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境外经营

五建公司凭借卓越品质与高效履约能力,实现新加坡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功交付

裕廊岛上的石化匠造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5-06-06 08:05

李进学 陈 薇

5月仲夏,新加坡裕廊岛海风轻拂。在五建公司承建的新加坡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两套崭新的核心装置雄伟矗立。在近三年的建设中,五建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科学管理为支撑,实现焊接一次合格率98%、连续1870万安全人工时的优异成绩,凭借“中国建造”的卓越品质与高效履约能力,实现项目按期交付,助力新加坡能源结构转型和低碳发展。

匠心筑梦 打造绿色能源标杆工程

新加坡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新加坡绿色能源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总投资50亿美元。其中,五建公司承建的100万吨/年脱沥青油加氢处理装置和240万吨/年清洁燃料油装置及配套设施是其核心装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市场提供高质量船用燃料,助力当地经济绿色发展。

2022年7月25日,随着第一根钢桩扎根裕廊岛,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面对全模块化建造的复杂工艺、严苛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团队迅速投入建设,将科学组织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两年来累计完成钢结构安装3857吨、设备安装350台、管道焊接25.6万英寸、模块安装77个、电缆敷设2400公里,以严格管理赋能项目高质量发展。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项目团队以卓越实力交出亮眼答卷,他们先后5次获得业主埃克森美孚与总包TR公司联合颁发的安全工时突出贡献奖,6次荣获质量管理月度先进称号,3次捧起埃克森美孚全球总裁SSH&E突出贡献奖杯,被评为集团公司“三基”先进基层单位。一项项荣誉是项目团队对“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执着坚守。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调研时对五建公司新加坡项目部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项目团队精神面貌好、安全培训措施有力、工作实效明显,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业主埃克森美孚项目主任卡立德在项目一季度工作会议上说:“与中国石化团队的合作始终充满默契,他们对安全与质量的极致追求,与项目目标高度契合。中国石化员工的专业素养、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

从裕廊岛的建设现场到全球能源合作的舞台,这项标杆工程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企业共商共建共享的生动缩影。五建公司以匠心铸精品、以实干赢信任,在狮城成功打响中国石化品牌,为能源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慧建造 赋能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这套系统如同为工地植入‘智慧大脑’,通过实时数据建模分析,让每一道工序都有了精准导航。”项目施工经理胡志森介绍道。面对工艺复杂、交叉作业密集等挑战,项目团队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壁垒,自主研发搭建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大数据算法优化全流程施工作业,实现对5000余名作业人员、数百台机械设备、数万吨材料的全周期动态管控。在大型模块安装环节,项目部采用的“工作包”管理模式,将图纸、工序、资源计划等要素集成于“一码通”,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的科学转变,施工前瞻性得到显著增强。

在管道焊接攻坚阶段,项目部通过施工推演、技能培训、跟踪反馈等机制,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质量管理流程,加强质量过程管控。尤其针对“工程心脏”的黄金焊口,项目部采用智能传感器实时捕捉电流电压、焊缝温度等18项关键参数,构建起毫米级精度的质量监控体系,焊接合格率也从行业平均95%跃升至98%。

项目部还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安全管理,创新引进安全实训“移动岛”,模拟高空坠落、触电、受限空间等 20 余种险情场景,让员工沉浸式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截至项目竣工,已累计开展安全培训2.5万人次。

“我们以技术创新为墨,书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程答卷’。”项目经理高德明表示,项目团队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工程“中国方案”,推动中国石化品牌在全球舞台树立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标杆。

文化交融 锻造国际人才梯队

“中国新年既精彩又有趣,这次春节体验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来自孟加拉国的质量工程师马诺伊开心地说。2025年,五建公司新加坡项目部全体员工共度首个世界“非遗”春节。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们欢聚一堂,在中国农历除夕一起写福字、挂春联、吃年夜饭,其乐融融。

面对海外工程建设的多元环境,项目部创新构建“家文化”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建设模式。针对员工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项目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疗中心合作,引进国际认证的急救培训体系,还邀请苏瑞福心理卫生学院专家开发定制化心理辅导课程,全方位增强员工身心健康意识。同时积极聆听员工心声,以“诉求不过夜”的态度,妥善解决员工在食宿改善等方面的90余项诉求,切实保障员工权益。

为全面提升员工综合能力,项目部还打造了“三维一体”赋能模式,系统性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施从书本到实践的知识转化工程、深化“师带徒”机制,成功培育出一批国际化精英人才。来自印度的青年工程师穆贝在项目部培养下,通过“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快速积累现场管理实战经验,仅18个月便从基层管理员晋升为质量管理主管。

目前,该项目已锻造出覆盖施工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安全监督等核心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梯队,在海外实现“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育一批人才,留一套经验,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天地”的良性发展模式。这座凝结着智慧与友谊的炼化综合体,也见证并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赢新篇。

( 责任编辑:王莹 )