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5-30 08:28
●单旭泽 袁 滨 焦保荣 李忠仓
“今年以来,项目组共收到9封表扬信!”在5月20日的班前会上,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科威特项目组经理李亮高兴地向同事们报喜。
该项目以“深耕市场、提质提效”为目标,创新实施“技术口碑-市场拓展-人才培育”正向循环机制,通过技术标准化、服务定制化、人才本土化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录井35口,及时报告异常6次,卡准完钻层位25井次,甲方月度满意度连续四个月达100%,以专业服务和精益管理赢得科威特市场认可。
技术标准化 精度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1月13日,BG2216井钻至塔亚拉特地层井深3139英尺时,设备检测到硫化氢浓度超标后发出报警,SP-566队队长阿里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实时监测浓度变化,及时关闭防喷器,有效避免安全风险。
在地层卡取阶段,阿里和同事精准分析掉块颜色、形态等关键信息,并及时向甲方监督费哈曼汇报,避免了地层垮塌的风险。最终,该井仅用时7天就顺利完成任务,比计划周期提前了3天。“SP-566队准确报告异常,我们得以高效决策,为缩短工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在表扬信中对该队给予高度认可。
胜利地质录井公司积极响应科威特市场需求,全面实施工程技术标准化管控,把提高单井单项目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强化技术分级管理,严格把控现场交底、开钻预验收、重大风险控制等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标准学习,常态化开展标准实施督查,使各项技术标准入脑入心。
在工作实践中,科威特项目组制定了设备安装、报表输出、施工操作等5项标准化操作方案,确保作业规范统一,并严格执行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工作许可证(PTW)制度,分解岩屑、气测、工程参数等18个关键控制点,确保施工合格率达100%。
服务定制化 创新方案破解地层难题
为了更好地为甲方提供录井技术定制化服务,科威特项目组强化质量管控,规范设备操作,并开展岗位互查活动,对发现的设备隐患立查立改,保证录井设备高效运转,构建了覆盖更广、响应更快、精度更高的设备管理体系。
2月初,受地层煤质沥青影响,科威特北部RA1090ST1井被迫实施侧钻作业。科威特石油公司委托胜利录井SP-565队提供涵盖常规服务与高级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该队在考察当地实际情况后,创新性地采用多技术协同作业模式。他们通过岩屑称重技术实时监测井眼清洁状态,及时发现井下异常;运用元素录井技术精准识别地层特征,实现关键层位的精确卡取;依托常规录井持续监测气测数据变化,捕捉地层细微动态。
在实践中,他们采取的协同作业模式实现各类技术手段优势互补。3月26日,项目组助力该井钻井穿越穆特里巴地层,不仅保障了钻井作业安全推进,还显著提升了钻进效率,以精准的定制化服务顺利解决地层难题,得到甲方高度赞誉。
人才本土化 石化方案培育国际团队
为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威特项目组创新推行“1+X”人才架构(1名中国队长带教X名外籍员工),建立“案例教学+实战演练”培训模式,给每名外籍员工制定培训方案并定期进行考核,每年评选出3名优秀员工并予以岗位晋升等激励,有效提高了外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本土化人才培养方面,SP-567队队长付明川开创了案例教学模式,针对仪器调试、异常预报等方面内容,精心梳理出40个知识点,手把手带领外籍员工边干边学。
2024年入职的穆哈彼就是付明川的“洋徒弟”之一。为帮助缺少现场经验的穆哈彼快速成长,项目组安排付明川与其结为师徒。在付明川的指导和帮助下,穆哈彼每天认真总结作业经验,自主学习完井资料整理,认真研究地层变化和钻进状况,不断拓展专业技能,仅半年便以出色的业务能力从捞砂工晋升为设备操作员,还凭借优异表现获得“月度优秀员工”称号。
项目组还推行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实战训练,紧贴生产现场开展常态化练兵,以赛促培、以赛促练,形成“周有重点、月有主题、季有考核”的常态化训练模式,全面提升员工规范操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目前,科威特项目组已培养技术骨干30余名,外籍员工占比达78%,每年节省人工成本100余万元。该公司以精湛技术、高效协同和专业能力,持续为科威特油气开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