另一方面,要持续发挥市场优势,带动促进上游业务的合作发展。巴西是全球低硫中质原油主力供应区域之一,巴西中重质原油性价比较高,较适合我国国内燃料型炼厂的馏分分布,我国公司是巴西原油的最主要买家。未来,巴西政府“加大原油出口力度、巩固原油出口国地位”战略,为我国公司发挥市场优势,巩固扩大对巴原油贸易业务并带动促进上游业务合作带来了新的机会与空间。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

(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