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30 08:30
●王 凯 和永辉 黄 俭
5月22日,沙特达曼市政厅对中原建工公司沙特工程项目管理部在达曼桥梁养护项目中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业主代表尕哈坦表示:“中方团队以卓越的技术能力和精细化管理,为项目节省了15%的工期成本,远超合同预期。”
自2008年进入沙特市场以来,该项目团队累计承揽33个单体项目,合同额达40多亿元,让中国石化成为沙特政府与业主口中的品质代名词。
2025年2月,该项目部接连中标达曼市区外桥梁养护和沥青路面养护两个项目。面对管理压力,他们推行“一套班子统筹管理”机制,打破项目壁垒,组建区域化管理中枢,统筹技术、物资、安全等职能模块,提高执行效率。新模式下,管理人员数量减少18人,成本同比下降15%,实现技术方案跨项目复用、安全标准统一执行的协同效应。
为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调配,他们构建起区域化物资集采平台和设备周转共享体系,不仅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更使设备利用率提升35%,周转材料损耗率降低28%,达成“统合力量、统筹资源、统一行动”的管理目标。
达曼桥梁养护项目启动前,项目经理杨中慰带领团队逐项分析合同条款。针对业主设定的材料损耗率、工序验收等严格指标,在合同中标出23项成本控制关键点,仅“沥青摊铺厚度公差”条款就进行了6轮技术验证。
与此同时,项目部将成本管控贯穿项目全周期,通过无人机测绘建立3.2万平方米路面的三维模型,精准测算修补工程量;施工前开展17次混凝土配比试验,每平方米成本降低13%;在施工中及时召开成本分析会,将钢筋绑扎、模板支护等20余道工序成本核算至每米、每公斤。
技术攻坚是项目高质量推进的“硬核支撑”。4月20日,朱拜尔-宰赫兰桥梁项目桩基遭遇高流动性砂层,短短2小时内发生5次塌孔,泥浆夹杂着砂粒不断涌入,导致钻头被掩埋。“若不及时解决,整个桩基工程可能报废,后续工期将延误至少30天。”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康元军十分着急。他带领技术团队连续三天驻守施工现场,通过地质雷达扫描、泥浆比重实时监测等手段,精准掌握流砂层特性,创造性提出“短护筒+泥浆护壁”方案,将塌孔率从70%降至5%,通过技术创新顺利化解塌孔风险,获得业主高度评价。
从管理创新到技术突破,中原建工沙特工程项目部用精细管控破解“成本密码”,为海外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